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林
【摘 要】本文詳細敘述了跨包茂高速大橋連續梁轉體上下盤施工情況。跨包茂高速大橋位于榆林市橫山區大河灣村,橋中心里程DK161+417.96,全橋長289.93m。該橋在1#~4#墩處以一聯(48+80+48)m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跨越包茂高速,橋墩采用單線圓端形實體橋墩,橋底標高根據其里程變化而發生變化,橋跨中心梁底標高為1064.52m,與路面標高之差為7.15m,滿足高速設計5.5m高程限界。
【關鍵詞】高速大橋;連續梁;轉體
一、連續梁設計概況
該連續梁平面位于直線段上,縱斷面在DK161+313.09~DK161+450段位于-3.5‰的縱坡上,在DK161+450~DK161+490.09段位于-13‰的縱坡上。連續梁梁體為單箱單室、變高度、變截面連續箱梁,梁全長為177.5m,計算跨度為(48+80+48)m。
二、工程施工的風險點及應對措施
(一)跨高速公路施工安全風險大
連續梁合龍在高速公路正上方,吊架、人員、小型機械及材料做好安全防護,制定有效的安全防護措施及預案,并與有關部門協商辦理相關手續。
應對措施是編制連續梁安全防護施工方案,上報車輛疏解方案評審后實施。
(二)澆筑時振搗難度大
轉體梁轉體部分及邊墩側采用碗口滿堂支架澆筑,混凝土體積大,鋼筋縱橫交錯,澆筑時振搗難度大。
應對措施是施工時,采用多點布料,模板開孔振搗,鋼筋施工實行全程旁站,建立各級技術人員的崗位責任制,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嚴格遵守施工程序,堅決執行施工規范,編制重點施工工序標準化作業卡,隨時學習,做到人人掌握,實現全員控制質量。
(三)施工精度要求高
本工程的性質就決定了本次施工必然需要高精度、高技術支持,轉體施工本身對技術、施工精度要求高。
應對措施是引進專業施工隊伍,轉體施工及球鉸安裝等關鍵工序由專業生產制作廠家派技術人員現場指導施工,轉體施工方案經過公司評審通過后實施,實施過程實行總工負責制,對轉體的球鉸安裝、牽引系統、支座反力系統、轉體施工召開專項研討會,對施工中控制要點和注意事項進行詳細交底。
三、轉動體系施工
(一)施工工序
轉體體系由下轉盤、球鉸、上轉盤、轉體牽引系統組成。如圖1所示為轉體體系施工順序。
轉盤安裝順序如下圖2所示。
圖2 轉盤安裝施工順序框圖
(二)下轉盤施工
下轉盤是轉體重要支撐結構,布置有轉體系統的下球鉸、撐腳的環形滑道、轉體牽引系統的反力座等。布置有型鋼骨架,與基礎形成整體,下轉盤固定在基礎頂面,轉體整個施工過程中均要對球鉸進行保護,振動棒應盡量避免碰到球鉸,更不能撞擊球鉸和定位鋼骨架,以免球鉸變位。
(三)下球鉸安裝
安裝精度要求:轉動中心與設計誤差順橋向±1mm,橫橋向±1.5mm,下球鉸各平面任意兩點相對高差≯0.5mm。下球鉸安裝順序為:安裝球鉸支架→球鉸支架加強→拼裝下轉盤球鉸→初步定位→綁扎槽口內鋼筋→安裝調整固定支架→精確定位及調整→固定。
(四)滑道安裝
為降低轉體施工風險,防止轉體結構在不平衡荷載作用下發生突然傾斜意外,特在上轉盤上設置撐腳,撐腳下方設置0.8m寬,中心半徑為 2.9m的環道,環道頂面與下承臺頂面平齊。
施工時,先安裝環道定位架,具體施工與下球鉸定位架相同,定位架安裝完成后,進行環道安裝。環道現場采取分節段拼裝,利用調整螺栓調整固定。轉體時為保證撐腳可在環道內滑動,以保持轉體結構平穩。要求整個滑道面在同一水平面內,任意3m弧長內環道的高差不大于1mm。
(五)下轉盤后澆混凝土施工
球鉸作為轉體過程中主要的承重結構,其盤下混凝土的澆注質量直接影響到轉體過程的安全及轉體工況下各部位應力的分布,因此下轉盤后澆C50混凝土必須采用合理的澆注工藝來保證澆注密實。球鉸盤下鋼筋網片布置較密,混凝土坍落度不宜太小,控制在170±10mm范圍,混凝土采用泵送入模。
(六)盤面清理及定位軸安裝
下轉盤后澆混凝土澆注完成后,對下球鉸表面進行清理,盤面采用磨光機進行打磨,鑲嵌MGB滑動片的槽孔用磨光機配合磨光球打磨,以打磨到新鮮板面為標準,表面灰塵及雜物用吸塵器清理干凈。定位軸套內水及其它雜物必須清理干凈并用空壓機吹干。首先根據定位軸及軸套的直徑計算填滿間隙所需要的潤滑油脂數量,確保填充足夠的潤滑脂后將定位軸吊裝就位,人工試轉并將定位軸與球鉸中心軸重合,且鋼管中心軸與球面截面圓平面保證垂直,傾斜度不大于1%。
(七)滑塊安裝
安裝前首先將MGB滑塊按照背面的編號進行順序排列,按照順序從里圈向外圈逐圈對號入座。MGB滑塊采用手工安裝,安裝時借助橡皮錘敲擊,一方面防止對MGB滑塊表面造成損傷,另一方面使MGB滑塊鑲嵌牢固。為減小轉體過程中上下球鉸之間摩擦阻力并防止雜物進入上下轉動摩擦面,球鉸上下球鉸之間采用潤滑油脂與四氟乙烯粉均勻拌合物進行填充。潤滑油脂盡量選用潤滑性能好且品質穩定的特殊油脂,宜采用鋰基脂或硅脂。由于四氟乙烯粉有較強的吸水性,在存放期間如果密封不嚴密,四氟乙烯粉會因吸水而結塊,在摻和前應用不大于1.3mm 的篩子進行搓篩。搓篩之后,用精度不小于0.1g的電子稱對其按比例配粉。鋰基脂(黃油)與四氟乙烯粉宜按120:1的重量比進行配制,配制好的潤滑脂人工均勻涂抹在聚四氟乙烯滑塊之間的間隙及滑塊頂面,涂抹厚度為10mm,確保能夠填滿上下球鉸之間的間隙。整個安裝過程要保持球面清潔,不得將雜物帶至球面上。
(八)安裝上球鉸及試轉
潤滑油脂填充完成后,及時將表面清理干凈的上球鉸吊裝就位,吊裝過程中人工配合上球鉸定位,確保上球鉸中心對準定位軸后緩慢、輕落至下球鉸上,就位后使之水平并與下球鉸外圈間隙一致。采用人工加加力桿的方式對上球鉸進行試轉,一方面靠上球鉸的自重將其與滑塊頂面充分密貼,另一方面可以粗略測試上下球鉸之間的動摩擦系數大小,為正式轉體施工提供經驗數據。試轉完成后,人工去除被擠出的潤滑油脂,用寬膠帶對球鉸上下球鉸的接縫進行密封,避免后續施工過程中雜物進入摩擦面。
(九)牽引系統反力座及助推反力座澆注
在球鉸安裝完成后,綁扎反力座鋼筋,立木模澆筑牽引支座混凝土和助推反力支座混凝土。
(十)上轉盤施工
上轉盤采用C50混凝土一次澆筑成型,混凝土澆筑時應均勻分料,澆筑順序由周邊向中心,確保上承臺受力均勻,平面分層澆筑高度控制在30~40cm左右,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嚴格控制,避免振動棒觸碰定位鋼定位架或其預埋件,待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方可拆除邊模及底模。
(十一)上、下轉盤臨時約束
墩梁施工時,為保證轉盤、球鉸結構不發生相對位移和轉動。用木楔將鋼管混凝土撐腳與環道之間塞死,同時在上轉盤和下轉盤之間設置臨時固結,將上下轉盤連接在一起。轉體施工前,打掉木楔子;切斷臨時連接的螺紋鋼,接觸約束。
四、結語
本文詳細講述了跨包茂高速大橋(48+80+48)m連續梁轉體上下盤施工情況,在具體的施工中需要注意下轉盤混凝土澆注時,預留鋼筋接頭、定位鋼筋以及一定空間,方便環道及球鉸支架定位。上下球鉸在運輸、存儲及安裝過程中應做好防塵、防水、防銹處理。環道、球鉸支架須定位牢固,角鋼頂面應平整、水平,相對高差小于5mm;下球鉸、環道鋼板均由螺母調整調平,其頂面高程應控制在±0.5mm范圍內。安裝上球鉸前,下球鉸頂面鋪設滑塊并涂抹黃油四氟粉;轉動前,定位軸套管、球鉸轉動面內應注滿油脂。轉動前在接觸下滑道的撐腳下鋪裝3mm四氟滑板,并在轉運過程中及時添加。環道面應清理干凈,并涂抹黃油四氟粉,盡可能減小轉動時的摩阻力。
【參考文獻】
[1]唐清明. 大跨度超寬變截面不平衡配重連續梁轉體施工控制[J]. 施工技術, 2017(5).
[2]邱志軍, 陳才. 大跨徑一墩雙T不平衡配重連續梁的轉體施工[J]. 筑路機械與施工機械化, 2018, 35(5).
[3]陳代海, 馬鳳瑞, 仇元淼, et al. 高速鐵路連續梁拱橋拱肋施工方案對比分析[J]. 鐵道建筑, 2017(09):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