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現代服務業外部環境競爭的加劇,旅游企業面臨著許多新的挑戰:行業同質化嚴重、缺乏差異競爭、出國旅游沖減國內旅游收入、旅游行業的人才結構性短缺以及政策限制等。本文通過分析旅游企業當前面臨的不利外部環境,認為旅游企業的發展空間仍然很廣闊,但是必須認清當前外部環境的特點,對癥下藥,才能適應新形勢下的旅游發展。
關鍵詞:旅游企業;外部環境;問題
旅游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當今世界經濟的新型產業。據中國旅游研究院2020年3月10日發布的《2019年全國旅游市場基本情況》統計,2019年國內旅游人數達到60.06億人次,同比增加人數8.5%;旅游收入達到6.63萬億,同比增加11%,占2019年國民收入的6.6%;公民出境游人數1.56億人次,比上年增加3.3%;入境游人數1.45億人次,比上年增加2.9%。從這組數據可以看到我國旅游業快速發展的勢頭,這一方面根源于我國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另一方面得益于中央和各級地方政府加快推進旅游業發展的政策措施。這些政策包括刺激旅游消費和提高旅游服務質量等方方面面,如延長節假日、企業培訓補貼、制定景區收費標準、免收節假日高速通行費和提高景區服務質量等各項政策,有力推動了旅游企業的快速發展。但是,應該看到旅游行業也面臨著許多不利的外部環境。這些不利因素影響到了旅游業的發展。
一、旅游行業同質化嚴重,缺乏差異競爭
旅游業市場的火爆大大刺激了投資人的投資熱情,從2010年以來,旅游企業迅速增加,投資規模也越來越大,根據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會數據統計顯示,2018年中國的旅游投資額為1615億美元,同比增加了4.40%,穩居世界第二。旅游企業遍布全國各地,無論在規模和服務方式上都有許多雷同,甚至在旅游景點的分布上都大同小異,如“八達嶺奧萊”距離樂多港奧特萊斯僅一墻之隔,經營模式完全一致,兩家公司嚴重同質化。同質化經營為旅游企業帶來了殘酷競爭,由此引發的爭搶客流、品牌爭奪、惡意壓價,也造成了店鋪大量閑置。近幾年國內旅游業接連爆出旅游企業惡性競爭的丑聞,導致企業苦樂不均,效益好的企業賺得盆滿缽滿,效益不好的企業連年虧損甚至面臨停業關門。當然,這里有企業自身的經營問題,但是同質化經營模式是旅游行業惡性競爭不可忽視的因素之一。
二、出國旅游沖減國內旅游收入
旅游帶給游客的一種體驗感和收獲感,本身也有一定的規律可循,通常情況下,旅游都經歷從觀光游到休閑游,再到度假游的過程。隨著內地游的增多,中高端游客已經不滿足于國內的度假游,開始走出國門,也出現了出國游的熱潮,而這些出國游客人也是高消費客流,中高端游客把大量的資金消費到了國外或港澳臺地區,據有關資料統計,2017年我國公民出境游人數13051萬人次;2018年這一數字突破了14972萬人次;2019年這一數字超過1.5億人次。從這些數字可以看到,國內游受到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它是影響旅游企業收入的沖減因素。
三、旅游企業面臨的人才結構性短缺
由于我國旅游行業剛剛處于起步階段,與發達國家相比發展較晚,無論從經營思路,還是發展戰略上都稍遜一籌,尤其在旅游企業所面臨的人才市場上,更是出現結構性失衡。高端策劃和統籌高端管理人才不足,中低層基礎服務人才資源供過于求,服務類中高端人才不足,普通服務類人才質量不高。大中專院校旅游專業學生培養與企業需求發展不同步,教學內容與企業實踐相脫節。畢業生來到旅游企業要重新培訓上崗,他們的知識結構要重新改造和提升。由于旅游業人力資源市場的缺陷也限制了旅游企業的快速發展。
四、不合理消費受到了政策限制
從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主席為核心的黨中央加大了反腐力度,重點整治黨內領導干部和體制內的貪腐問題,有效打擊和限制了利用公款進行消費的不合理現象。過去許多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公款外出考察、參觀、會議、宴請等公款消費均得到了嚴格和有效的控制,進一步凈化了黨內政治環境。與此同時,過去靠政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買單的旅游企業收入也隨之下降,尤其許多高檔酒店和會所大量閑置起來,這些企業的經濟效益受到很大影響。
從上述幾方面看出,市場、人才和政策這幾方面對旅游行業產生著重大影響、旅游企業不僅要善于利用這些外部有利環境,也要深刻分析這些外部環境所帶來的不利影響,找準方向,選好切入點,抓住問題本質,推動企業快速發展。旅游企業應該基于對這一外部環境的深度分析,從自身不足入手,從管理入手,找出影響自身發展的關鍵因素,對癥施治,抓住管理中企業發展的核心環節、找尋突破點,實現管理創新的突破。
參考文獻:
[1].中國旅游研究院.2019年全國旅游市場基本情況[Z].2019.
[2].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南開大學基地研究員? 石培華. 旅游產業要“健康變革”[N]. 經濟日報,2020-03-06(003).
[3]楊宏偉.全域旅游管理背景下的企業戰略轉型分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9,22(20):104-105.
[4]倪路梅,陳實.我國旅游企業管理創新路徑探索[J].勞動保障世界,2018(35):59-60.
[5]鄭蘇丹.旅游企業人才需求現狀與高校人才培養措施[J].內蒙古教育,2017(14):57-58.
作者簡介:
周密,男,京能集團北京樂多港發展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副經理,人力資源管理師、勞動關系協調師、中級工業工程師,研究方向:人力資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