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虎 李興辰 李佳芮
【摘 要】地鐵在存在諸多優勢的情況下也存在著其他交通設施沒有的嚴重安全問題。導致這些安全問題出現的原因就是工程管理部門沒有重視安全措施防護工作,或是在施工工藝方面的技術不達標準。同時工程建設人員沒有將地鐵施工工程的特殊性進行充分認識,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如果沒有做出科學有效的防控措施,則不能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
【關鍵詞】地鐵施工;數據庫;事故鏈
一、緒論
在現代社會中,地鐵因為具有高效的運行效率、提高土地的使用率等特點,成為城市發展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地鐵的修建也提高了建設施工要求。面對很多不確定因素,只有進一步加強安全管理、提高施工水平,才能更好的保證工程更好的進行,保證全體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
地鐵在存在諸多優勢的情況下也存在著其他交通設施沒有的嚴重安全問題。導致這些安全問題出現的原因就是工程管理部門沒有重視安全措施防護工作,或是在施工工藝方面的技術不達標準。同時工程建設人員沒有將地鐵施工工程的特殊性進行充分認識,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也沒有做出科學有效的防控措施,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
在本研究中選用扎根理論作為識別地鐵施工事故前饋信號的主要方法,通過對地鐵施工事件數據庫(SCID)中的案例進行挖掘與分析,然后通過復雜網絡理論初步建立地鐵施工事故中的網絡結構模型,把握獨立事故過程中的復雜性以及不同類型事故之間存在的網絡關系,這才能更加深刻的掌握地鐵施工事故中的誘發因素,更利于地鐵施工過程的安全管理。
二、地鐵施工事件數據庫(SCID)構建
充足的地鐵施工事故案例是地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定量風險分析的基礎,據此構建出針對地鐵工程施工安全的數據庫也是研究過程中的重要一步。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地鐵施工事故案例數量并不是很充足,需要將險兆事件和不安全行為/狀態作為地鐵施工事故案例的有效補充,這樣才能構建出有效的施工事件數據庫。[1]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不同類型事件的區別并采取相應的方法。對于事故,它是指一件計劃之外的,還可能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環境破壞或者第三方損失的事件,可以通過查閱文獻、媒體、政府報告和企業報告的方式進行搜集。險兆事件是指本來有可能導致安全事故的事件,由于某些條件的發生,使得產生安全事故的機會因素不復存在,沒有發展為安全事故。對于險兆事件案例搜集,因為其具有隱性的特點,經常用到以下5種方法:
(1)案例分析法,就是通過分析地鐵工程施工事故案例,獲取相關的險兆事件。
(2)安全規范分析法,工程的施工安全規范以及各種法規、條例是由相關人員大量總結得出的,通過分析這些相關規范要求可以從中獲取大量險兆事件。
(3)現場報告法,是指通過咨詢地鐵工程施工現場人員,從他們的總結中獲取險兆事件。
(4)重點區域觀察法,對發生事故的可能性較大的施工部分進行重點觀察,可以提高收集資料的效率。
(5)虛擬現實法,運用計算機技術模擬地鐵施工的全過程,從中獲取險兆事件。
不安全行為/狀態是指在職業活動的過程中,沒有遵守規范,違反勞動紀律的行為,也有隱性的特點。但不安全行為/狀態風險性較低,只需要運用現場報告法對其搜集即可。
考慮到軟件的兼容性與簡易性,可以運用 Microsoft Access 2010 作為構建地鐵施工事件數據庫(Subway Construction Incident Database,SCID)的軟件平臺。
三、運用復雜網絡理論構建地鐵施工事故網絡模型
在已知的諸多地鐵施工事故中,通過事故分析可以發現事故的發生往往不是獨立的原因導致的,一個大的事故往往是以前期一個個小事故作為誘因而引發的結果,而此事故又會成為后續更多事故的誘導因素。由此可知,事故的發生過程中存在著大量的事故鏈或者相互關聯的網絡。為了有效的分析出一件事故背后復雜的網絡關系,運用復雜網絡理論來構建地鐵施工事故網絡模型,從而達到建立地鐵施工事故的風險評價體系。
首先,我們要對地鐵施工事故類型進行分類細化。通過收集和整理過往地鐵施工事故,分析得出地鐵施工事故一般有以下十種類型:
(1)坍塌事故:①路面塌陷;②土石方坍塌;③機械倒塌;④支架倒塌;⑤房屋倒塌;⑥墻體倒塌;⑦二次坍塌。
(2)物體打擊事故:物體打擊。
(3)高處墜落事故:高出墜落。
(4)機械傷害事故:機械傷害。
(5)火災傷害事故:火災傷害。
(6)水災傷害事故:水災傷害。
(7)觸電傷害事故:觸電傷害。
(8)中毒事故:①直接中毒;②二次中毒。
(9)爆炸事故:爆炸
(10)其他傷害事故:①管道斷裂;②窒息;③車輛墜坑;④意外跌倒;⑤交通堵塞;⑥地面隆起;⑦停電;⑧管道變形;⑨車輛撞擊。
其次,我們要通過分析出的地鐵施工事故類型逐個分析他們之間可能存在的事故鏈,當然由于部分事故信息不全面,數據不夠或者事故本身就是簡單明了的事故,所以并不是所有的事故中都存在事故鏈,相對的,一些復雜的事故中也往往不止一條事故鏈。例如:在塌方事故中,土石方塌方導致路面塌陷,而造成塌方事故的原因卻是由于水患導致,水患又是由于管道斷裂引起的等等。通過這樣的逐層分析的方式能夠有效的梳理出地鐵事故中的事故網絡。
之后,我們就可以構建地鐵施工事故網絡模型。在分析事故中的事故鏈時,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到不同事故類型之間存在著互為誘因的關系,有些相互之間的邏輯關系甚至能形成回路,因而這些事故鏈可以組成一個完整的事故網絡。在構建網絡模型時,我們可以使用復雜網絡分析工具軟件Pajek,這款軟件能夠快速有效為用戶提供分析網絡的算法,并且它還可以提供一個可視化的界面,使得用戶能夠從視覺上直觀的了解負載網絡的結構特性。
四、總結
通過復雜網絡理論初步建立地鐵施工事故中的網絡結構模型,可以發現,地鐵施工事故之間往往存在著“原生-次生-衍生”的關系,在實際的工程中確實存在著大量的這種事故鏈和網絡。因此我們不僅僅要關注于單個案列,更要把握獨立事故過程中的復雜性以及不同類型事故之間存在的網絡關系,這才能更加深刻的掌握地鐵施工事故中的誘發因素,更利于地鐵施工過程的安全管理。
【參考文獻】
[1]周志鵬. 城市地鐵施工安全風險實時預警方法及應用研究[D].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