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紅松
中圖分類號:D26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9)12-079-01
摘 要 棗莊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從探索黨內政治文化建設、規范支部組織生活、加強黨員黨性鍛煉入手,聚力提升黨內政治生活質量。
關鍵詞 提升 政治生活 質量
棗礦集團黨委聚力黨內政治生活質量提升,持續在黨內政治文化、支部組織生活、黨員黨性鍛煉上發力,不斷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斗性,著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注重抓思想樹導向,讓黨內政治文化引領。棗礦集團黨委圍繞思想教育鑄靈魂,政治生活強基礎,選人用人樹導向,廉潔從業立規矩等方面,對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這一新的命題進行探索和研究,筑牢全面從嚴治黨的文化根基,著力營造“尊重、包容、干凈、規矩”的政治生態。強化思想教育引導,凝聚政治文化動力,以黨的創新理論凝聚強大合力,以正確的價值取向筑就精神高地,以優秀的傳統文化打造和諧家園。以偉大復興、紅色通道、光輝歷程等16個主題景觀,建成集教育休閑為一體的“黨內政治文化主題公園”,涵蓋了黨建文化、廉潔文化、傳統文化、道德文化等內容,使“紅色元素”觸手可及,讓廣大黨員干部和職工群眾在休閑時潛移默化,實現知行合一、強基鑄魂。嚴格黨內政治生活,厚植政治文化根基,依托“互聯網+黨建”模式,建成“黨建工作標準化信息平臺”,實現黨建日常工作信息化、公開化、集約化、共享化;以“文件+流程+模板”的形式,編印《田陳煤礦黨建標準化手冊》,實現黨建工作流程、運行、考核、運用“四個標準化”。堅持正確選人用人,嚴格規范選人用人標準,科學構建選人用人程序,加強選人用人監督機制,制定《實施管理人員能上能下若干規定》,確立政治文化導向,營造了良好的政治生態,為礦井發展提供堅強的政治保障。
注重抓規范嚴管理,讓支部組織生活過硬。針對部分黨支部執行“三會一課”制度流于形式、內部“空轉”、質量不高的問題,在制度設置上出實招、在規范執行上下功夫,實行“三會一課”全程紀實管理,創新開發“三會一課”網上審批功能,由基層黨委組織部門牽頭,以黨支部為責任主體,按照制訂計劃、報告審核、事前準備、規范開展、資料歸檔、指導督查、考評問責等程序,對支部黨員大會、支部委員會、黨小組會和黨課開展情況實行全過程紀實。建立“一人一檔、一事一記、一步一審”,建立黨員電子檔案,實施黨員戶籍管理,對每名黨員的基本信息、流動信息、組織生活信息、動態考核信息、獎懲信息全部記錄在案,全程跟蹤、全程記實、全程分析,實現黨員參加黨內生活由不可量化到可量化,由虛擬考核到務實考核。為解決基層黨員“四六制”分班作業、不便集中上黨課的難題,及時總結推廣基層經驗,創新實施“共享黨課”,促成多支部“陣地共用、資源共享、黨員搭伙上黨課”,實現黨員教育集約化、高效化。為增強黨員身份意識和榮譽感,廣泛開展為黨員過“政治生日”活動,讓黨員重溫入黨誓詞,回憶入黨故事,分享成長感悟,引導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斗。
注重抓日常嚴標準,讓黨性鍛煉成為常態。堅持從歷史和現實相貫通、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視角,積極探索黨員教育新模式,高標準打造了全國首家企業“黨員體檢中心”、“黨性體檢教育基地”,引導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自覺增強“四自”能力,保持黨性的純潔。黨性體檢中心設置修身自省室、見賢思齊室、黨性診斷室3個功能區,設定“黨性教育→黨性喚起→個人自檢→黨員互檢→群眾互檢→組織評檢→黨性診斷→結果運用”8項流程。堅持以定性與定量考核相結合的方法,科學制定共性指標、個性指標和反向指標“三大指標”為主要內容的黨性體檢系統。共性指標以“四講四有”合格黨員為依據設定,個性指標分為基層黨員、機關黨員、領導崗位黨員體檢指標,反向指標為10小項突破黨規黨紀“紅線”的指標。每名接受黨性體檢的黨員通過黨員自檢、黨員互檢、群眾評檢、組織評檢“四重診斷”,并分別按照10%、35%、25%、30%的權重核算黨性體檢分值,形成黨性體檢報告,確定為“健康”“亞健康”或“不健康”。每名參與體檢的黨員均由體檢中心配備的專業人員結合體檢報告反饋情況,把脈問診、找準病根、開出藥方。對于“亞健康”或“不健康”黨員,由黨員結對幫扶,通過定期召開會議、組織專門學習、開展談心談話等方式進行幫扶轉化,然后接受二次“體檢”,直至合格為止。“黨性體檢教育基地”分為尋找初心、黨性體檢、康復會診、牢記使命四個功能區,借助于信息化手段,利用自主研發的“黨性體檢APP”,在平板電腦上進行對標自檢和黨員互檢,黨性體檢結束后,黨建大數據管控平臺根據對標自檢占20%、黨員互評占25%、支部評議占30%、群眾評議占25%的比例進行科學運算,現場自動生成體檢結果,自動檢索黨員存在的問題,進行差異化對標分析管理,讓黨員在對表對標中接受黨性教育。目前,像“黨性體檢中心”這樣功能齊全、設施先進的黨建陣地已成為棗礦基層黨委的“標配”。中興文化紅色教育基地、“九室一體”主題黨日活動中心等40余個特色鮮明的“紅色基地”,在百里礦區形成了“黨委有基地、支部有陣地、黨員有園地”的立體化黨建教育新格局。
棗礦集團多次獲得山東省思想政治工作“十佳”企業、優秀企業、中國煤炭工業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省管企業黨建思想政治工作“十佳”單位等。2019年12月,“國有企業黨的建設調研基地”在棗礦集團揭牌。“融黨建”獲評2019年度全國企業黨建十佳案例。新華社內參《高管信息》推廣了棗礦“黨性體檢”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