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麗崢
摘 要:結合語文教育實踐從內涵和策略的自主性、層次性、探究性三個方面進行分析,在教學中引導、培養學習主體的反思性學習能力。
關鍵詞:反思性學習;自主性;層次性;探究性
中華傳統文化中的“捫心自問”“反求諸己”“吾日三省吾身”等詞句都強調反思的重要性。在學習過程中,反思性學習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和途徑,因為經常進行反思性學習,我們才能做到總結規律、查漏補缺,才能發現問題、提高認識,不斷地充實和提高自己。在新課標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背景下,引導和培養學生反思性學習能力,對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反思性學習的概念
反思性學習是學習主體對自身學習活動過程中的學習內容、學習過程、最終結果進行反向批判思考的過程,它是學習中的重要環節。反思性學習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有利于讓學生進行思考,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和學科能力。
二、培養反思性學習的策略
語文學習中的反思性學習能力不是與生俱有的,它的形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個在教師引導下循序漸進的形成過程。根據構建理論、自主學習理論,要培養和提高學生語文反思性學習能力,教師應該掌握以下策略:
1.自主性
自主性是指一種學習者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自身條件和需要,積極主動獨立地進行具體學習任務的學習方式。反思性學習的過程是學生在教師引導下的自主學習的過程,是學生積極主動完成反思的過程。學生是反思性學習的主體,只有學生主動進行反思,才會有效果。因此,反思性學習具有自主性。培養學生語文反思性學習的自主性,應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創設開放性問題,激發學生反思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學習曹禺的戲劇《雷雨》時,我讓學生分組表演文本,其他同學點評表演。組長就像一位導演,組織組員研讀文本,感悟人物心理,進行個性解讀,使戲劇中尖銳的矛盾沖突通過一些學生的課堂表演形象再現于課堂。其他組的同學點評質疑,有理有據地完善并深入地理解人物。在精彩的表演和積極的質疑中,周樸園見到侍萍經歷的“懷疑—驚恐—冷酷”的感情變化栩栩如生地再現于教室,試圖用金錢解決一切的卑鄙嘴臉的周樸園的人物形象給學生留下深深的印象。講到《朱子語類》第二則“天理人欲”時,為使學生辯證認識“明天理,滅人欲”的觀點,我及時播放譚晶的《好人就在身邊》,在譚晶飽含情感的演唱下,學生看到“最美女教師”張麗莉、“最美媽媽”吳菊萍、“最美司機”吳斌等等道德模范,學生立刻明白合理的追求是我們應矢志不渝追求的。只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代替學生學習,只有教師提供材料,啟發學生思考,學生才能走出苦旅的沙漠,奔向幸福的綠洲。
2.層次性
層次性是指學生學習是一個構建過程,是一個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由形及神的過程。語文文本,大多借助語言塑造文學形象來表情達意,我們教師的引導應是一個由“是什么”到“為什么”“怎么樣”的過程,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循序漸進的引導過程。如學習曹操的《短歌行》的時候,學生一開始只是僅憑以前的對曹操的理解,認為曹操是一位奸臣,為了達到讓學生了解曹操人物形象、感受曹操擔當的精神的教學目標時,我就設置以下問題:(1)詩中體現作者情感的字詞是哪個?(2)“憂”在詩中出現了幾次?是哪幾句?(3)曹操因何而“憂”?通過這三個問題引導學生理解。學生很容易感悟到因人生短暫而憂,停留于表面。我就拋給學生問題:“明明如月,何時可掇”“烏鵲南飛”理解“明月”“掇”“烏鵲”的意思?學生明白象征意義是什么,自然就感悟出曹操的渴望賢才、渴望一統天下的人物形象,感受到曹操的社會責任感,感受到他強烈的憂患意識,感受到他以天下為己任的擔當精神。通過層層遞進、步步深入的反思,把學生的能力一步一個臺階地引向新的高度。
3.探究性
探究性學習是指學習者在已有知識結構上,對已學知識深入思考,激活個人的智慧,并在各個方面的相互作用下,重構自己的理解,產生新知的學習過程,是一個對已有學習過程的發現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學習過程。例如學習《孔雀東南飛》時,我提出了一個問題:在蘭芝被遣回家時,焦仲卿說“不久當歸還”,請問如果沒有“太守求親,兄長逼婚”這一個突發事件,劉蘭芝和焦仲卿還會破鏡重圓嗎?這個“虛擬性”問題一出現,立刻激起了學生更大的興趣,思維立刻活躍起來,產生辯論。在結尾時,我又拋給學生問題,這二人不死行嗎?點撥引導學生感悟到封建家長專制的迫害。教師整合挖掘教學資源,激發求知的欲望,探索新知,在原有的知識結構上,將學生思維引向無限的空間,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學而不思則罔”,只學習不反思,學生學習就是膚淺的,不能深入進去。只有重視學生反思性學習的培養,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教學回歸本真,教學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嚴先元.走向有效的課堂教學[M].四川大學出版社,2009(12).
[2]張志忠.淺談高中語文課堂反思性教學運作[J].中國校外教育,2008(8).
[3]劉春美.論高中語文課堂的反思性教學[J].文學教育(中),2012(2).
注:本文系2018年度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中學生反思性學習能力培養的研究》(課題編號JCJYC18250378)研究成果。
編輯 劉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