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洪娟
【摘 要】縣級行政執法領域存在不愿執法、不敢執法、執法不嚴、人情執法、執法不公、以罰代管等問題,嚴重侵害群眾利益,嚴重損害黨和政府形象。本文從加強領導,提高認識;自糾自查,厘清責任;標本兼治,提升素質;加強監督,透明公開等幾個方面提出對策建議,以此來肅清基層行政執法作風。
【關鍵詞】行政執法;作風芻議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貫徹落實好這項改革要求和任務,對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具有重要意義。
當前,縣級行政執法領域存在不愿執法、不敢執法、執法不嚴、人情執法、執法不公、以罰代管等問題,嚴重侵害群眾利益,嚴重損害黨和政府形象。作風是公正執法的關鍵,是執法隊伍形象的核心。為肅清行政執法作風,切實解決行政執法工作人員在思想、工作紀律和執法活動中的問題,本文就基層行政執法領域作風問題進行了淺顯思考。
一、基層行政執法領域存在的問題
1.發現不了問題
當前一些縣級行政執法人員“以人為本”、“執法為民”的觀念還比較淡薄,對科學發展觀缺乏深層次的認識,不能將科學的理論與自身的工作實際相結合,行政執法工作流于表面化、形式化、個人化,政治素質不高;不善于學習理論,對執法方面的專業知識一知半解,沒有學透、“吃透”,在執法過程中不能將相應的法律知識與實際相聯系,導致駕馭本職工作的能力偏低,造成實際執法工作中的諸多盲點,在執法檢查中就發現不了問題或是只能發現一小部分問題。
2.發現問題后,不愿執法、不敢執法、不嚴執法、不依法執法
個別行政執法人員行事自由散漫,擅離職守,得過且過,回避矛盾,遇事繞著走或礙于人情關系不愿執法;缺乏敢抓敢管的擔當,無做好工作的信心,無克服困難的信念,或懼怕執法造成輿論壓力而不敢執法;執法寬松,選擇性執法,受理投訴不及時,辦理案件超過法定期限,濫用自由裁量權,執法尺度不統一,不嚴格執法;“釣魚式”執法、不遵守法定程序,事實認定不清楚、證據不充分,適用法律不準確,文書制作不規范,以罰代管、以罰代法,不依法執法。
3.不廉潔執法
個別行政執法人員利用自己職位的便利,謀取不正當的利益,如有意暗示或刁難被管對象,不給好處不辦事,吃拿卡要,收受或索取財物;以罰代管,擅自設立罰款、收費項目,改變罰款、收費標準;讓被管對象報銷應當由自己支付的各種費用;接受可能影響公正執法的被管對象的宴請,或提供的休閑娛樂、旅游度假、美容健身等活動;辦關系案、人情案,領導干部違規干預或插手案件辦理等。
4.執法單位相互推諉扯皮
有關執法部門在工作中凡事先應承,遲遲不落實或找各種理由推諉,工作落實不好就找借口,只講客觀條件,不從主觀找原因;各吹各號,各唱各調,互不配合,遇到問題繞道走,碰到困難往回走,不想擔責任,不敢擔責任;各執法單位對本單位執法事項不明晰,有的違法行為多個單位均有執法權,存在“九龍治水”現象,一旦出現問題就因怕承擔責任而相互推諉扯皮。
5.執法監督不力
我國雖建立了多層次、多形式的監督體系,但也存在著一些漏洞,部分執法行為尚未通過法治形式的嚴密規范,行政監督的應有功能尚未完全發揮出來,缺乏完備高效的監督機制;存在對行政執法部門的監督與管理,只是自家監督或自家管理的獨家之事,缺乏強有力的監督約束力量來保證執法工作的公平、公正開展;存在重大處罰案件未經法制審核,基層法制辦對行政監督不夠,處罰結果對外公開不全,接受群眾監督不力等問題。
二、加強行政執法作風建設的措施
1.加強領導,提高認識
各行政執法部門要提高在思想、政治、作風方面的認識。一是各級黨委、政府要加強對行政執法部門的領導,成立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對執法部門的工作進行檢查、走訪,各行政執法部門也應相應成立行政執法作風專項領導小組,從行政執法人員思想認識、紀律作風、執法活動等方面進行排查,建立問題清單,逐一剖析并落實整改措施,以重點整改帶動全面整改,做到排查不徹底不放過、問題不查清不放過、整改不到位不放過,切實解決行政執法作風問題;二是通過業務培訓、執法知識考試、案件評判等形式,提高政治素質,強化業務技能,提高業務水平,增強執法能力;三是認真組織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將科學理論與工作實際相結合,提高駕馭本職工作的能力。
2.自糾自查,厘清責任
各執法單位即時開展自查自糾,建立長效機制,按月或按季度進行對行政執法案件的自評自查,摸清問題底數,建立整改臺賬并開展行政執法季度“清零”行動,切實解決執法檢查發現不了問題的問題;對群眾投訴舉報問題進行梳理,核查辦理情況;對自查發現的問題立行立改;對涉及違紀違規問題線索,及時移送紀檢監察機關處理。
各行政執法單位要全面清理本單位行政執法事項,厘清執法權力邊界,確保執法事項不遺漏;建立聯合執法工作機制,針對情況復雜、涉及多個執法單位的事項,組織相關執法單位聯合執法,避免不執法、多頭執法、重復執法和出現問題互相推諉的情況;嚴格執行案件移送規定,對應當移送的案件,及時移送。
3.標本兼治,提升素質
一方面,各行政執法單位要全面加強行政執法主體和人員管理,要把加強行政執法作風建設作為長效機制,全面提升行政執法人員工作水平,提高行政執法案件辦理質量。如加強行政執法人員執法資格管理,定期對執法證件進行清理,對執法證件到期、不具執法資格或調離本行政執法單位的執法證件予以注銷。
另一方面,要全面落實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治審核制度,準確運用行政處罰裁量權基準,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如嚴格執行重大行政執法法制審核制度,確保行政執法質量;堅持“檢查診斷、行政處罰、整改復查”閉環執法,對重大違法行為必須做到“首查必罰”“依法從重”,堅決防止可罰不罰、該罰不罰、用簡易處罰代替一般程序處罰,實行重大案件會審制度,嚴格執法,杜絕同案不同罰,執法尺度不統一;建立案件質量評查機制,將已辦結的案件整理成卷,送本單位法制部門評查,按照是否符合法定程序、事實是否清楚、證據是否充分、適用法律是否正確,處理結果是否恰當、合理等標準,進行評查。經評查有瑕疵或錯誤的案件,應及時進行整改或依法予以糾錯。建立案件質量檔案,將評查結果運用于執法人員的考核、獎懲和提拔。
4.加強監督,透明公開
其一,各行政執法部門要切實履行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嚴格遵守“八項規定”精神,構建“不敢為、不愿為、不能為”的工作機制,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做到廉潔執法,增強為人民辦事、為人民解決困難的決心和能力。
其二,基層政府法制辦牽頭組成專項整治檢查組,對各執法部門按照一定的比例隨機抽查,通過審查行政執法案件、檢查文件資料等形式,采取明查、暗訪等方式督查檢查行政執法作風整治情況;檢查對上級領導交辦案件、投訴、舉報辦理情況;按“雙隨機、一公開”制度全面開展執法檢查,公開檢查結果,接收群眾監督,確保執法檢查公平、公正、公開。檢查組將檢查結果及典型案例進行通報,發現違紀違規問題,移送紀檢監察機關處理。
其三,各行政執法單位要積極配合,落實行政執法工作報告制度,以年度報告的形式定期向當地黨委、政府報告執法工作情況。基層政府法制辦對年度執法工作報告進行梳理,對發現存在普遍性、典型性執法問題,要督促執法單位建章立制,補齊補強執法規范化建設短板,各執法單位要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對外公開投訴電話,及時辦理投訴舉報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