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雙師教學”是針對一些師資力量相對薄弱的農村學校開展的一堂由兩位教師共同講授的課堂教學形式。具體實施方式是基于遠程授課的網絡平臺,由城市一線優秀教師擔當第一課堂教學,由鄉村學校教師擔當第二課堂教學,以遠程直播(或錄播)加上及時輔導的形式為農村學校提供優質教學服務。文章對如何在農村小學課堂進行“雙師教學”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雙師;教學;策略
一、 課題界定、國內外研究現狀及意義
(一) 課題界定
網絡課程是指利用網絡資源,開展線上線下的教育活動,即線上教師在直播室利用網絡給其他各校的老師進行知識的傳授,讓其他學生通過網絡接受知識;線下教師組織輔導學生,幫助線上教師更好地讓學生理解和運用所學知識。
(二) 研究現狀及意義
城鄉教育應統籌發展,義務教育應均衡發展,這是國家對教育發展的戰略方針。由于教師、學生向城鎮集中流動的后期效應,農村小學出現學生少、師資配備短缺,一所又一所的農村小規模學校、袖珍學校不斷攀升,偏遠農村貧困家庭孩子的上學遠、上學難給教育的發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提出了新的挑戰,同時也給教育的管理者、教師、家長提出了新課題:如何辦好、管理好農村小規模學校,使這些小規模學校的學生能像城市學生一樣享受優質的教育資源,更好地落實好黨中央提出的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的重大戰略決策,這首先就給堅守在農村一線教師提出了新的課題,需要我們去研究、去探索。明確目標,找準路子,探索方法,制定方案,落實措施。在面臨專業教師嚴重短缺,不能開齊開全課程的問題困惑下,投巨資,購設備,搞培訓,充分利用網絡課堂進行教學,補齊農村學校課堂、學科不足不齊的短板,讓大山深處的孩子們走出大山,與全國各地的孩子們一起上好每一節課,充分享受優質的教育資源,利用互聯網+教育網絡來改變目前農村學校的學科教學形式單一、方法陳舊、信息閉塞狀態,針對學生的活動空間太小、家校兩點式、學生的求知領域太窄,唯“考”是從,無暇顧及課本以外的天地。針對知識建構緩慢、知識體系斷層等狀況,我市網規教研在全市展開了“一改三研”的教科研思路,強力推行“互聯網+教育網絡”來激活學校課堂結構改革,結合此課題,在市縣教育區、鎮教委的大力支持下,組織廣大教師深入學習,轉變觀念,研究探索,大膽創新,從優教通、班班通網絡資源的使用入手,開展校本教研的探索與實踐,邊學習,邊實踐,邊探索,邊總結,以問題為導向,對在應用和研究過程中,教師遇到的(如許多依靠過去經驗和理論難以解釋和應對)的問題,電腦、電子白板操作不熟練問題、互聯網軟件的安裝與升級更新問題、互加網絡直播與互動問題等等。
二、 本課題的研究內容、目標、重難點及創新之外
(一) 研究內容
通過研究為農村小規模小學的薄弱學科教學探索一條新的教學途徑。利用互聯網+教育資源在音樂、美術、科學、英語、音律舞蹈、閱讀的教學活動中可使用的內容,尋求適合農村小規模學校的教學流程和教學方法;研究如何將互聯網+教育網絡資源中精彩高效的直播課堂有機地融合在一塊,使之能更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最終達到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目標。通過研究培養一批骨干教師,提高教師搜集、整理、利用互聯網+教育網絡資源的能力及應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的能力,促進我校教育網絡化、現代化的建設和發展。研究的新視角點放在網絡技術環境下,研究立足點在音樂、美術、科學三個學科,切入點在本校各年級,實用點在于通過在音樂、美術、科學三個學科的研究再向其他學科推廣,實現學校跨越式發展,具有創新價值和現實意義。
(二) 研究目標
1. 探索互聯網+教育網絡資源應用于小學音樂、美術、科學教學中的一般教學流程及教學方法。
2.
發揮網絡資源優勢,為學生創設一種相互交流、信息共享、合作互動的環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農村小規模學校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3.
通過課題研究,更新教師的教育觀念,進一步提高教師運用網絡技術的教學能力。
(三) 重難點及創新之處
重點:靈活利用網絡資源開展網絡教學,促進農村小學薄弱學科教學效果。
難點:線上線下教師合理配合,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創新之處:在網絡資源的運用下,線上和線下教師共同促進學生發展,提高農村小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
本課題的研究思路、實施步驟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調查分析,確立課題——對比借鑒,論證課題——實驗實踐,進行研究——歸納總結,申請結題——教學應用,實踐檢驗
(二) 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2018年2月~2018年3月):搜集相關資料,了解國內外同類課題研究現狀,進行交流討論,確立研究課題,探索該課題的可行性與現實意義,撰寫實施方案,申報課題。
第二階段(2018年4月~2018年9月):完善方案措施,開展實踐探究,進行網絡教學的診斷診斷,積累素材和經驗,爭取有一定成果,做好中期總結。
第三階段(2018年10月~2018年11月)繼續開展網絡課堂教學研究,爭取出研究成果,并能以論文的形式發表。
第四階段(2018年11月~2018年12月)匯總整理材料,撰寫研究報告,申請結題。
(三) 研究方法
1.調查法
在課題研究的準備階段,采用訪問調查、問卷調查等方法,了解農村小學教學現狀各問題,并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確定研究課題。
2. 行動研究法
在課題研究的實施階段,我們采用預診——搜集資料初步研究——擬訂總體計劃——制訂具體計劃——行動——總結評價的研究思路,先通過預診,發現網絡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得出最初設想,然后對問題進行討論、研究,并做好診斷性評價。然后制訂總體計劃和具體計劃,然后根據計劃,邊執行,邊評價,邊修改。這一時期,應當注意各種過程性資料的收集和整理。最后再反思,總結。
參考文獻:
[1]梁宇.雙師教學:“互聯網+教育”下的鄉村教師培訓新模式[J].中國成人教育,2017(21).
[2]張巧文.基于“互聯網+”的“雙師教學”模式在鄉村教師培訓中的運用[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7(5).
作者簡介:
王強彬,甘肅省平涼市,甘肅省靜寧縣甘溝鎮祁川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