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平
摘要:隨著科技進步,以多媒體和網絡信息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變得尤為重要。“互聯網+”時代已經到來,在教育領域“互+教”成為時代發展必然。“互+課”“互+教學”“互+學習”“互+評價”等新形式的出現已經對教學產生深刻的影響,這種變化使得教師信息素養的提升至關重要,培養教師的信息素養的同時,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也不容小覷。
關鍵詞:信息技術 信息素養 “互聯網+”時代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05-0166-02
當前鄉鎮教師信息素養出現以下幾種現象,整體素養比較好,但技術素養相對較弱,絕大多數教師能夠認識到信息技術的先進性以及優勢所在,并且也愿意學習培養素養,但仍存在一些問題,教師信息技術知識掌握不全面,不能充分將教學與信息技術有機結合,還不能完全滿足時代發展需要。學生素養不容樂觀,學生不能有效地搜集信息、整理信息、運用信息,原因在于雖開設信息技術這門功課,但由于該課程未參加中高考,因此學生對其重視程度不高。并且普通高中信息技術這門課程的教育現狀是,高中二年級會考結束之后,信息技術這門課程的教育教學工作基本上就不再進行了。為進一步提升教師信息技術素養,需要教育局、學校、教師本人同時發力。首先,教育相關部門加大資金投入改善信息技術基礎設施,營造信息化教學環境,學校較強信息化領導力度,教師本人由心出發,從心底接受,并主動學習應用信息技術,隨著課改的不斷進行,“核心素養”成為高中各學科的教學方向,在這個網絡信息化的時代,“核心素養”中要求的學生應具備的創新能力和社會責任感都可以通過培養信息素養來提高。
一、培養信息技術的意義
當今時代教育不再是簡單培養人掌握運用知識,而是培養人終身學習以及創新和科學探究的能力,進入“互聯網+”時代,新能源、新材料、新貿易、新制造技術等等都與互聯網融合,可以說在未來社會不會信息技術的勞動者,將被時代淘汰。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播者,培養的是祖國的希望與未來,因此培養提升教師的信息素養尤為重要。信息素養是人們在解決問題時獲取信息、整理信息、運用信息的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能具備較高的信息素養,那么教學效果將事半功倍。學生也能化難為易,準確掌握知識。培養信息素養,信息技術是手段。各國都十分重視教育與信息技術的結合,教育部下發的相關文件,明確指出“教育事業的發展離不開信息技術,信息技術對教育的影響很大”。
二、信息素養及信息技術的現狀
普通高中信息技術教育主要通過設立信息技術這門課程來實現。普通高中將信息技術課程作為必修部分,其基礎知識大致包括信息的獲得,信息的加工和表達,信息學資源管理,信息技術與社會,教學內容大致包括文本、圖標制作、視頻和音頻堿基與插入,Word與Excel,使用計算機與網絡的基礎教育與資源檢索等,課程內容豐富,能滿足學生需要,但課程在實施過程中出現很多問題。我國信息技術起步晚,專業信息技術教師比較缺乏,因此很多鄉鎮學校雖然安排了信息技術課程,但并未實施教學,只是讓學生在班級上自習,或者學校擁有信息技術教師但只進行信息教學而沒有上機實踐,將信息與技術分離,學生沒有真正進行操作。有些學校網絡設備不足,實踐中兩人一臺計算機,甚至多人一臺機器設備,教學效率不高。
隨著我國國力的不斷提升以及對信息技術的重視程度的提高,國家每年都會針對教師免費開展信息技術方面的培訓。但這種培訓是上級安排,下級接受,具有濃烈的強制色彩。由于教師工作量繁重,學習信息技術的時間有限,因此出現只播放不聽講,只播放不學習的現象。但隨著信息技術培訓形式的改變、評價體系的完善,教師只有學習才能成績合格,但這種學習效果并不理想,只是為了學習而學習,不能完全應用到教學中。鄉鎮乃至縣級的某些學校還沒有足夠的資金保證班班多媒體教學,這樣教師即使通過培訓學到知識,不能及時應用,長時間不操作,就變成只知信息技術知識而不會技術,教師不應用,培訓就變得毫無意義。
三、培養提升信息素養的建議
結合自身發展需要以及在學習信息技術中遇到的問題,接下來我淺談幾點培養提升教師和學生信息素養的建議:
(一)培養提升教師信息素養的建議
(1)開展教師培訓前信息素養及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自評。在國家信息技術培訓內容基礎上,開展教師信息素養及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自評,學校集中測評,通過開展培訓前信息素養及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自評可以有效了解教師信息技術現狀,對更有針對性地學習以及取得更好地培訓效果具有很好的幫助作用。
(2)合理制定培訓課程容量。根據培訓前的自評結果,合理安排培訓課程的容量,容量不宜過多,時間不宜過長,這樣既能保證教師教學工作的正常進行,又(下轉第165頁)(上接第166頁)能保證信息技術培訓的學習效果。
(3)合理組織培訓形式。目前培訓多數采用網上自主學習,這樣安排的好處是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合理安排學習,但缺點是教師工作量繁重,忙起來就忘了學習,到培訓結束之前匆忙學習,最后導致無效學習。如果各校根據自己學校的教學進度合理組織同一學科教師集中學習與本專業相關的信息技術知識,培訓后集中測評。學校還可以開展信息技術大賽(如課件制作大賽等),使教師將所學的內容能及時應用到教學中,理論聯系實踐,從中查漏補缺。
(4)政府相關部門加大對鄉鎮學校信息技術設備的經濟投入。某些鄉鎮學校,信息技術設備相當落后,全校只有一間到兩間多媒體教室,平時授課全部應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也就是黑板授課。只有上公開課時學生才有機會通過多媒體學習,這種教學的結果是學生興趣度高,課堂“特別”活躍,走馬觀花,不知道哪些知識是重點,只流連于圖片視頻的新奇中。要想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術素養,就需要將多媒體教學變為常態教學,這樣學生長時間接觸這種教學模式,就能及時捕捉教學重點,又能輕松攻克教學難點,教師在每次備課時也培養了信息技術素養,其整體信息技術素養就得到了提升。并且通過利用多媒體以及互聯網,教師獲取高效信息、綜合整理、實際應用的能力都能有所提升,信息素養自然就得到了提高。
(二)培養提升學生信息素養的建議
教育部于2000年11月14日頒發了《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該綱要將原有的“計算機課”改為“信息技術課”,課程任務和教學目標是要求“通過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應用信息的能力”。[2]而所設置的信息技術課程內容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學生將所學的內容及時實踐,對于掌握這門技術會有很大幫助。學校也可以以班級為單位每學期舉辦一次與信息素養有關的班會活動,既鍛煉學生的創造力,又能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更好地實現素質教育。
未來是信息時代,我們要在未來的世界占據一席之地,離不開信息技術,提升信息素養,你我同行。
參考文獻:
[1]張屹,馬靜思,周平紅,范福蘭,白清玉.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現狀及培訓建議 [J].中國電化教育,2015(1):104-110.
[2]李云蓮.信息技術課中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5.
[3]袁利波.如何在中學信息技術課中注重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J].學周刊,2017(19):164-165.
[4]寧宇.新課改背景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的信息素養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1.
[5]楊宗凱,楊浩,吳砥.論信息技術與當代教育的深度融合[J].教育研究,2014,35(3):88-95.
[6]任友群,吳旻瑜,劉歡,郭海駿.追尋常態:從生態視角看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J].中國電化教育,2015(1):97-103.
[7]單麗.提升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培訓課程開發實踐[J].中國電化教育,2015(2):129-133.
[8]林秀瑜,楊琳.基于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的網絡研修策略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5(7):90-95.
責任編輯:張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