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桂梅
(日照市東港區后村中心衛生院 山東 日照 276800)
老年2型糖尿病是老年人的常見病和多發病,該病的治療過程較為漫長,因此需要給予患者長期性的護理干預,并且需要得到患者自身的密切配合[1]。本文為研究護理干預在基層衛生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選取了我院2018年1月—12月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50例,通過隨機對照試驗的方法進行研究,詳情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2018年1月—12月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50例,隨機分成兩組:觀察組(25例)中男性有14例(56.0%)、女性有11例(44.0%),年齡62~79歲,平均年齡(68.7±3.5)歲;對照組(25例)中男性有13例(52.0%)、女性有12例(48.0%),年齡60~82歲,平均年齡(69.2±3.8)歲;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均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對觀察組在常規治療和管理基礎上實施護理干預,對對照組僅實施常規治療和管理。護理干預的具體措施如下:(1)組建護理干預小組:由基層衛生院中的3名專職護士組成護理干預小組,先對小組成員進行專項培訓,使其熟知老年2型糖尿病知識、用藥知識及熟練掌握血糖監測方法、護理管理方法等;(2)建立患者檔案:詳細詢問和收集患者的資料,包括其的姓名、年齡、聯系方式以及基本健康狀況、血糖情況、疾病信息、病史等,然后為其建立完善的檔案;(3)制定護理干預方案:充分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為其制定個性化護理干預方案,在其中明確心理干預、健康宣教、用藥指導、飲食指導、自我血糖檢測指導、運動指導以及隨訪計劃等;(4)實施護理干預:嚴格按照制定好的護理干預方案對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包括積極與患者交流溝通,對其進行心理輔導,幫助其排解壓力,減輕負面情緒,提升治療信心;采用一對一宣教、集體講座等方式為患者科普2型糖尿病知識及防治措施;指導患者按時、按量使用降血糖藥物;為患者制定個性化食譜,督促其多吃水果、蔬菜、谷類及魚肉,少食含糖量高的飲食;教給患者自我血糖檢測方法,囑咐患者每日定時檢測血糖,并記錄下檢測結果;每周電話隨訪2次,每月上門隨訪1次,詳細詢問患者近期的血糖控制情況和自我管理情況,幫其糾正問題并制定進一步康復計劃;督促患者每日堅持一定量的運動鍛煉,如慢跑、快走、打太極、爬樓梯等,以提高抵抗力。
觀察比較兩組的血糖控制效果和自我管理水平。
利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來分析統計,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并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并行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指標均更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的相關指標對比表 (±s)

表1 兩組的相關指標對比表 (±s)
組別 n 空腹血糖(mmol/L)餐后2h血糖(mmol/L)糖化血紅蛋白(%)觀察組 25 6.72±1.23 9.47±2.35 7.32±0.60對照組 25 8.18±1.31 12.34±2.04 8.78±0.58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自我管理水平各項評分均更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的自我管理水平各項評分對比表(±s,分)

表2 兩組的自我管理水平各項評分對比表(±s,分)
組別 n 自主血糖監測 遵醫囑服藥 適當運動 飲食合理觀察組 25 14.75±4.68 14.91±4.15 14.82±4.63 14.56±4.77對照組 25 11.52±4.34 11.25±4.05 10.69±4.46 10.72±4.69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增長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了糖尿病等“富貴病”發病率的不斷升高。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中的一種常見類型,又稱成人發病型糖尿病,其特點是患者并非完全喪失了胰島素產生能力,而是胰島素無法發揮正常效用[2]。在基層衛生院中,每年都會接收較多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且這些老年患者的情況通常都比較復雜,因此除了要對他們進行常規的治療與管理外,還有加以有效的護理干預,才能夠盡可能地改善其預后[3]。
護理干預應當從多方面下手,首先要由專職護士組成專門的護理干預小組,然后制定合理的護理干預方案。在具體的護理干預中,主要包括心理干預、健康宣教、用藥指導、飲食指導、自我血糖檢測指導、運動指導以及定期隨訪等內容,其既關注了患者的心理問題,又關注了生理問題,比較全面和細致。
本文通過對同期收治的兩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對比研究,得出結論:在基層衛生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中實施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預后,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