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于琪 尹鵬 劉健
(樂山市人民醫院 四川 樂山 614000)
牙體牙髓病在臨床中的主要治療手段為根管治療[1],而具體何種根管治療更加有效且安全,本文通過收治的60例牙體牙髓病患者,分析多次法根管治療與一次性根管治療牙體牙髓病臨床效果。
選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12月期間收治的牙體牙髓病患者60例,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各有30例。
兩組患者在根管治療前均采取X線檢查,根據患者病灶位置,分析牙根的走向、粗細等。若患者存在炎癥反應則要給予消炎處理。全髓室頂揭開后將器械置入根管,進行牙根管沖洗,每個環節處理后都要進行潤滑、沖洗[2]。
1.2.1 對照組 采用多此法根管治療選用10號或者15號根管銼將根管疏通后,測量根管長度,將根管展開后準備好,進行充分沖洗。根管中采用螺旋輸送器注入氫氧化鈣糊劑,開髓洞后采用氧化鋅封閉,患者于一周后復查。復查需觀察患者根管填充是否成熟,采用冷牙膠尖側方加壓法將根管中的填充物展開。
1.2.2 實驗組 實驗組用一次性根管治療選用10號或15號根管銼將根管疏通好,測量根管長度進行沖洗準備,根管干燥后采用冷牙膠尖、牙膠尖、碧蘭紅糊聯合加壓填充根管,根據患者治療后的情況可采用阿莫西林等抗感染治療。手術后兩組患者均采用X線檢查,觀察填充是否正常,若患者治療效果欠佳則重新治療。
患者無疼痛,自覺治療滿意,咀嚼正常,采用X線檢查后無病變表示治療有效。患者疼痛好轉,自覺治療尚可,咀嚼正常,X線檢查可見根尖疏松情況有明顯改善,表示治療好轉。患者疼痛,咀嚼無改善,根尖疏松無變化,甚至病情加重表示治療無效。采用視覺模擬量表評估患者疼痛,評分越高表示患者疼痛越嚴重。
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分析,患者疼痛評分采用t檢驗,用(±s)表示;治療效果采用χ2檢驗,用%表示。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VAS評分均優于對照組,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疼痛狀況均有改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表 兩組患者疼痛評分及治療效果對比 (例)
牙體牙髓病的修復以牙尖和牙髓為主,治療要以緩解疼痛,促進咀嚼能力恢復為宗旨,同時也要保證牙齒的美觀程度[3]。
綜上所述,牙體牙髓病患者采取一次性根管治療,能夠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緩解患者臨床癥狀的同時降低治療后并發癥發病率,對改善患者預后、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