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嶺偉
摘要:作為社會經濟發展的一項重要產業支柱,煤炭資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由于我國煤礦地質情況較為復雜,在煤礦開采過程中,極可能會出現一些瓦斯爆炸、水災、冒頂等嚴重災害問題,其中瓦斯爆炸屬于是多發性的事故內容,要想預防這類事故災害發生,需要加強通風工作,對礦井作業現場中的瓦斯等有害氣體進行及時的排出,煤礦企業需要對其礦井通風安全管理水平展開合理的改進。
關鍵詞:礦井通風;作用;安全管理
1.煤礦通風的作用及重要性
2012年8月8日,甘肅張掖大河煤礦發生一起瓦斯中毒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重傷。2013年1月18日,貴州盤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金佳礦金采區發生煤與瓦斯突出事故,因瓦斯濃度較高,營救工作難以展開,在瓦斯濃度降到1%以下,才開始營救。2月28日,河北艾家溝煤礦發生重大火災,產生大量一氧化碳,現場12人死亡。2014年1月4日,貴州晴隆縣中營鎮中田煤礦發生瓦斯爆炸,4名作業人員當場被困。
從這些例子中不難發現,瓦斯是引發煤礦事故的重要因素,瓦斯是經過生物分解,以及物化反應形成的一種氣體,由甲烷、氮氣、硫化氫等組成,不溶于水,濃度較高時,易燃燒爆炸,或致人缺氧。當開采人員在礦井中作業時,井下空氣稀薄,而且容易產生煤塵、瓦斯等有害氣體,若不通風,作業者極有可能會因缺氧而窒息,或吸入過多的有毒氣體及粉塵,導致呼吸道阻塞。所以,在礦井中,必須做好通風工作,建立完善的通風系統,向井下提供新鮮空氣,第一能供作業人員呼吸,第二能夠稀釋井下有毒有害氣體,或將其排出,第三有利于調節礦井內的小氣候,為開采人員提供良好的作業環境,進而提高開采率。國家對煤礦安全工作十分重視,出臺有相關法律法規,并且明確規定礦井中的通風量至少為1人4m3/min,進風回流中的氧氣應保持在20%以上,CO2則應控制在0.5%以內。
2. 煤礦通風安全管理制約因素
2.1 煤礦工作人員
煤礦的工作人員在煤礦的工作生產過程中是最為重要的一環,對煤礦的生產工作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煤礦工作人員本身的素質、技術以及意識都是重要的影響因素。一方面煤礦工作人員本身的素質和技術操作會切實影響到煤礦通風安全管理的質量,在煤礦工作人員具備良好素質和扎實的技術操作的情況下,能夠熟練操作儀器設備,有處理各種突發問題的能力,將十分有利于煤礦通風安全的管理,相反,如果素質技術都不過硬,將會影響煤礦通風安全管理。
2.2 煤礦環境
煤礦的環境因素是引發煤礦安全事故發生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條件,也是煤礦通風安全管理要著重考慮的因素。其中環境因素包括氣候,地理地質結構,地表溫度等。煤礦開采的深度會影響通風安全管理,通常情況下開采越深,地表溫度越高,風向檢測越難,通風安全管理難度越大,并且通風設計也變得異常困難。此外不同的地質類型對于通風設備的管理安裝也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有的地質結構比較復雜,直接阻礙了通風設備,使得管理風險變大。這些不可抗拒的環境因素給煤礦通風安全管理帶來很多難題,值得我們仔細探究。
2.3 煤礦管理
煤礦管理對于煤礦通風安全管理的影響也是十分重要的。有的時候一場事故的發生往往是由于管理人員的疏漏造成的,因此煤礦應該重視管理,嚴抓安全管理工作,不走形式主義,將規章制度保質保量的落實,另外要主動制定合理的目標,采取有效的方式,選擇配置專門人員結合實時監控系統和信息處理系統,全面掌握安全情況,將煤礦安全管理真正的做到位。著重關注容易引發事故的地方,盡量消除煤礦安全隱患,避免煤礦安全事故的發生。
3. 加強煤礦通風安全管理的措施
3.1建立相應安全信息管理系統
要想使煤礦通風安全管理進行標準化的建設,那么需要做好相關的技術管理工作,有計劃的開展通風管理內容,按照步驟施行,這樣才能達到科學化的建設目的。首先需要針對礦井建設情況,設計好通風內容,并且安排專業人員來執行這方面的工作內容,建立煤礦通風安全信息管理的系統。與此同時,可以借助計算機的數據存儲功能,以及高速處理能力,將與井內通風安全技術的設計內容傳輸到計算機中進行計算,并形成相關的報告,這樣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可以達到一目了然的效果。在分析煤礦通風設施管理數據的時候,可以將計算機與檢測系統連接起來,并將所檢測到的實時數據,傳輸到數據庫中進行保存,這樣可以隨時對井內的瓦斯等有害物質含量進行采集。
3.2設定應急處理程序
在煤礦通風安全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必須要建立一個可靠的工作程序,應該要設定應急處理程序,從而保障通風安全工作能夠順利的開展,而且還要充分的落實生產責任制度與崗位安全制度,要針對不同的突發事件采取不同的應急處理對策,從根本上消除安全的隱患,提升安全管理的工作效率。
3.3重視對“一通三防”關系的理解和把握。
在“一通三防”工作中,通風就是主要矛盾。首先樹立“通風無小事”的觀念。從通風的服務對象來看主要是服務于人,從“一通”與“三防”的關系來看,通風是基礎,從血的教訓來看,通風工作的小事就是人命關天的大事,所以必須使“通風無小事”的觀念在煤礦安全生產中長久扎根。其次要正確處理好“一通”與“三防”的關系,在工作中要以通風為主兼顧三防,既要防止平均主義又要防止單打一,在投入上反對片面強調檢測裝備而忽視通風基礎設施,在有關文件上,必須明確搞好通風基礎工作為前提,任何檢測手段都是為更好地搞好通風工作服務的。
3.4做好通風機反風工作,為減災做出快速反應
為了使風流能按照規定的方向流動,保證在災害發生的時候仍然能正常的通風或者能及時的調度風流,需要在巷道中加入通風設施,同時還要加強管理,認真的貫徹落實安全生產實施通風的措施,嚴格的按照相關的規定,在需要反風時,在十分鐘之內及時的改變井下的風流方向,當風流改變之后,通風量要大于正常通風量的40%.
在改變風流方向的時候常常采用的是軸流式通風機反轉反風法、改變葉輪動葉安裝角法和地道或專用反風道反風法三種方法。專用反風道反風法的特點是反應速度快,風量的損失較少,只需要對風門進行調整,從而在進風口的附近和車場發生火災時,大量的有害氣體不能進入礦下的工作面。盡管我們在工作中采取了各種各樣的措施消除安全事故的發生,但是事實中事故發生的頻率還是很高的,事故一旦發生就很難控制。因此需要在施工中設計一套科學合理的通風系統,同時也應該制定應急預案,在災害發生時將災害控制在最小的氛圍中,災難不能避免時還要減少災害范圍的擴大,進一步提高煤礦的抗災能力。
結束語
我國煤炭資源豐富,但隨著開采力度的加大,開采越來越困難,而采礦本身就帶有風險性,因此,安全生產備受關注,是當前煤礦開采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通風是煤礦開采的前提,針對通風安全管理中出現的問題,應積極采取解決對策,促進安全生產。
參考文獻
[1] 苗滟寧. 關于煤礦通風技術管理的思考[J]. 內蒙古煤炭經濟,2017(22):104~105.
[2] 張亮. 強化煤礦礦井通風技術的策略研究[J]. 技術與市場,2017,24(07):226+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