黃泳
【摘要】教學相長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原則。而教學相長中最主要的內容是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才能提高教學質量,才能使教與學都不斷在新的水平上相長。
【關鍵詞】良好的師生關系 教學相長
【中圖分類號】G4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2-0194-02
教學相長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原則。“教”能提高“學”,反過來,“學”也能提高“教”。師與生,教與學,是矛盾統一體的兩個方面,教師的主要任務是教,同時也要學,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同時也可以教。
教學相長是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客觀規律,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努力改進教學,學生學習積極性也就越高,教學質量也就越好,反過來學生對所學課程興趣越高,也就促進教師努力改進教學,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這樣“教”與“學”都不斷在新的水平上“相長”。而教學相長原則中最主要的內容是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充分發揚教學平等、民主。力爭青出于藍而勝于藍。處理好師生關系,是搞好教學工作前提,是提高教學質量保證。因為教師上有與學生關系融洽,才能熱心教好學生,學生敬愛老師才能認真學習。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建立在民主平等、尊師愛生的基礎上。在此基礎上,教師熱愛學生、關心學生,教育學生,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學生尊敬老師,遵守紀律,學生興趣濃,這樣才努力學習。
建立這種良好師生關系,關鍵在于教師首先要尊重學生,以平等態度對待學生,并以自己行為影響和教育學生。如果教師對學生不是平等待人,而是高高在上,動則所斥,別說差生敬而遠之,就是好學生也不敢冒昧,這怎么能搞好教學呢?所以必須建立親切的師生關系,才能創造出提高教學質量的良好氣氛和條件。
本人通過二十年的教學,總結的經驗是教學工作必須師生雙方密切合作,師生關系處理不好,教學工作就不可能搞好,甚至于完不成教學任務。在這一方面,本人有深刻體會,幾年前,在教學一個班時,由于一次不適當的批評了學生,學生和老師的關系疏遠了,對我上的課不感興趣。他們上課不但不聽,還做別的事情。我看到這種情況,心里很不是滋味,覺得我好心教你們,你們還不學習,實在氣憤。學生心里也想:你對我們不好,我們也不好好學,來個消極對抗。這樣不管你老師再下的辛苦多大,講的再好,對他們來說,也都是徒勞。到了半期考試盡管我反復強調考試重點,可成績下來后,真讓我大失所望。該班及格率還不到60%,平均分才六十多點。后來,我想這樣下去教學任務要完成,恐怕有點困難。我主動打破了僵局,扭轉了這種場面。首先,我在課堂上公開了自己的想法,誠懇表示了自己要搞好師生關系的決心,此后,我又在課后和幾個“問題生”促膝談心,從他們談話中,我了解了他們的思想根源,他們認為:“老師不能居高臨下,不要一走進教室就板著臉擺著老師的臭架子,而是應該和藹可親,平易近人,要多與他們接觸、溝通,這樣才是他們心目中的好老師。他們才愿意學習。
通過這次談話后,我再次認識到建立良好師生關系在教學中重要性,我逐漸改變了以往的做法,經常與學生交流,與學生打成一片,就這樣,我和同學們的感情漸漸融洽了。凡是同學們委托的,哪怕是小事,我也盡力做到。在以后教學中,他們聽到我上課就很高興,老師走進教室,秩序井然,教學質量明顯提高。看到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我受到巨大鼓舞,備課也就更加認真,講起課更加帶勁,在教學中還常補充一些課本上沒有而與教學內容有關的一些知識。課堂教學中師生的互動性很強,整個教學顯得生動活潑、有聲有色。有時就是下課也不斷有學生提問,我也非常樂意解答他們提出的各種問題,其中還包括一些課外的知識。同時為了能使學生得到一個滿意的答案,我也經常查閱各種資料,這樣一來也使自己得到充電,自己的知識面越來越廣。在教的過程中也得到學,在學的過程中又不斷提高教的質量。老師與學生的關系越來越密切。期末考試成績,該班的及格率達到98%,平均分是八十多分,圓滿完成了教學任務。
所以,教學過程不僅僅是一個傳授知識的過程,而且是一個師生思想、情感交融的過程 ;是一個彼此促進、共同提高的過程。因此,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學相長原則的一個主要內容,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才能“教”與“學”都不斷在新水平上相長,才能達到青出于藍勝于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