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俊梅 李剛
【摘 要】目的:探討成人不同性別類風濕關節炎(RA)的臨床特點。方法:對77例男性和164例女性RA患者的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查結果進行對比分析。結果:男性RA患者起病晚(p<0.01),神經系統受累比率高(p<0.01)。女性組血白細胞低于4×10*9/L的病例數明顯多于男性組(p<0.01)。女性組ANA滴度高于1:320的比率和抗SSA抗體陽性的比率也比男性組高(p<0.05)。晨僵、疼痛、腫脹和畸形關節區數以及X線III~IV期比率、關節功能III~IV級比率和其它關節外表現(脾大、淋巴結腫大、肺間質病變、胸膜炎、心包炎、肺動脈高壓等)、實驗室檢查等雖兩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結論:女性RA起病早,關節受累重;男性RA起病晚,關節外表現多。
【關鍵詞】類風濕關節炎;男性;女性
【中圖分類號】 R181.3+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2-3783(2019)04-03-220-01
類風濕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種以侵蝕性關節炎為主要表現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1]。男性較女性少見,男女患病比例約1:3[1]。國內外均已有男性和女性RA臨床表現的對比研究,有的認為兩組的疾病嚴重程度基本相似,有的則有不同結論。
1 資料和方法
1.1 病例選擇 選擇我院2007年3月~2018年11月以RA為第一診斷出院、發病年齡大于18歲,且符合RA分類標準的患者共241例,其中男性77例,女性164例作為分析對象。
1.2 方法 將所選病例按性別分為兩組,對患者發病情況、關節表現、關節外表現等資料進行對比分析。
2 結果
2.1 發病年齡男性組為18歲~79歲,女性組為18歲~74歲,兩組具有極顯著性差異(p<0.01)。男性組和女性組平均病程分別是78.00±87.71月和122.58±121.08月,p<0.01。(見表一)。
2.2 關節表現:兩組關節X線III~IV期、關節功能III~IV級的比率也無顯著性差異(見表二)。
2.3 關節外表現:神經系統受累男性組20例,女性組11例,p<0.01,具有顯著性差異。(見表三)。
3 討論
本文資料顯示,男性組平均發病年齡較女性組高。尤其是50歲以上發病比率男性組明顯高于女性組。這種差異考慮與性激素水平有關。睪酮可使T淋巴細胞凋亡,抑制抗體產生,對類風濕關節炎病人起保護作用。50歲以后的男性血清睪酮顯著降低,從而減弱了對類風濕關節炎的保護作用,致使類風濕關節炎發病率增高。有研究顯示,男性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睪酮低于對照組[2]。吸煙量的累積,也可能是50歲以上男性RA發病率高的原因。不僅如此,類風濕關節炎在女性中的發病率高于男性。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類風濕關節炎診斷及治療指南[J].中華風濕病學雜志.2010.14(4):265-270
[2]魏艷林,史麗璞,和雅,等.男女類風濕關節炎患者血清性激素變化及臨床意義[J].中國實用醫藥志.2014.9(4):95
[3]陳歡雪,王曉非.吸煙對男性類風濕關節炎患者血脂水平和疾病活動度影響的病例對照研究[J].吉林大學學報(醫學版).2017.43(2):356-360
[4]張露月,茹晉麗,頡曉香,等.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吸煙與抗突變型瓜氨酸波形蛋白抗體及相關自身抗體疾病活動關系的研究[J].中華風濕病學雜志.2016.20(4):253-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