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利文
新高考改革給高中學校帶來的變化是全方位的,也是深層次的:走班制教學模式將成為教學新常態,學校學科之間均衡發展將成為發展新挑戰,“分層分類教學”將成為教學新方向,綜合素質全面發展將成為學生評價新趨勢,職業生涯規劃將成為教育關注新熱點。這就要求在新高考時代,教育人頭腦里應有新理念,實施中應有新策略。
湘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超前謀劃,教育行政部門和高中學校精心準備,主動迎戰,初見成效。
1.抓頂層設計迎接新高考改革
湘潭市委、市政府出臺了《湘潭市建設教育強市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年)》,對普通高中教育的發展作出了全面規劃。出臺《湘潭市城區中小學布局專項規劃(2016-2020年)》《湘潭市貫徹落實〈湖南省中小學校幼兒園規劃建設條例〉實施辦法》,對普通高中學校的布點進行了科學規劃。為應對走班制教學,湘潭市教育局著手進行了市直學校布局調整,同時控制了2018年高中新生錄取的學校規模和班級人數。
2.抓專題培訓迎接新高考改革
為適應新高考改革,湘潭市未雨綢繆積極開展了新高考專題培訓。2017年年底,舉辦新高考改革浙江、上海高級研修班,全市普通高中學校部分校長、分管教學的副校長和教務主任參加;2018年3月底,邀請杭州市十四中學校長邱鋒、教務主任朱豪來潭進行新高考培訓;同年7月,舉辦全市普通高中學生生涯規劃骨干教師培訓班,邀請浙江省教育專家繆水娟介紹了浙江省課程改革的頂層設計與課程教學改革情況。
3.抓集團聯盟辦學應對新高考改革
一是實行普通高中學校聯盟辦學。采取學校聯盟的辦法,由優質高中帶動薄弱高中實施新高考改革。如,湘潭縣一中與湘潭縣九中集團化辦學,共同探討新高考形勢下高中教育的發展。二是實行國內優質普通高中引領湘潭市普通高中發展。如,鞏固北京市八一中學援助東山學校、北京市實驗學校援助湘鋼一中等辦學改革成果,鞏固北京市朝陽區外國語學校與湘潭市一中、北京中學與韶山學校、杭州市十四中與湘機中學結對幫扶,鼓勵湘潭市其他有條件的普通高中學校尋求國內名校的引領,積極開展新高考改革的研究和嘗試。
4.抓教改課改應對新高考改革
為樹立新的教學觀念,湘潭市先后邀請了教育部高考考試內容改革專家工作委員會委員陳友芳教授及白濤教授分別于2018年3月、4月來潭開展“基于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課程改革與評價”研討會和“基于核心素養的課程改革與評價”研討會。組織開展了全市初、高中優秀校本課程評選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引導教師轉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體的教育理念,實現教師和學生角色的變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全面推廣“兩型課堂”教學改革模式,促使學生從課程實施的被動者轉變為主動者,切實改變傳統課堂教學“注入式”“滿堂灌”的現狀。
5.抓評價改革應對新高考改革
為推進教育質量評價,湘潭市制定了《湘潭市普通高中教學質量綜合評價方案》,定期組織對各縣區高中教育教學績效進行全面綜合評價。目前,全市已經構建起了市、縣(區)教育質量評價系統和監控系統,形成了市、縣(區)、校三級評價網絡。全面啟動普通高中學生學分認定工作,全面啟動了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改革工作,湘鄉市被確認為湖南省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改革試點單位。
6.抓學校特色發展應對新高考改革
出臺了《湘潭市基礎教育特色學校建設五年發展規劃》,鞏固基礎教育特色學校建設成果,通過“一校一品一特色”的打造,引導普通高中學校特色優質發展。目前全市已經建設了4所市級特色普通高中,引導學校走特色辦學之路,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
7.抓教師隊伍建設應對新高考改革
湘潭市人民政府每年設立專項經費600萬元,采取政府購買的方式解決市直學校教師不足的難題,重點解決普通高中學校教師不足的問題。爭取湘潭市人民政府設立了全市名優教師教育科研和獎勵專項經費290萬元。建立了9個高中名師工作室,開展了相關教研活動,充分發揮了示范引領作用。
8.抓信息技術助推新高考改革
湘潭市促進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著力構建湘潭智慧教育體系,推進教育教學方式變革。積極推進微課、慕課和翻轉課堂等教學模式創新實踐,積極探索“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學中的廣泛應用,推進學校利用信息化手段實施和評價選修課程,加強課程的過程管理和走班教學的高效管理。湘潭市教科院通過日趨成熟的質量監測現代化手段,準確把脈教育教學現狀,將重點放在提升高三教育教學質量上。針對高三模擬考試,開展了全面的網評工作,撰寫了試卷分析報告及復習指導建議。
湘潭市在新高考探索和研究過程中發現,在學校教育管理層面可能會出現諸多問題,所衍生的困難與壓力也不容忽視。
一是新高考改革專項投入存在較大差距。實行新高考改革后,分層走班教學將會成為新的教學常態,加強選課走班教學條件、設備、師資、學科教室的建設將成為當務之急,這些項目需要長期投入不菲的專項經費,才能確保開足開好各門課程。
二是教育行政部門的思維模式、議事規則和操作程序亟需更新。以往自上而下逐級管理的傳統模式,將逐漸轉變為自下而上的菜單式服務模式;教育行政部門統一要求的傳統做法,將逐漸轉變為典型性經驗引領的辦法。關于學生生涯規劃、課程設置等方面的指導性意見必須盡快研制印發。
三是學校亟需重新構建教育教學的核心及秩序。首先,課程設置需要重構。學生發展的核心素養、學科的核心素養,課程的目標、內容、教學方式、渠道、資源,以及教學組織形式、學業成績和表現性評價等,都必須重新規劃和設計。各學校需要著力建構富有地方特色的選修課程群和分層分類的校本課程,充分整合高等學校等校外優質資源,設置好實踐性和職業技能類課程、生涯規劃課程。其次,育人機制需要再造。學校將建立新的生涯教育體系和治理體系,建立生涯指導制度和完善導師制。再次,指導監控系統需要重建。新高考改革把選擇權交給了學生,學校如何從師資、教室、設施等方面滿足學生的選擇?如何在打破行政班管理的狀態下給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和指導?如何監控學習的質量和效益等,都將會是一場新的挑戰。
一場新的教育革命伴隨著新高考改革很快就會到來。知難而進、未雨綢繆,在今后的新高考改革中,湘潭市將主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制度。吃透新高考改革精神,建立改革領導小組,做好市級頂層設計。全面實施“市管校聘”“縣管校聘”管理體制改革,堅持“退一補一,有編即補”,設立臨時周轉編制專戶,建立中小學教師儲備補充機制,為增加高中教師總量,完善教師隊伍結構提供政策保障。建立選課走班教學機制,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學有所長,創新發展。
二是大力增加投入。繼續推進高中階段學校普及攻堅計劃。計劃到2020年,投資4億多元,改擴建普通高中22所,計劃新增學位9798個。湘潭市委、市政府下發的《關于加快建設“智慧湘潭”的決定》中明確將“智慧教育”列入“智慧湘潭”建設,將利用“三通兩平臺”建設好高中學校的“智慧校園”“智慧教室”。
三是深化課程改革。完善學校課程體系,科學開發校本課程。在“新高考、新課程、新方案、舊教材”的框架下,對2018級高中學生的課程教學進行三年一貫整體設計,保證課程教學、考試評價改革的有機銜接和平穩過渡。在普通高中全面開設學生生涯規劃發展指導課程,幫助學生全面認識自我、了解課程體系、增強職業認知、確定專業志愿。
四是指導研究難點。指導學校統籌安排教育教學,指導普通高中學校開展選課走班試點和模擬選課走班,不斷研究和摸索選課走班教學模式下學生管理服務的新方法、新經驗。
(作者系湘潭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