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歲佩
【摘 要】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時代,企業工會作為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應發揮維護好職工群眾利益為中心,履行好四大職能,才能真正服務大局、服務基層、服務員工,促進企業在安全生產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才能促進企業和諧發展、實現礦井持續安全平穩健康發展的重要作用。本文結合個人工作實際從企業工會的四大職能作用理論出發,探索如何堅持以職工為中心,履行工會四大職能,助力煤礦安全平穩健康發展。
【關鍵詞】堅持;職工;四大職能
一、新時代下圍繞煤礦中心工作,履行工會四大職能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工會組織是工人階級的群眾組織,是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改進政權的重要社會支柱,是職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維護者。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億萬人民的事業,黨的群團工作肩負著莊嚴使命。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一定要堅持解放思想、改革創新、銳意進取、扎實苦干,切實保持和增強黨的群團工作和群團組織的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是新時代下圍繞煤礦中心工作,履行工會四大職能工作顯得重要和必要。
履行工會四大職能是新時代工會組織政治的首要任務。
工會組織要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始終同黨保持高度一致,承擔起引導群眾聽黨話、跟黨走的政治任務,為夯實黨執政的階級基礎和群眾基礎作貢獻。
履行工會四大職能是新時代工會工作先進性主要體現。主要體現在充分履行好教育、建設、參與、維護四大職能,團結動員廣大職工在安全生產經營主戰場彰顯主力軍作用;在“增三性、去四化、強基層、促創新”上持續發力,建設礦務公開民主管理更加規范、職工創新創效更加主動、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更加彰顯、自身建設更加充滿活力的新型工會。
履行工會四大職能是新時代工會組織群眾性的有效保障。工會組織開展工作要以職工群眾為中心,而不能讓職工群眾當配角、當觀眾。大力健全基層組織建設,落實四聯系等重點工作,形成聯系職工群眾的長效機制,真正同職工群眾打成一片,增加工會組織的感召力。同時,要把普通職工中的優秀人物納入組織體系中,增強廣泛性和代表性,讓廣大職工從心底里感到工會組織大家庭的獲得感、歸屬感。
二、新時代下圍繞煤礦中心工作,履行工會四大職能工作的實踐與措施
(一)履行教育職能,發揮服務作用。
一是強化理論教育學習。利用黨建APP、強國學習平臺不斷深化對黨章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的學習,培養自覺學習的習慣;同時不斷加強職工應知應會、崗位操作技能和危險源辨識等知識的學習,引導職工利用網絡及基層工會微信平臺傳輸學習,真正使職工把知識學深、學透,應用到工作實踐中,達到安全上崗,規范操作。二是創新技能競賽教育。要擴大競賽覆蓋面,改進競賽模式,以強化班組為重點工作,結合實際制定實施方案,并做好賽前培訓工作,積極開展班組與班組之間、職工與職工之間的技能競賽,以賽促學、對標提升,通過全員、全工種培訓和競賽的形式,進一步激發職工學技術、練本領、提技能的熱情。三是強化模范宣傳教育。積極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搭建勞模領軍、職工參與的創新平臺;綜合運用文體活動、網絡、QQ、微信等載體加大對“工匠精神”和勞動模范的宣傳力度,引導廣大職工學習勞模、爭做工匠、尊重勞動、崇尚創新、愛崗敬業的濃厚氛圍。
(二)履行建設職能,發揮助手作用。
一是創新“安康杯”競賽活動。創新安全知識競賽的方式,改進競賽模式,可將競賽分三個階段開展。“培訓階段”主要采取“崗位、班組、區隊、礦區”自下而上的安全學習,達到全員安全知識新提高;“互動階段”通過現場搶答等互動方式,優勝劣汰決出參加決賽的選手,達到以賽促學的目的;“決賽階段”通過各支部之間的競賽,激發全員學習安全知識的積極性。二是創新“五小”競賽活動。大力推進職工經濟技術創新工作室工作,以創新創效資源相對集中的區隊(車間)為重點,完善雙創制度機制措施,擴大創新創效范圍,鼓勵職工廣泛開展技術革新、合理化建議和“五小”競賽活動,挖掘職工潛能,凝聚職工智慧,發揮集體協作的力量。三是強化群監管理工作。堅持對群監員隊伍進行動態管理,堅持對群監員采取公推直選聘任,堅持對群監員考核培訓上崗,堅持按時按制度發放群監員津貼,堅持每年評選一次優秀群監員,激發群監員的工作積極性。
(三)履行參與職能,發揮紐帶作用。
一是完善民主管理制度。不斷完善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提高職代會提案管理水平;強化職代會立案管理,堅持職代會代表巡查督辦制,實現立案落實工作跟蹤制。二是健全監督組織機構。定期開展隊務公開督查,加大意見反饋和整改力度,做好公開公示、接訪回復工作;充分借助網絡信息平臺,進一步加強制度建設,不斷健全監督組織機構,著力推動監督工作常態化、精準化、群眾化、信息化發展,努力開創監督工作的新局面。三完善公開平臺載體。充分利用好、發揮好礦務、隊務公開欄,推進隊務工作延伸到班組;采用公開欄、互聯網、微信圈等多渠道、方式進行公開,落實職工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
(四)履行維護職能,發揮凝聚作用。
一是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一方面以國家法律法規為準繩,進一步強化以勞動合同、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安全衛生、保險與福利、職工培訓等為主要內容的公司《勞動安全衛生專項集體合同》和《女職工權益專項集體合同》的落實工作,及時發現問題,督促整改落實。另一方面積極開展對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等方面督查活動,廣泛聽取職工代表的意見建議,對于督查出的問題要督促按期整改,并做好監督及復查工作。二是強化日常監督檢查。持續開展以聯系基層區隊、班組長、勞模先進和困難職工為內容的“四聯系”活動,調查研究,掌握動態;采取召開職工代表座談會、職工思想動態月報、接待來訪等形式,開展合理化建議活動,充分發揮群策群力、獻計獻策、共謀發展的作用。
三、新時代下圍繞煤礦中心工作,履行工會四大職能工作取得的實效
(一)職工綜合素養得到有效提升。通過履行教育職能,強化職工安全意識教育,教育職工不斷加強職工應知應會、崗位操作技能和危險源辨識等知識的學習,真正使職工把知識學深、學透,應用到工作實踐中,達到安全上崗,規范操作。樹立起了“安全警鐘長鳴,事故可防可控”的思想意識。通過全員、全工種培訓和競賽的形式。此次競賽以賽促學,為廣大職工立足崗位、苦學本領提供了平臺,切實培養造就了一批高素質的職工隊伍,進一步激發職工學技術、練本領、提技能的熱情,增加了職工安全生產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二)科技創新成果促發展。通過履行建設職能,以“科技興企”和“科技興安”為中心,積極構建與礦井發展相適應的科技創新體系和科技支撐平臺,淘汰更換落后技術裝備和高耗能設備,推廣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應用,加快培育創新能力,提高科技貢獻率。通過技術創新節約生產成本,形成激勵機制,從思想上激發全員學習的積極性,讓廣大職工群眾的技術本領得以施展,為煤礦企業持續安全生產提供技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