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 勵麗
(1 寧波大學醫學院 浙江 寧波 315211)
(2 寧波市第一醫院 浙江 寧波 315010)
Kartagener綜合征(kartagener syndrome,KS)是一種罕見病的常染色隱性遺傳病,具有遺傳傾向,近親結婚可增加發病率。我國僅有個例報道,國外流行病學資料顯示其發病率為1 :32000[1],合并肺源性心臟病的病例更為少見。本文作者分析1例KS合并肺源性心臟病患者的臨床特點,并結合文獻復習,報道如下。
患者,男性,56歲。因反復咳嗽咳痰30余年,再發伴胸悶氣促9月入院。患者30余年前出現反復陣發性咳嗽,咳黃膿痰,診斷為支氣管擴張伴感染。期間上述癥狀反復發作,予抗感染、解痙祛痰等治療后好轉。9月前患者咳嗽咳痰癥狀加重,伴胸悶氣促,夜間大汗。查體:雙肺呼吸音粗糙,可聞及哮鳴音及濕啰音,心尖搏動點位于右側,叩診心濁音界為右位心。婚育史:已婚未育,父母無近親結婚史。
肺部CT:(1)全臟器換位。(2)兩肺支擴伴感染。(圖1),全臟器轉位(圖2)。鼻竇CT:(1)兩側上頜竇及兩側篩竇炎性病變。(2)右側咽隱窩顯示欠清。(3)雙側慢性中耳乳突炎可能。(圖3)。心臟彩超:(1)鏡面右位心。右室飽滿,右室壁收縮活動減弱(LVEF∶48%)。(2)肺動脈高壓。Pro-BNP:1502pg/ml。動脈血氣分析氧分壓:67mmHg。

(圖2)肝臟等腹腔臟器轉位;

(圖3)1.兩側上頜竇及兩側篩竇炎性病變 2.右側咽隱窩顯示欠清 3.雙側慢性中耳乳突炎可能。
結合患者既往病史、癥狀和檢查結果,診斷為:(1)Kartagener,(2)肺源性心臟病。予激素、敏感抗生素、利尿、化痰和解痙等對癥治療,患者上述癥狀好轉后出院。
KS屬于原發性纖毛運動障礙(primary ciliary dyskinesia,PCD)中的一個亞型。動物實驗表明,由于某些突變基因在發育過程中的異常表達,造成胚胎時期的纖毛運動障礙,使機體的生理性轉位變成隨機轉位。因此有大約50%的PCD可發生內臟轉位,合并內臟轉位的PCD則稱為KS[2]。纖毛分布于人體的多處組織中,包括呼吸道、副鼻竇、咽鼓管、精子、輸卵管等。不同組織的纖毛結構和功能障礙,使黏膜清除功能下降,可引起相應的癥狀,常見的有支氣管擴張、慢性鼻竇炎、中耳炎、不孕癥、不育癥[3]。典型的三聯征為支氣管擴張,內臟轉位和鼻竇炎,稱為完全型KS,如只包含前兩個癥狀,則稱為不完全型KS。本例患者有30余年的咳嗽咳痰病史,存在支氣管擴張、鼻竇炎和內臟轉位,且存在不孕癥。
纖毛的結構或功能障礙被認為是由基因突變引起,目前已發現了DNAI1、DNAI2、DNAH5、DNAH11、CCDC103、DNAAF2、DNAAF1、ZMYND10、CCDC39、CCDC40等基因與KS有關[4]。KS/PCD患者先天性的纖毛結構或功能障礙包含中央微管缺陷、中央微管解體、內外動力蛋白壁缺失、輻射臂缺失、纖毛過長或過短、纖毛無序排列等類型。動力壁的缺失是PCD/KS患者最主要的類型[5]。患者肺部疾病的進展程度可能與潛在的超微結構或遺傳缺陷有關。在1項持續5年的前瞻性、觀察性研究中,隨訪了137名診斷為PCD的患者,其中發現:與外動力臂缺乏和DNAH5突變的患者相比,內動力臂、中央微管缺陷和微管解體和CCDC39、CCDC40突變的患者肺功能和生長狀況更差。對于內動力臂、中央微管缺陷和微管解體的患者,他們的肺功能隨著時間變化顯著下降[6]。
KS的診斷有以下幾種方法:一氧化氮呼出實驗、胸部高分辨率CT(HRCT)、黏膜活檢、基因檢測[7]。過去的40年內,PCD/KS的確診通常基于透射電鏡下發現纖毛軸突的超微結構缺陷。但研究發現,在電鏡觀察下,環境污染造成的纖毛結構損害與PCD患者的纖毛損害形態也可相似;而30%的PCD/KS患者的纖毛的軸突并未存在結構的缺陷[8]。2018年的美國胸科協會頒布了最新的PCD/KS臨床實踐指南[9],指南認為,對于PCD/KS而言,沒有公認的金標準,臨床醫生需要根據自己的經驗,結合癥狀、檢查等作出綜合判斷。指南還歸納了PCD/KS患者的4個主要臨床特征:(1)咳嗽咳痰癥狀。(2)出生后6個月內存在的鼻竇炎。(甚至在規范的抗生素治療后,仍然存在上述1、2的呼吸道癥狀)。(3)大約80%的PCD/KS患兒有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病史。(4)大約50%的PCD患者有完全性內臟轉位,稱為KS。如果存在上述兩種特征,PCD/KS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為80%和72%。如果四種情況都存在,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為21%和99%。在國內,HRCT是早期識別支氣管擴張的重要方法,表現為支氣管壁呈柱狀、囊狀擴張,可見“印戒征”、“軌道征”等征象。本例患者呈兩肺多發囊狀擴張,且局部肺組織纖維化,從而造成肺通氣功能障礙,氧分壓下降。
由于KS的病因特點,臨床上尚無有效的治愈方法,對癥治療為主要措施。對于KS伴急性感染的患者,敏感抗生素的選用尤為重要。肺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桿菌和銅綠假單胞菌是最常培養到的細菌,其中銅綠假單胞菌主要見于成人[10]。對頻繁的支氣管擴張癥患者(≥3次/年)而言,可以長期給予小劑量的預防性抗生素,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也可預防感染發生[11]。對于反復發生支氣管擴張伴感染的KS患者,缺氧、高碳酸血癥和呼吸性酸中毒可造成肺動脈高壓,繼而形成右心室擴大,發展為肺源性心臟病。
本文通過報道1例完全性Kartagener綜合征合并肺源性心臟病,以加深臨床醫生對該病的認識,遠期的Kartagener綜合征在反復支氣管擴張的基礎上可造成肺功能下降、肺源性心臟病。在激素、敏感抗生素等治療下,胸悶氣促仍無法緩解的患者,需警惕合并肺源性心臟病。上述并發癥是KS患者愈后不佳的重要原因,需注意對癥處理,從而改善患者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