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嬋珺
摘要: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實踐的過程,不僅僅依靠課堂上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和分析,更應該結合課下對知識進行鞏固和練習,以實現知識的延伸,指引學生更深入地開展知識學習。本文以高中音樂課堂為例,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致力于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中,打造一個以學生為主的高效課堂,真正讓學生感受到音樂學習的樂趣。作為高中音樂教師需要對各個教學環節,進行科學的分析,找尋到課堂教學有效性提高的途徑,以全面推動音樂課堂改革的實施。
關鍵詞:高中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提高
對于音樂課堂來說,教學效率的提高,是一個不斷推進和演變的過程,只有在找到最佳的突破口,才能順利地達成教學任務,讓課堂煥發出勃勃的生機。作為高中音樂教師要不斷地進行研究,采用課上鞏固,課下強化的方式,構建音樂學習的思維導圖,善于改變教學形式,優化教學模式,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創設出學生喜歡的課堂氛圍,不斷地調整和創新教學方式,讓學生從內心深處喜歡上音樂創作,更愿意去進行深入地研究,從中品味出不同作品的真諦,更加深入地進行音樂作品的探索,努力找尋不同作品的精髓,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能夠有效的開發學生的音樂素養,提高學生感知音樂的意識,增強課堂教學的實效性。那么,在實際的高中音樂課堂教學中,如何提高其有效性呢?
一、課下錯題及時回顧,攻克作品的難點
課堂上進行知識的學習之后,在課下還要及時的進行回顧。教師講授的一些知識點,在課上的時候以為掌握了,但是到了課下因為不注意回顧,很可能就會忘記,這樣的復習半點效果沒有,還會造成一種自我良好的錯覺,這個是一定要避免的。更何況,高中音樂教學中的一些方法,學生在課堂上理解的不深刻,自己在下課時間一定要自己動腦思考。教師可以找尋相關的題目,讓學生用相同的方法找尋作品的內涵,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音樂能力。每一首歌曲都不僅有優美的旋律,還有背后所傳達的情感和精神,因此我們在進行音樂教學時要引導學生感知音樂的真諦,讓音樂真正滲透到學生的內心世界,使其更加豐富多彩,從而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教學《黃河大合唱》時,為了讓學生感受到振奮人心的愛國情懷,教師需要提前做好感情的鋪墊,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歌曲創作的背景及相關信息,讓學生充分了解,當學生被作品背后的故事打動時,才真正會明白歌曲所傳達的意境,能夠發自內心的歌唱,表達自己的情感。把情感融進教學,更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讓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和感知更加豐富,也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音樂教學的有效性得以提升。
二、注重新型師生關系的建立,開展音樂作品的創造
高中音樂從學習開始,就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是一個完整的體系,所以教師在上課教授知識的時候,就需要給學生灌輸這樣的思想,讓他們明白自己所學的知識點中間的深刻含義和不可切斷的聯系,從一點記憶到另一個點,在腦海中構建思維導圖。而想要達到這樣的效果,就需要以建立新型師生關系為主,不斷地推進師生間的互動,營造和諧的師生交流氛圍,讓學生對于音樂作品的理解就會透徹,多方面思考問題,成績自然提高,創造出更多、更優秀的作品。音樂教學也是一個教與學的互動過程,音樂教師不能一味的在單方面的講授,及時是滔滔不絕,口若懸河,學生恐怕也是不會領情的。因此教師要改變教學理念,彎下腰來,走下講臺和學生互動,這樣才能真正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互動教學模式可以是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師在講解音樂知識時,要注意留有一定的空白時間,讓學生們相互討論歌曲的風格,主旋律等,讓學生之間交流可以調動他們的學習主動性。例如,在教學《沂蒙山小調》時,我先講解了相關的音樂知識,然后讓學生四人為一組,讓他們討論歌曲的音階和音調等,學生在溝通中不僅能夠聽取他人的想法,還能進一步理解本節課的教學內容。互動教學模式要求我們音樂教師要適當的向學生提出問題,向學生提問能夠激發學生主動思考,在一問一答的互動中完成教學,學生在教師的鼓勵下會消除恐懼心理,學習熱情高漲,學生回答爭先恐后,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三、心態是重要的致勝利器,能夠促使課堂有效性的提高
學生在即將面臨的重大考試時候,本身就比較容易緊張,有焦慮情緒。教師不能一味注重學習成績而忽略學生的身心健康。教育應當以人為本,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而不是為了應試。高中音樂教師在這種時候,一定要心中有數,關愛學生身心健康,創設出學生喜歡的良好氛圍,把握住學生的心理變化,為高考中其他學科取得優異成績做好保障。作為素質教育的前沿陣地,高中音樂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改變知識本位的傳統教學觀念,提倡解放、自主、探索的學習方式,讓教育回歸學生的生活世界,教學內容轉向真實的生活化,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樹立尊重學生個性,以學生全面發展為本及“以人為本”的音樂教育觀念。和諧的師生情感氛圍是情感教學模式中的基礎。這就要求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更多的時間應該體現為組織者、引導者,并以這樣的角色出現在學生群體中。這時候,教師與學生共存于一個整體內,而不是分離的關系。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有“我們”一起感受、表達和表現音樂的感覺,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師生共同成為學習的主人。
總的來說,高中音樂課堂教學是為其他學科服務的,其有效性的提高,是學生整體素養和能力不斷攀升的集中體現。為此,高中音樂教師要對各個教學環節進行科學地分析,靈活地運用以上教學策略,深入到學生中間,細致地觀看學生對音樂作品的創作情況,調動和激發學生的創造激情,讓學生真正感受到音樂創作和學習的快樂,達到音樂學習的彼岸。
參考文獻:
[1]楊曉涵.高中音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新校園(閱讀),2019,(10):144-145.
[2]蔣紅旗.淺談如何新課標下高中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9,(17):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