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際成
【摘要】探究學習是新課標所主張的一種重要學習方式,旨在引導學生在探究性活動中體會和感受知識的形成過程,并最終達到提升自身知識水平和技能的目的。本文立足于小學體育教學,就如何有效開展探究學習進行了探究,希望有效提升小學生體育學習效果。
【關鍵詞】小學 體育 探究學習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2-0212-01
隨著新課程進程的推進,體育教學重要性日益凸顯,創新運用新課標所提出教學理念,推動小學素質教育具有重要意義。作為新課標所主張的一種重要教學方式,探究學習符合新課改要求,有助于調動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提升體育教學效果的同時,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具有很強的應用價值。因此,如何才能將探究學習教學理念滲透于小學體育教學中值得深入探討。
1.巧設探究問題,激發學生探究興趣
無論采用何種教學方法,為了發揮其在提升教學效果方面的積極作用,必須要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入手。同理,為了將探究學習教學理念滲透于小學體育教學,也需要從激發學生探究興趣入手,具體就是要使學生樂于參與探究性課題學習,否則如果學生缺乏探究興趣,那么自然無法發揮探究學習在提升學生學習效果方面的作用,這就需要體育教師在開展探究學習期間為學生設置科學、合理的探究問題。考慮到小學生年紀比較小,儲備的體育知識有限,無法自主選擇探究問題,所以教師需要主導探究性問題設計。在設計探究問題期間,教師必須要考慮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否則所提問題學生不感興趣,那么自然無法積極參與到探究性學習中去。
2.強化探究引導,體驗探究學習過程
在探究問題設置的基礎上,學生已經具備了參與探究學習的興趣,但是由于年齡尚小,自主探究能力不足,所以為了使小學生更好地體驗探究學習的過程,從探究學習中有所得,必須要強化教師的引導和組織。首先,體育教師要將學生進行劃分成若干學習小組,確保每個學生均可以參與到探究學習中來,切不可僅讓少數學生參與探究學習。通過劃分學習小組來進行問題探究,可以使小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潛力,期間體育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發表自身的看法和見解。對于某個體育技能問題的探究,必須要有若干次動作嘗試和體驗方可加以驗證。
例如,針對“如何將壘球投擲得更遠?”這個探究性問題,教師如果僅要求少數學生進行投擲訓練,其他學生觀看,那么顯然無法起到探究學習效果,所以教師必須要引導全班學生帶著這個探究性問題,基于小組學習,多思考、多練習投擲壘球的不同動作的投擲效果。比如,可以將學生劃分成三組,分別嘗試不同的出手高度、出手速度以及高度+速度的練習,這樣可以使學生在不斷嘗試練習期間可以逐漸體會到保持何種出手高度和速度才能將壘球投擲得最遠。
3.開展交流互動,提升探究學習效果
針對同一個探究問題,不同學生通過體驗可能獲得不同的探究成果,但是如果不將這些各式各樣的探究成果進行歸納和總結,形成統一結論,那么就無法對探究學習成果進行保存和分享。而探究學習成果形成過程離不開學生間的相互溝通與交流,同時他們之間相互交流彼此思想的過程也更加有助于調動他們自主探究熱情,確保可以展示自身的個性和探究學習成果,最后教師需要集中學生探究學習成果,并為學生提供統一的探究學習結論。
例如,針對“如何將壘球投擲的更遠?”這個探究性問題,不同學生的體驗方向可能有所不同,這是由他們動作結構所決定的,如有的學生動作雖然非常標準,但是速度和力量卻比較差,此時他們可能會認為出手高度會對投擲遠近產生更大影響。但是對于身體素質比較好但是投擲動作不標準的學生,他們可能會更加側重于認為出手速度會對投擲遠近產生更大影響。針對這種情況,教師需要在學生相互討論后及時加以引導,如對于身體素質好的學生,要指導他們更加注重動作結構的順暢性,確保發揮自己力量和速度優勢;對于爆發力等身體素質比較差的學生,要引導學生在掌握動作技術要領的同時,強化力量訓練。通過綜合學生的這些探究成果,可以幫助學生切實體會到出手速度和角度會對壘球投擲遠近產生重要影響。
總之,探究學習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符合新課標對小學體育教學所提出的新要求,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能動性,提升他們體育知識學習效果。但是為了順利地開展探究學習,體育教師要從巧設探究問題,激發學生探究興趣入手,強化探究引導,引導學生體驗探究學習過程,最后要開展交流互動,確保有效提升探究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李建玉.小學體育課合作探究學習的教學策略[J].小作家選刊,2016,(25):13-14.
[2]余松標.淺談小學體育教學的自主探究學習[J].新教育時代(教師版),2016,(30):19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