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軍君 屈遠 胡華
[摘要]心理劇是一種表達性藝術治療方式,擁有獨特且實用的治療技術,如行動演出、鏡觀技巧、角色交換等。本文簡要介紹了心理劇的組成、心理劇主要治療技術的原理、使用方法以及干預抑郁的起效心理機制及效果。本文通過文獻檢索和查閱專業書籍等方式,對心理劇技術進行總結,并對相關干預抑郁的文獻進行復習,發現心理劇可以從建立安全感、宣泄情緒、改善認知等方面起到干預抑郁的作用,并達到改善抑郁人群癥狀、認知、社會功能等效果,旨在為臨床心理衛生工作者應用心理劇獨特技術干預抑郁提供指導。
[關鍵詞]心理劇;抑郁;情緒;認知;療效;心理機制
[中圖分類號] R749.4?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9)3(b)-0031-04
心理劇是由奧地利精神科醫師Jacob Levy Moreno創立的一種表達性藝術治療方式。其如同一場自發的即興戲劇,成員在表演中表達靈魂,同時經歷認識、接納、整合自我,創造生命價值的過程。
抑郁是種負性情緒狀態。抑郁人群有壓抑、悲傷、興趣減退等情緒表現,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自卑、優柔寡斷等認知表現及睡眠差、食欲減退、精力下降等行為表現。持久的抑郁情緒,可能會轉變為抑郁癥。2005~2015年全球罹患抑郁癥人數增加約18.4%[1]。目前治療抑郁的主要方法有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物理治療等。心理劇是團體心理治療方式之一,擁有獨特的治療技術,如行動演出、空椅技巧、鏡觀、角色交換等。心理劇已用于不同人群的抑郁干預,如臨床抑郁癥患者、癲癇患者、艾滋病(AIDS)患者、學生群體及服刑人員等,在干預抑郁方面具有潛力,值得探究。
本文概述了心理劇組成元素、治療階段、治療技術及治療抑郁的運用,并在PubMed、萬方、CNKI、PsyclNFO等數據庫通過文獻檢索關鍵詞“抑郁(depression)”“心理劇(psychodrama)”,總結并概述了心理劇運用于抑郁治療的研究進展。從心理劇改善抑郁人群癥狀、認知、社會功能等角度討論心理劇干預抑郁的心理起效機制,闡述其治療效果的研究現狀及進展。
1心理劇組成要素及階段
心理劇以團體形式呈現,包括五個基本元素:“導演”帶領團體;“主角”是自愿探索內心的成員;“輔角”是由主角經過心電感應挑選出來的,扮演重要他人或景物;“舞臺”即呈現空間;余團體成員在舞臺下感受主角生命故事,稱為“觀眾”。
心理劇進行的三個階段如下。①暖身:目的是搭建成員間關系,暖出議題及主角,為下一階段鋪路;②做劇:在導演的引導及輔角的幫助下,將暖出的議題通過主角的行動展現出來,加以關照、體悟、轉化、整合;③分享:做劇結束后,主角回到現實、傾聽、沉淀,余成員主要表達與自己相連接的生命故事,也可產生下一位主角。
2心理劇的主要技術及作用
①行動演出:心理劇是一種內在與外在兼具的行動演出[2]。行動演出即是把想法、感覺用行動演出來,并呈現沖突,從而啟發自我覺察。②角色交換:通過角色上的交換,達到體會他人情感及想法的目的。如讓主角換到他人角色上或交換到自我的各個部分[3]。③空椅技巧:利用一張空椅子代表重要他人,導演引導主角與之產生鏈接。④鏡觀技巧:主角從舞臺旁,看替身與其他輔角的互動[3]。⑤替身技術:其中“永久性替身”是主角從團體中選出的代表自己的成員;觀眾自發地像主角一樣說出某些話時稱為“自發性替身”。⑥束繩技術:經由身體的束縛,體會內心的壓抑、束縛[3]。⑦死亡景與天堂景:死亡景及天堂景是一種超越現實的手法,在心理劇中常用于悲傷輔導。導演引導主角回憶重要他人去世的場景,布置出死亡景;或想象他人去世后所在天堂的地方,布置出天堂景。⑧意象化:通過問話讓主角產生意象,進而將這個意象具體地展現在舞臺上。⑨未來投射法:處于抑郁狀態下的人常表現對未來的擔憂或無望等,可以利用未來投射法,將其擔心的事物投射出來,澄清內心感受,消除過多的擔憂和不切實際的幻想,并修正認知。⑩角色訓練:角色訓練是幫助患者建立新行為的常用技術,成員可以自發演示積極的新行為,患者在訓練新行為的同時,可感受新行為帶來的積極影響。
3心理劇技術用于抑郁干預的心理起效機制
3.1幫助抑郁成員克服防御,利于建立安全感
抑郁人群在生活中存在與旁人難以有共鳴、不被人理解,甚至被歧視等問題。心理劇團體中,抑郁成員間相似的生活經歷、情感體驗,使其易產生共鳴,感到支持、被接納;成員間情感上形成相互影響、依賴的心理狀態,即團體依戀[4]。成員間交流時產生的肢體接觸也可促進團體關系,從而減少抑郁成員的防御。抑郁成員親手布置的場景、看到與自己相似經歷的舞臺,均可觸發其內在情感,降低防御,促使其敢于表達內在情感、矛盾。
3.2幫助抑郁成員合理宣泄情緒
抑郁成員多有向內攻擊傾向,他們會壓抑自己的情緒,自責內疚,甚至自傷自殺來攻擊自己,活動也會減少。心理劇通過還原其內在生命事件,運用空椅技巧、束繩等技術,使成員在安全的環境中進行情感的宣泄。當主角表達困難時,替身通過經歷主角的情感起伏,表達主角的內部狀態[5],幫助其釋放壓抑或自我監視的思想和情感。在情緒宣泄后,內向攻擊減少,同時其他成員自發言語及身體上的支持,也會讓抑郁成員感到被接納、包容。
3.3幫助抑郁成員覺察自我,調整認知
心理劇通過行動演出、意象化、死亡景、天堂景等各種技術,重新還原抑郁成員內在生命事件。主角在當下安全的環境中,再次經歷既往負性事件,體驗復雜的情感過程、當時的認知。
在心理劇中,抑郁成員可從多角度覺察自我。從自己的角度,深入體會、探索自我,澄清事物。在角色交換等技巧中,從他人的視角中審視認知,并進行深層次覺察,學習其他觀點,進而改善認知;在境觀技巧中,以更客觀的視角、擴大的意識范圍進行自我感知。在導演的帶領下,抑郁成員得以修正不合理信念,發展更宏觀、整合的觀念。心理劇結束后,成員對心理劇活動擁有更理性和客觀的理解,對其認知、情緒、人際關系有積極影響[6]。
3.4幫助抑郁成員自我整合
心理劇除了幫助抑郁成員宣泄負面情緒、修正不合理信念,也會予以抑郁成員愛的供給和陪伴。心理劇同時引導成員探索自己的行為及行為對他人的影響,促進其對角色的理解[7]。抑郁成員在團體的陪伴、接納及支持中,進行深度的自我整合,消化在團體中習得的新認知及行為,擴展自己的角色庫,將團體中的能量化為己有,以提升自己的應對能力,改善社會功能。
4心理劇干預抑郁的效果研究
4.1心理劇改善抑郁癥狀的研究
心理劇通過給予成員支持、幫助其發泄負性情緒、修正不合理信念等方面,改善情緒體驗,緩解軀體不適等癥狀。Costa等[8]對服藥的重度抑郁癥患者進行研究,經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17)評定,結果顯示心理劇干預的心理劇組患者緩解率明顯優于對照組。王懷靜[9]對住院服藥的抑郁癥患者進行研究,經過心理劇干預的實驗組患者,抑郁自評量表(SDS)、HAMD得分顯著降低。袁成勇等[10]發現,在抑郁癥患者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采用心理劇治療,可明顯降低患者抑郁情緒,改善抑郁癥狀。張曉艷等[11]發現,心理劇幫助癲癇患者改善焦慮、抑郁情緒。國內研究者通過SDS發現,心理劇治療能夠顯著改善服刑人員的抑郁癥狀[12]。國內相關研究者對閱兵預備隊員行心理劇干預,經癥狀自評量表(SCL-90)評定發現實驗組患者的抑郁、焦慮、軀體化、人際關系敏感、強迫癥狀、恐怖得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13]。國外學者發現,心理劇從改善抑郁情緒等方面對進食障礙患者起到積極作用[14]。國外學者通過對貝克抑郁量表(BDI)發現,心理劇可作為緩解阿片依賴者抑郁的有效手段[15]。心理劇通過給予成員支持、幫助其發泄負性情緒、感受快樂的情緒體驗及體驗修正不合理信念等方面,改善情緒癥狀。行動演出等技術,可推動抑郁成員思維、身體的活躍,改善活動興趣下降、思維遲緩等癥狀。抑郁成員將軀體不適具身化地展現在舞臺上,進而深層次發覺內在矛盾,從而緩解軀體癥狀。
4.2心理劇改善抑郁人群的認知研究
心理劇給予抑郁成員改寫認知的機會。Karabilgin等[16]研究發現心理劇可以讓AIDS患者更好地接受患病事實,減輕抑郁癥狀和對死亡的恐懼。Terzioglu等[17]發現心理劇可以提高不孕婦女的自尊水平,改善抑郁、焦慮和絕望感。國外學者發現心理劇可以調整進食障礙患者的認知行為[14]。心理劇可以幫助抑郁成員再次經驗生命事件,看到自己的處境,改寫原有認知。心理劇也可將具有共同點的成員組成團體,如患同一疾病、有同樣生活遭遇,成員間易產生共鳴,相互支持,在經歷他人類似的生命事件中,更易察覺,改善認知;一個成員分享認知或情緒的轉變,對其他成員也有積極作用。
4.3心理劇技術改善抑郁人群的社會功能研究
心理劇幫助成員打破固有模式,習得新行為,并為成員提供了應對壓力的練習機會,從而改善其各方面社會功能。孔悅等[18]發現心理劇可改善新護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其心理適應能力,并提高其綜合素質。Soo等[19]發現心理劇可幫助韓國大學生提高總體發展、改善人際關系及情緒問題。張曉艷等[11]發現心理劇幫助癲癇患者建立信心,提高自我識別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心理劇可幫助抑郁患者家庭功能恢復,使成員間更加互相關心、分擔、合作解決問題和做決定[20]。葛纓等[21]發現心理劇為網絡成癮的城市留守兒童提供了鍛煉人際交往能力的場合和機會,形成健康的交往關系,改善其社交回避。心理劇作為團體治療,為成員建立了安全、信任的關系。抑郁成員在心理劇后的相處中,仍可以相互支持,有改善長遠社會功能的作用。
5總結與展望
心理劇的獨特性在于短時間內幫助主角深層次表達、宣泄情緒,并進行認知、行為及自我整合。心理劇將成員內在世界的人物關系、情感、心理沖突等具象化、具身化地呈現在舞臺上。成員的視覺、聽覺、觸覺及內在體驗等多方面受到刺激,從而有利于深層次情感的觸及和表達;同時有宣泄、澄清、修正認知等的效果。心理劇技術也可運用于個體的心理咨詢。巧妙利用心理劇技術,對于幫助來訪者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心理劇可推動抑郁成員身體及思維的活躍,改善抑郁癥狀及社會功能。心理劇需要成員利用道具、肢體呈現內在,在此過程中激發成員的自發性和創造性,推動身體及思維的活躍。通過角色訓練等技術強化新行為,以及劇后成員間相互支持,可改善成員社會功能,對今后的生活產生有利影響。
現階段心理劇干預抑郁的研究多以問卷形式為主,著重于心理劇干預前后研究對象差異性分析。對心理劇技術改善抑郁的原理、機制等研究較少。故本文總結心理劇技術及其干預抑郁的心理機制等研究,對指導心理劇干預抑郁具有重要臨床意義。
未來可通過對心理劇成員進行深度訪談、記錄,從多方面(主題、情感或認知變化過程等)進行辯證分析,解釋心理劇技術的理論與含義;或將心理劇技術與質性研究相結合,探討心理劇技術干預抑郁的效果因子及原理。未來可結合生物學定性定量研究,探討心理劇干預抑郁過程中,研究對象的神經影像學、神經內分泌等改變,將會促進心理劇干預抑郁的生物學效果的研究,為探索心理治療的生物學改變機制的研究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Vos T,Allen C,Arara M,et al.Global,regional,and national incidence,prevalence,and 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 for 310 diseases and injuries,1990-2015: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5[J].Lancet,2016, 388(10 053):1545-1602.
[2]Blatner A.張貴杰,孫丕琳(譯).心理劇導論-歷史、理論與務實[M].臺灣:心理出版社,2004:126.
[3]游金潾.把愛找回來——心理劇在悲傷輔導上的運用[M].臺灣:心理出版社,2014:30-35.
[4]李同歸,劉飏.團體依戀的概念與測量:項目因子分析方法的應用[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48(2):331-342.
[5]鄧旭陽,梁黛婧,李萁君,等.心理劇在抑郁癥治療中的研究[J].臨床精神醫學雜志,2014,24(3):212-213.
[6]劉巧.運用心理劇技術對大學生抑郁癥狀的干預研究[D].南京:南京大學,2013.
[7]Blatner A.Warming-up,action methods,and related processes[J].J Psychodr Soc Group Psychoth,2013,61(1):43-50.
[8]Costa EM,Antonio R,Soares MB,et al.Psychodramatic psychotherapy combined with pharmacotherapy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an open and naturalistic study[J].Rev Bras Psiquiatr,2006,28(1):40-43.
[9]王懷靜.心理劇治療對抑郁癥患者的作用[J].中國民康醫學,2009,21(17):2124-2125.
[10]袁成勇,謝馥瑾,霍軍,等.心理劇治療技術對抑郁患者負性情緒的影響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9):169-171.
[11]張曉艷,楚平華,李冬梅.心理劇治療對改善癲癇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及應對方式的作用[J].護理學雜志,2009,24(9):72-74.
[12]郭托婭.心理劇治療對服刑人員抑郁癥狀影響的現場實驗研究[D].北京:中國政法大學,2009.
[13]郭翠英,胡若男,趙璧,等.心理劇對閱兵預備隊員心理調適的研究[J].災害醫學與救援(電子版),2017,6(1):16-19.
[14]Prosen S.Psychodrama in the group of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eating disorders[J].Z Psychodra Soziometr,2016,15(1):131.
[15]Dehnavi S,Nofuti MA,Bajelan M.The Effectiveness of psychodrama in relapse prevention and reducing depression among opiate-dependent men[J].Res Addict,2015,9(34):111-121.
[16]Karabilgin OS,Gokengin GB,Doganer I,et al.The effect of psychodrama on people living with HIV/AIDS[J].Eur J Psychother Couns,2012,14(4):317-333.
[17]Terzioglu C,Ozkan B.Psychodrama and the emotional state of women dealing with infertility[J].Sex Disabil,2018,36(1):87-99.
[18]孔悅,胡若男.心理劇在新護士心理適應中的應用效果[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8,35(6):73-74.
[19]Soo EC,Soo JK.Group psychodrama for Korean college students[J].J Coll Stud Psychother,2017,31(1):59-70.
[20]馬莉.家庭心理劇治療對抑郁障礙患者家庭功能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9):10-11.
[21]葛纓,胡媛艷,張智,等.心理劇對城市留守兒童網絡成癮及社交回避的改善效果[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14, 28(6):458-465.
(收稿日期:2018-09-11? 本文編輯:任秀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