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雪梅
(四川省廣安市人民醫院腎內科 四川 廣安 638500)
血液透析是治療尿毒癥的常用方法,能清除體內代謝的廢物,排除多余的水分,糾正水電解質和酸堿紊亂,改善腎功能[1-2]。尿毒癥患者需接受規律性的血液透析治療,在這一過程中患者承受較重心理負擔,也易出現各種并發癥,進一步影響血液透析依從性,影響治療效果。本院對血液透析的尿毒癥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降低了并發癥發生率,現匯報如下。
在我院2017年3月—2018年9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治療尿毒癥患者中選出130例,血液透析時間≥3個月,意識清晰,排除合并高血壓、糖尿病、精神障礙、交流認知障礙患者。根據護理方法分組:對照組65例,男43例,女22例,年齡30~74歲,平均(48.8±6.2)歲;透析時間9個月~5年,平均(2.1±0.6)年。觀察組65例,男45例,女20例,年齡32~76歲,平均(49.3±6.5)歲;透析時間8個月~5年,平均(2.2±0.5)年。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干預,主要包括常規健康宣教、透析對癥護理、生活指導等。觀察組患者給予綜合護理干預:(1)心理干預。透析治療全程護士觀察患者的情緒變化,通過認知干預、行為干預、放松訓練、心理疏導、同伴教育、家屬親情支持等方式紓解負面情緒;在透析時給患者播放特定的音樂,引導患者冥想,放松心情;叮囑患者可定期參加戶外活動、社交活動等,欣賞美景、交朋友等,改善負面情緒。(2)科學的飲食和運動鍛煉。護士結合患者的BMI指數、尿糖、血糖、每日活動情況等計算每日攝取的總熱量,并合理安排食物種類,給患者制定膳食方案,適當補充鈉鹽,減少磷鉀的攝取。同時給患者制定運動鍛煉方案,要求患者每日適當有氧運動,根據患者的腎功能確定每次鍛煉的時間、強度等,叮囑患者不得空腹鍛煉,鍛煉前、鍛煉后均進行3~5min的熱身、放松運動。(3)并發癥預防護理。給患者發放健康手冊,指導患者學會辨認并發癥的早期表現,并進行簡單應急處理。第一,高血鉀:在日常飲食中嚴格限制含鉀量高食物的攝取,如紫菜、香蕉、土豆等,并告知家屬如何通過烹飪手段去除食物中的鉀離子;囑咐患者服用蘇打片,糾正酸堿失衡,避免酸中毒引起的細胞內鉀離子外流。第二,內瘺閉塞。在透析期間嚴格無菌操作規程,若內瘺血管條件不佳,可適當給予扣眼穿刺;透析后采用正確方法壓迫,叮囑患者每日自行檢查內瘺處的血管波動情況,若發現搏動較弱、消失時,及時就診。第三,血栓。血液透析期間密切監測血壓,預防低血壓形成,同時補充生理鹽水或低血糖;若患者合并高血脂,則遵醫囑使用阿司匹林等,預防血液黏稠形成血栓。第四,感染。對于中心靜脈導管患者,嚴格消毒導管,盡可能減少導管口的暴露時間,妥善固定導管,采用密閉法回輸血液,用肝素封管,每日觀察導管口周圍皮膚狀況,若疑似感染需立即處理。
觀察兩組的并發癥發生率和生活質量評分(護理3個月后使用GQOLI-74量表評估,采用百分制,得分越高生活質量越高)。
使用SPSS21.0軟件檢驗數據,計數/計量數據對比采用χ2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6.15%低于對照組18.46%,(P<0.05);生活質量評分對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

表 兩組臨床指標比較 [n(%)]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且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與常規護理干預相比,綜合護理干預更注重血液透析患者的細節之處,針對可能會影響到患者血液透析效果的因素進行分析,找出原因,并制定預防性護理措施,給患者提供全面、系統、主動的護理服務,讓患者感受到來自醫護人員的關心、愛護,鼓勵患者自我調節情緒,保持樂觀的情緒接受血液透析治療[3];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科學飲食,加強營養提高機體免疫力,避免不當飲食引起的并發癥;以合適的運動鍛煉增強體質,并促進患者與家屬、社會的交流,改善人際關系,也利于心理壓力的釋放。綜合護理干預注重并發癥的預防護理,總結臨床護理經驗,一方面指導患者學會辨認并發癥的早期征兆,學會應急處理;另一方面在護理服務中做到事前控制,預防并發癥發生[4-5]。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干預在血液透析治療的尿毒癥患者中應用效果確切,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