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彩芬
摘 要:思想上引導,消除心理設限;學習上幫助,縮小成績上限;過程中感悟,體驗不設限的快樂。無論何種方式,唯有堅持方可實現自己的夢想。
關鍵詞:數學學習;上限設置;解除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種現象:有些人遇到事情總會這樣說“我不行”“我不會”“就這樣”等說辭,事情還沒有做就給自己找借口,為自己的人生設限。這樣的人可想而知諸事做不好,也不可能成功。在我教學的二十多年中也遇到這樣的學生,在學習中智力不差,但不愛動腦筋,總是以“我不會”為借口為自己的語言和思維設限,總是在習以為常的“我不會”中淪落為學困生。面對總為自己設限的學生,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轉化,只要解除孩子為自己設置的上限,麻雀也能變鳳凰。
一、思想上引導,消除心理設限
小龍在我四年級剛接手的時候給我的印象是皮膚黝黑、膽小、不善言辭,從原科任老師那里我還知道小龍年齡偏小、反應慢、不愿意張口,一張口就是我不會,這些都是他成績差的主要原因。了解情況后我找小龍談話,他一言不發地站著,似懂非懂的聽我的說教,對于他我覺得談話、引導應該成為家常飯。面對我一次次的談話,他漸漸有所行動,上課能說兩句簡單的話語。同時,我給他安排了一個性格開朗、善于言辭、喜歡表現自己的同桌,平時就和他多交流,在我和同桌的共同努力下漸漸的他和同學之間有了交流,上課能回答簡單的問題,慢慢的他邁出心理設限。
二、學習中幫助,縮小成績設限
在學習中為了治小龍不愿張口的毛病,我讓他重復說我說過的話語,起初他還不好意思,我便讓他先給同桌悄悄地說一遍,然后說給大家聽;當他聲音太小時,我便鼓勵他聲音再大些,讓同學們為他的回答給予及時的肯定并鼓掌加油,經過長時間堅持他總算可以開口回答簡單的數學問題,課堂上時不時地能看到他舉手回答問題的影子及回答問題后如釋重負的微笑。
緊接著我便實施第二個方案——提高成績,在學習過程中我發現他還是有優點的:簡單地計算能做對。我告訴他學習數學最基本的能力是把題做對,你現在能算對簡單的數學計算題,學習數學問題不大;只要你按老師的要求做,成績一定有提高,他默默地點頭表示同意。于是我給他配備了小老師,每天進行專項訓練,練習幾道計算題或練習當天所學的知識由易到難、由少到多進行訓練;我不定期地抽查、講解、點撥。經過長時間的堅持,小龍計算的速度、正確率越來越高,他學習數學的熱情也隨之增加,成績也在不斷提高;在本次畢業會考中小龍以100分的成績回饋了我三年來對他的付出。
三、過程中感悟,體驗不設限的快樂
學習中給自己設限的孩子不止小龍,現在的孩子生活條件優越,在學習中容易滿足。對自己的學習沒有思考,認為我只要考九十多分都是高分,自我感覺良好,缺乏自我超越意識,因此大部分孩子成績忽上忽下不穩定。在學習中老師不僅要為孩子傳播知識,還要適時地引導孩子不要給自己的成績設限,低估自己的能力;要不斷地思考、樹立近期目標,不斷地超越自己,人生就會出現無限可能。在教學中我隔三差五地與孩子們一起閱讀如《放羊的故事》《成功的人總是積極的》《人生不設限》《跳蚤效應》等小故事、大哲理的文章,借此來激勵孩子們不斷地超越自己,實現人的最大化、最優化。其中《跳蚤效應》影響頗深,我邊讀邊講解讓孩子明白,本來可以蹦噠一米高的跳蚤,后來碰到一個五十公分高的透明蓋子,不知何時當蓋子沒了它還是跳五十公分,這是由于思維定式的跳蚤為自己設限了,把自己的高度限定在五十公分。而我們需要做一只上進的跳蚤,發現身邊跳蚤能跳一米五,自己經過努力也可以跳1.5米;后來又發現還有跳2米甚至2米以上的跳蚤界的精英,只要自己不停地努力總有超越這個高度的一天。通過一個個小故事或片段,使學生明白要從小做一只上進的跳蚤,努力向上、積極進取、不斷超越自我,方可有出彩的人生;同時在努力的過程中不斷進步、不斷成長,體驗成功的快樂。
在陪伴孩子成長的三年中,我給孩子灌輸著我能行、我可以的思想,引導孩子不要為自己的學習設限,消除孩子內心的自卑感、幫助孩子轉變學習態度、樹立信心,在學習中讓孩子做一只上進的跳蚤,懂得只有在堅持中方可實現自己的夢想。
參考文獻:
[1]辛志勇.巧為孩子解除學習重壓[J].家教指南,2005(8):48-49.
[2]馬敬福.如何解決孩子“不想學”與“不會學”問題[J].家庭與家教,2007(4).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