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勍
摘要:鋼琴演奏是一項技能型的訓練,要求彈奏者對手、腕、臂等部位進行長時間不斷反復的精確操作。而這必須建立在對人體生理結構科學的正確認識之上,忽略這一點就可能會導致在彈奏訓練中對肌體組織的不科學運用,引發出現生理傷害的可能性。
關鍵詞:鋼琴演奏;損傷;生理發病
一、肌腿部位的損傷
肌鍵是連接骨骼肌和骨的致密結構組織,它由膠原纖維、鍵內膜、鍵外膜、鍵旁等組織構成,在中醫的理論體系中屬于“筋”的范疇。其作用主要在于將骨骼肌附著于骨骼之上,使骨骼肌在進行伸縮運動的同時能夠帶動骨骼進行同步運動,相當于起到一個“傳動裝置”的作用。肌鍵部位的損傷是指肌鍵以及其周邊組織出現炎癥的癥狀,肌鍵本身具有一定的延展性,但是當出現過度疲勞,超出其生理彈性容納范圍之后會出現組織纖維的損傷,因此,肌鍵炎的產生是因為肌肉纖維的過度使用和強烈的反復拉扯所導致,屬于生理組織慢性傷害的一種。肌鍵部位最為常見的病理發炎點是鍵鞘位置,其常見病癥為狹窄性鍵鞘炎,其又分為以下類型: 1.撓骨莖突狹窄性鍵鞘炎:該病癥也被稱之為“媽媽手”,病癥的發生位置位于拇短伸肌和拇長展肌鍵鞘處,其病理上的產生原因是由于拇指或手腕部位的活動過于頻繁,使得拇短伸肌和拇長展肌在撓骨莖突部鍵鞘內長期相互反復摩擦,導致該處肌鍵與鍵鞘組織產生無菌性炎癥反應,局部出現滲出、水腫和纖維化等情況,鞘管壁變厚,肌鍵局部變粗,造成肌鍵在鍵鞘內得滑動受阻從而引起得臨床癥狀,當患者的手腕部位在進行運動時如果感覺到手部大拇指側出現疼痛和腫脹的現象是則說明很大可能出現了該病癥。2、尺骨莖突狹窄性鍵鞘炎:該病癥至發病機制與前文所述的撓骨莖突狹窄性鍵鞘炎較為相似,其相較于后者最大的區分點在于發病位置的不同,后者的發病位置位于大拇指一側的撓骨莖突部,而前者的發病位置位于相反一側的小指側尺骨莖突部,且發病率較后者稍低3、手指屈肌鍵鞘炎:“該病癥即俗稱的“彈響指”、“扳機指”,好發于拇指、中指、無名指。其病理產生原因與勞損有著密切的聯系,即長期過度屈伸手指,導致鍵鞘組織出現炎癥,并引發鍵鞘增厚鞘管變窄的現象。其主要表現位患者的手指在屈伸過程中產生疼痛、腫脹、僵硬等不適感。
二、肘部關節的病變
肘部關節部位的病變,通常俗稱為“肘部關節炎”,是屬于關節炎的一種。其主要病理形成是由于肘關節部位長期受到磨損而導致的結果,由于過度勞損所產生的肘部關節病變。其特殊性一半將其歸于退變性關節病,亦稱之為骨關節病或者勞損性關節病。對長期頻繁劇烈使用上肢運動的相關人士來說該病癥好發于手臂肘部位置,其常見病癥如下:朧骨內上骸炎:該病癥通常也被稱之為“高爾夫球肘”、“學生肘”、“礦工肘”等,主要是指肘部關節內側出現疼痛不適感,其發病原因主要是由于朧骨內上骸內側肌鍵附著處長期反復牽拉所導致的發炎癥狀。 ‘長期過度的對屈腕肌進行運動具有很大可能會直接導致肘關節部朧骨內上骸內側的骨突處出現疼痛感。朧骨外上骸炎:該病癥也就是俗稱的“網球肘”,主要指肘部關節外側位置出現疼痛不適感,其病理產生原因主要是由于前臂伸肌肌鍵在抓握東西時過度
收縮和緊張,對該位置肌肉組織的過度使用容易造成這些肌肉組織起點的肌鍵變性,退化和撕裂。病癥初期患者會感到肘關節外側出現疼痛,經過適當體息能夠得到一定的緩解,但在病癥加深后會有長期持續的疼痛不適感,甚至無法自然的做出伸指等動作。部分患者在肘部勞累、陰雨天疼痛加重。尺骨鷹嘴滑囊炎:“該病癥又被稱之為“肘后滑囊炎”,是由創傷、勞損、感染等因素刺激而出現的滑囊充血、水腫、滲出及增生的炎癥性疾病。”其病理產生原因主要是由于肘部關節頻繁的進行屈伸運動,造成滑囊部位不斷地受到長期摩擦,進而引起鷹嘴突出部位滑囊囊壁的增肥增厚,致使滑膜內出現充血乃至于纖維化等癥狀出現,其病理表現多位肘后骨突處脹痛,一般情況下不影響口常生活活動,但若受到細菌侵入感染則會使得肘部無法正常伸直而長時間處于半屈曲位。
三、手部關節的病變
同前文所論述之肘關節部位病變相似,手部關節病變同樣是由于滑膜產生炎癥后侵犯至手部關節部位所導致的關節炎癥。手部位置的關節病變一般情況下都是以指骨遠端的一個或兩個小關節的病變開始,進而發展至更多的關節位置,較為典型的癥狀表現為手指出現酸麻的癥狀,對于長期使用手部進行抓握運動的人員來說,較為容易出現該病癥的位置大多數出現在近端指骨關節和掌指關節處。
四、肌肉組織的疼痛
肌肉組織的疼痛是所有運動形式當中最容易出現的一種生理傷害,其同樣也分為急性于慢性兩大類。其中,急性的肌肉疼痛癥狀不等同于肌肉拉傷,而是指在肌肉組織經歷了劇烈或長時間的運動過后所出現的暫時性肌肉組織血供應不足癥狀,亦可認為是肌肉痙攣現象,在運動活動終止后即可得到恢復;而慢性的癥狀則主要指肌肉組織受到過度的刺激之后,肌肉組織本身的自我恢復能力受到破壞而導致的生理肌能無法得到自愈的現象,若不及時進行相關治療該癥狀將持續出現,且當肌肉組織出現慢性疼痛后,肌肉的張力會呈現出明顯的下降趨勢。從病理機制反應來看,手部肌肉組織的疼痛現象最易發生于手部屈展肌處。手部屈展肌的作用在于時手指能夠自然屈伸,在手指進行運動的過程中,手部的屈肌與展肌呈相反方向運動,若出現慢性肌肉組織疼痛癥狀后,由于肌張力的下降,手指在進行屈伸運動時會產生明顯的疼痛不適感,嚴重的情況下會導致手指無法正常的伸展。
參考文獻:
[1]堪首.鋼琴演奏技術中的生理問題探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6.
[2]董艷菊.鋼琴彈奏中手腕的運用[J].鋼琴藝術,1998 (2).
[3]但昭儀.論鋼琴演奏聲音的技巧原理及其應用[J].鋼琴藝術,2011 ( 5 ) : 20一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