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若雷
中圖分類號:F273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9)12-143-01
摘 要 一個企業項目的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投標者的自身實力,這也意味著項目的招投標管理是十分重要的。然而在當前的企業項目招投標管理中卻出現很多不足之處,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企業的發展。本文將深入分析當今企業項目招投標管理中的問題,進而提出一些相對應的解決之道。
關鍵詞 企業項目 招投標管理 解決對策
當下,一個企業項目的進行往往會選擇與有實力的實施企業合作,這就催生了企業項目招投標渠道的出現。但是由于管理的不當,企業項目招投標的結果往往摻雜了很多的水分并對項目的實施產生了極大的阻力。這說明了企業項目招投標在管理方面出現很多漏洞,必須填補好漏洞,企業項目的招投標過程才能更加順利的進行。
一、企業項目招投標管理中出現的問題
(一)招標不公平
招標者不遵守公平、公正、公開的規則,通過外泄標底或者內定中標人的方式,從中獲取利益,這是一種違法行為。一部分招標方通過對工程規模進行拆分的辦法,對投標者進行關照。招標人為了獲取更多利益,將大型工程分解為小項目,由此為企業項目的實施埋下了隱患。
(二)招標不規范
在企業項目的招標過程中,企業為了得到更多利益,往往使用不規范的方式進行招標,對招標進行限制、干預,或者暗箱操作,以企業組織決定招標者來代替向社會公開招標。在進行招標時,濫用職權大肆將工程報價壓低,不顧招標的規則,插手工程的招標,使承包商遭受嚴重的損失。
(三)私自插手招標
一些企業會把一部分在時間上有規定的工程或者與政治有關的工程認為是規定性的項目,進而采取集體商議的方式直接選擇實施的企業。雖然是在集體的決定下得出的結論,但這仍然屬于人為干預招標項目,違反了招標的規定。一方面,獲得機會的施工企業的能力不一定符合要求,會導致項目無法按時保質的完成。另一方面,還有可能出現層層分包的現象,與投招標相關法律嚴重不符,會對工程的實施產生惡劣的影響。
(四)不良競爭投標
在投標的過程中,投標者之間有可能會使用投標串標這種不正當手段進行競爭。投標串標的目的就是將競爭對手在私底下排擠出去,會使一部分人的利益受到損失。在投標過程中,一部分投標人私下進行報價的協商并串通好中標企業,未中標者則從中分得利益。諸如此類的不良投標行為違背了誠信,嚴重阻礙了企業項目在招標后的順利實施。
二、 應對企業項目招投標管理中出現的問題的解決策略
加強企業項目招投標管理對企業的發展十分重要。在西方國家,通過公平的招標以及拍賣的途徑基本上可以使社會資源的配置達到最優。將企業項目招投標的方式運用到我國的企業中,不但要遵循其普遍的規律,而且要重視我國經濟發展的特殊之處,進而制定出相應的合理條例進行規范。
(一)完善招標的程序
無論是什么項目的招標,都必須遵循其固定的程序和方式進行。在這種情況下,投標方會更加謹慎地進行報價的確定。同時,投標方也會對資源、要素的配置和使用進行思考并且進行經濟核算,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使中標后項目的實施得到保障。
(二)使用信息化的管理方式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很多領域都運用到了信息化技術。在企業項目招投標的管理中也應當使用信息化的技術,對實際的招投標過程中的整體流程的信息進行精確地管理,避免由人為造成的失誤帶來損失。對招投標進行信息化的管理,能夠防止別有用心的人暗箱操作,促進其更加公平、公正地運行,進而使招投標的風氣得以轉變。
(三)選擇正確的競標方式
當前很多的企業項目在招投標的過程中都會設置標底,但同時也沒有做好保密的措施,導致標底常常容易被泄露出去。針對這種情況,通過結合第一密封價格投標和第二密封價格投標的辦法能夠使競標的公平性得到很大的提升。
(四)利用好法律法規
作為一項經濟行為,企業項目的招投標需要嚴格的法律來保障。招投標的結束也就意味著中標企業須與其代理人之間達成相關的經濟契約,這也說明了中標企業在獲取相關收益的同時也受到有關法律的管束。應該制定嚴格的規則,使那些無法履行職責的中標者受到應有的懲罰。只有當投機者無法逃脫懲罰的時候,招投標過程中的不良行為才有可能得到制止。
(五)提升專家團隊的水平
把專家團隊的門檻提高,對其進行精確的分類,加強對成員的日常考察。當前的專家團隊成員水平不一,針對專業性要求較高的項目出現專家專業水平不夠的情況。同時專家團隊的門檻設置太低,日常管理松散,專家的能力停留在原地沒有得到提升,使企業項目招投標的評判環節成為問題的來源。
三、結語
一個企業的發展往往離不開有實力的合作伙伴,而企業項目的招投標正是一個為企業篩選合作伙伴的良好途徑。但是如果招投標這個渠道的管理不當,也會使企業遭受極大的損失。為了維護企業發展的良好秩序,必須加強對企業項目招投標的管理。
參考文獻:
[1]何勝利.企業項目招投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其研究對策[J].大陸橋視野,2017(6):23-24.
[2]徐秀萍.企業項目招投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其研究對策[J].科技創新導報,2010(12):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