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軍 曲洪芳(通訊作者) 常憲魯 朱俊 張瑤
(1 江蘇省鎮江市精神衛生中心 江蘇 鎮江 212004)
(2 江蘇省女子強制隔離戒毒所 江蘇 句容 212405)
甲基苯丙胺對人體的中樞神經影響比較大,女性服用甲基苯丙胺會較早、較快地染上毒癮,對其形成較強的心理依賴,長期服用會對心理健康產生極大的不良影響,出現不思進取、懶散墮落和逃避社交等現象。關注女性甲基苯丙胺濫用者在戒毒后的心理狀態,比對其與正常女性之間存在的差異,幫助其恢復心理健康,有助于避免復吸[1]。本文選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江蘇省女子強制隔離戒毒所經過戒毒治療后的甲基苯丙胺濫用者100例和體檢正常女性100例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本研究選取選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江蘇省女子強制隔離戒毒所經過戒毒治療后的甲基苯丙胺濫用者100例和體檢正常女性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分別稱為A組和B組。A組年齡是25歲~53歲,平均年齡是(38.79±3.53)歲;已戒毒時間:3個月~8個月,平均時間是(4.58±1.35)個月。B組年齡是24歲~55歲,平均年齡是(39.27±3.62)歲。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
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對兩組采用癥狀自評量表進行調查,在被調查者知情并同意后進行,對癥狀自評量表進行解析后由被調查者自行匿名填寫,在填寫完畢后統一回收。
癥狀自評量表由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和精神病性9個因子組成。心理健康出現問題標準:各因子在2分及以上或者綜合總分在160分及以上[2]。
對本文錄入的資料使用SPSS22.0處理,用t來檢驗,用(±s)來表示計量資料,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用P<0.05表示。
A組和B組的綜合總分分別是(165.39±23.55)分、(129.57±15.79)分(P<0.05),A組在軀體化、人際敏感、抑郁、焦慮、敵對、偏執和精神病性大于B組,具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
表 A組和B組癥狀自評量表比對(±s,分)

表 A組和B組癥狀自評量表比對(±s,分)
因子 A組 B組 t P軀體化 1.63±0.69 1.35±0.42 2.06 0.016強迫癥狀 1.72±0.65 1.68±0.61 1.08 0.216人際敏感 2.28±0.73 1.72±0.48 8.37 0.005抑郁 1.82±0.79 1.56±0.62 6.31 0.009焦慮 1.63±0.52 1.49±1.48 2.76 0.015敵對 1.76±0.57 1.53±0.38 5.97 0.016恐怖 1.52±0.47 1.38±0.43 1.38 0.083偏執 1.65±0.62 1.29±0.46 2.89 0.012精神病性 2.39±0.84 1.65±0.31 6.89 0.005綜合總分 165.39±23.55129.57±15.79 10.53 0.001
甲基苯丙胺俗稱“冰毒”,是興奮類合成毒品,人們在服用后會出現精神振奮、話多活躍和亢奮不已等表現,服用過量則會出現成癮甚至死亡。女性濫用甲基苯丙胺,會出現認知功能障礙和人格特征變化等,消極面對生活。女性甲基苯丙胺濫用者在戒毒后,容易受到家人的不理解和社會的不支持,其心理狀態改善情況不明顯,容易產生焦慮和抑郁等負面情緒,再次出現復吸現象[3]。在本文的研究中,A組和B組的綜合總分分別是(165.39±23.55)分、(129.57±15.79)分(P<0.05),A組在軀體化、人際敏感、抑郁、焦慮、敵對、偏執和精神病性大于B組,具有顯著差異(P<0.05)。
綜上所述,女性甲基苯丙胺濫用者在治療后的心理狀態比較差,需要加強心理護理和心理健康教育,采取心理干預方法,改善心理狀態,避免再次出現復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