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琇媚
【摘 要】隨著中國社會人口老齡化問題的日益加深,老年人養老問題已經成為社會的主要問題。老年人晚年生活的狀況也成為了重要的社會問題,引發了社會方方面面的改革與變遷。養老問題也對家庭的和諧,社會的穩定等方面具有重大的影響。本文通過對目前養老服務現狀的分析,提出新型的養老服務模式,為進一步提升養老水平提供參考。
【關鍵詞】養老服務;健康管理;經營模式
一、引言
隨著醫療水平和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壽命得到了顯著延長,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社會整體老齡化。受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當前我國人口年齡結構呈現出倒三角形,老齡人口比例偏高。龐大的老年群體和家庭功能弱化,迫切需要社會承擔起養老責任,養老服務產業十分必要。當前我國養老產業體系落后,結構單一,經營模式缺乏創新思維,并且單獨依靠國家來進行的養老服務,完全滿足不了當前日益增長的養牢需求。因此,創新型、定制型的養老服務顯示出巨大的潛力,“治療型養生研究+居家養老”養老服務經營模式也營運而生,這樣一種新興的經營理念,為養老產業的發展注入新鮮的活力。
二、當前養老市場的現狀
在項目的前期準備中,團隊積極開展線下的調研,調研成都周邊的多家社區、公寓、養老院等,進行數據的整理和分析。我們發現:
1、大多居住于社區、公寓、養老院等老人,年齡均在65歲以上,年齡較大,生活能力弱,需要專門的人進行飲食起居的照顧,這對護理人員要求較高。
2、在這些社區、公寓、養老院等中,部分失能、半失能的老人數量也較多,大多數社區、公寓、養老院等中的管理模式多采用,以一位護工管理3-4人為主。
3、在部分社區、公寓、養老院中,設施陳舊,環境較差,服務單薄,無法滿足老年人對于美好生活的追求,生活質量低。
4、由于計劃生育政策下,獨生子女增多,對于父母的養老需求也日益增大,當前的養老服務機構供不應求,養老市場存在巨大的潛力。
三、創新的經營模式—擬建大健康管理服務公司
1、大健康管理服務概念優勢
大健康管理服務是國家倡導的新興產業。這一概念圍繞著人的衣食住行以及人的生老病死,關注各類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和誤區,提倡自我健康管理,是在對生命全過程全面呵護的理念指導下提出來的。它追求的不僅是個體身體健康,還包含精神、心理、生理、社會、環境、道德等方面的完全健康。慈銘健康管理體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胡波從體檢的角度切入,現在也做健康管理,包括私人醫生,每年為上百萬人群做體檢,累計差不多200多萬人次。張黎剛的愛康國賓體檢中心服務網絡,更已覆蓋全國近200個城市。
2、銷售渠道優勢
養老服務內容,是通過深入各個社區和街道的健康服務指導中心推廣進行的,暢通的網絡模式、專業的人員指導、便捷式的運營模式,也使得健康管理操作的可贏利化。
3、四心優勢
第一:經營模式理念貼心。公司“以人為本、奉獻創新”的經營理念,為廣大消費者提供專業、貼心的服務。國際機構跟蹤研究表明,從老人長期健康維護、延長獨立生活時間、實現高質量的長壽等方面來看,居家養老比機構養老要有效得多。使用公司的服務,老人可以繼續生活在自己的家里,得到公司健康管理師專業的上門服務。同時,公司針對每個老人和家庭的不同情況,根據其需要和能力提出相應的服務計劃,服務時間、頻率和收費都按照具體情況制定,是養老服務中最為靈活、方便、節省同時又專業的形式。
第二:服務隊伍專業放心。公司健康管理師都是經過正規院校培訓、持有專業文憑和國家頒發的資格證書、有臨床經驗的專業人員,并經過公司的嚴格挑選及特別培訓,在品行、專業技能和知識水平等方面能夠提供專為老人量身打造的專業護理,從健康、生活、康復、疾病護理等多方面給老人以悉心的照料和整體的護理。
第三:文化內涵高效愛心。公司以“愛心、奉獻”的文化內涵為動力,為老人提供貼心、細致的健康服務,用“真心”、“愛心”、“細心”打動顧客,建立良好的客戶關系,維護可持續發展的客戶群體,保證經營活動的不斷向前發展。
第四:技術研究開發專心。在技術研究開發上,本公司聯合成都中醫藥大學等高等院校和祖國中醫藥研究院等其他科研機構共同進行技術開發,確保本公司藥物及相應醫療器械供應的質量,不斷滿足客戶對產品的質量要求。
四、結束語
近年來,養老產業在國內迅速的發展與進步,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養老服務市場相對落后,發展比較緩慢。當前我國養老服務產業大多集中在低端市場,難以滿足中高端的養老需要。推進養老服務產業化發展,在市場競爭中提高養老服務的質量,為老人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從而推動我國養老服務產業健康發展。人口老齡化的加劇,使得社會的養老問題變得尤為的重要,為老年人提供舒適和安心的養老服務是一個和諧社會的重要前提。因此,必須創新經營模式,形成自己獨特的競爭力,為老年人群體提供舒心的服務,減少子女的負擔問題,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治療型養生+居家養老”利用創新的經營手段,先進的醫療技術,多元化的服務體系,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提供了切實的保障。
【參考文獻】
[1]劉瀏,王羽,林文潔,婁霓.2013—2018年中國養老政策與產業引導分析[J].城市住宅,2019,26(02):24-27.
[2]馬嵐.福利性、公益性和產業化相結合的養老服務模式研究[J].現代經濟探討,2019(02):4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