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少娜
后進生是學生群體中特別需要愛護與培育的幼苗。在長期的班主任工作中,我特別重視對后進生的轉化教育,堅持以愛心和恒心去呵護和感化后進生。
一、用愛呵護,用心澆灌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的依據”,作為班主任,我們應該樹立“只有差異,沒有差生”的思想觀念,從內心接受后進生,用愛心為他們營造溫馨的班集體氛圍。教師的愛心是成功教育的動力,對后進生來說更是一種無形的催化劑。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師與學生的溝通既是一個思想交流的過程,又是一個情感交流的過程,要“達理”必先“通情”。冰冷的態度、空泛的說教、嚴厲的批評都會封鎖學生的心靈,甚至會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教師只有用真情、真心、真誠對待學生,才能使學生更加親近、信任自己,從而心悅誠服地接受教育。
例如,我幾年前所帶班級有一個學生,剛開學幾周就開始逃課,有時甚至一連四五天都不見蹤影,連父母都不知道他的去向。通過家訪得知,他的父母平時忙于工作,對孩子缺乏管教,以致他養成了逃課、上網玩游戲、撒謊的毛病。了解清楚情況后,我便在合適的時機找他談話,將他帶到辦公室進行開導。
對他這樣個性十足的孩子,如果只是簡單粗暴地進行批評教育,不但起不到教育效果,反而會激起他的逆反心理。于是,我決定先從情感上軟化他,用溫和的口吻關心他這幾天的生活狀況。他感到有些意外,放松了戒備心理。在我的耐心教育下,他漸漸地敞開心扉,坦誠逃學、厭學的原因。我鼓勵他要勇于面對自己存在的問題,學習上遇到了困難可以尋求同學和老師的幫助,要對自己有信心。后來,在我的關心和同學們的幫助下,他不再逃課了,成績也實現了質的飛躍。
二、家校共管,發揮合力
后進生的轉化不只是班主任的工作,還需要尋求家長的支持、配合和幫助。班主任要經常與后進生的家長聯系,把學生在校的情況客觀地反映給家長,讓家長全面了解自己的孩子,多與孩子進行溝通交流,主動關心孩子的學習和健康成長。這樣對班主任的轉化工作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例如,我去年所帶班級有一個學生,開學不久就經常逃課。我用引導的方式教育他,一次次找他談心,他慢慢地向我袒露心聲:“我的父母雖然愛我,但沒有時間關心我,回到家我感受不到溫暖。而學校里老師管教我太嚴厲,同學指責和嘲笑我,使我找不到一點讀書的樂趣……”針對這一情況,我與其父母進行了溝通,向他們解釋愛之于一個孩子的重要意義,一個失愛的孩子就是一個靈魂不全的人。通過溝通,我取得了他們的支持,形成家校共管的教育合力。慢慢地,他重拾自信,還主動與品學兼優的學生接近,學習成績一點點提上來了。在班里或學校活動中,他與同學們融洽相處,逐漸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
三、巧用賞識,善于捕捉閃光點
從本質上說,賞識是一種鼓勵,賞識教育是極其重要的后進生轉化途徑。作為班主任,我們要發揮賞識教育的作用,善于觀察、捕捉后進生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肯定和激勵,以喚起他們潛藏的內驅力,使他們重拾信心和勇氣。我們要以燦爛的笑容對待每一位后進生,為他們創造一種寬松和諧的環境,使他們的心靈健康成長。
例如,班里有一個令所有科任老師都頭痛的學生,不是逃課,就是擾亂紀律,不按時完成作業,甚至跟老師頂嘴……我多次對他進行批評教育都不奏效,也經常通過家訪與其家長協調,但都收效甚微。正當萬分苦惱時,我收到了舉辦校運會的通知,心中靈光一閃:何不讓身材高大、酷愛體育運動的他去參加?我立即找他談話,鼓勵他積極參加校運會,爭取獲得好成績。起初他半信半疑,我拍拍他的肩膀,信任地看著他:“你一定能行,老師和同學們都看好你。”結果,他一舉奪得了一百米短跑全年級第一名的好成績。我抓住契機,在班上鄭重地表揚了他。之后我發現,以前從來沒有被老師表揚過、從來沒有被同學們看好過的他漸漸改變了:不再逃課,上課時自覺遵守課堂紀律,作業也自覺完成。榮譽感增強了他的自信心,喚醒了他追求進步的欲望,在教師的鼓勵、賞識和同學們贊許的目光中,他的面貌煥然一新,學習成績也突飛猛進。
總之,班主任不能一味地指責、批評后進生,應該用真情、真心、真誠對待他們,把對他們的關愛融入日常教學活動中,“潤物細無聲”的影響有時比指手畫腳的批評教育更有效。在長期的教育工作中,用愛心和恒心去關注和呵護每一個后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