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繼楓
【摘要】目的:探討護理干預對呼吸內科護理患者的應用效果觀察。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12月份到2018年12月份收治的呼吸內科患者共計80例,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每組分別有40例。其中對照組患者進行基本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基本護理的基礎之上進行護理干預,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進行比較。結果:觀察組患者的身體恢復情況及護理滿意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護理干預對呼吸內科護理患者有很大的影響,可有效改善病情,增加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護理干預;呼吸內科;應用效果
To study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medicine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medicine. Methods:80cases of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medicine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7 to December 2018 were selected,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s with 40 cases in each.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basic nursing care, and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basic nursing care. The nursing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The body recovery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Nursing intervention has great influence on nursing patients in respiratory medicine department,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ondition and increase nursing satisfaction.
[Key words] Nursing intervention; Respiratory medicine; Application effect
【中圖分類號】R365【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4-030-01
隨著當今社會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導致我國環境污染問題不斷加劇,呼吸系統患者的數量也在逐年提升。這一類疾病往往病程較長,且易反復發作,一旦該疾病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將會給很多患者的生活帶來巨大的影響,并威脅廣大患者的生命安全。本研究表明通過有效的護理干預可以顯著提高患者身體恢復情況及護理滿意度。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12月份到2018年12月份在我院治療的呼吸內科患者共計80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對本研究知情且簽署知情同意書。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男28例,女12例,年齡60~72歲。觀察組男26例,女14例,年齡61~70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實施臨床上常規的護理方法進行干預,觀察組則在此基礎之上展開更多的護理干預。具體如下:(1)心理護理:患者由于社會角色的轉變會產生一定的負面情緒,此時護理人員尤為重要,護理人員要時刻觀察患者的心理情緒,及時用親切的態度向患者解釋疾病的變化及原因,向患者開展健康教育,鼓勵患者傾訴內心的想法并耐心的加以開導。適當放寬家屬的探視,指導患者家屬多給予患者關心與關愛,減輕患者的負面情緒。多給患者介紹一些治療成功的病例,幫助患者建立起對抗疾病的信心。對于年齡較大的患者,護理人員更應該給予更多的時間與關懷。(2)飲食方面:針對于該類疾病的患者要對飲食進行一定的干預,護理人員要囑患者多進食蔬菜水果和魚肉,多補充蛋白質和維生素。禁忌吸煙和飲酒,引導患者保持良好的作息時間及生活規律,適當運動,遵從醫囑。(3)運動方面:根據患者病情的恢復情況,指導其適量運動,運動的原則以不加重病情為主。根據患者的耐受情況,可讓患者在床上進行一些簡單的肌肉松弛運動。對于病情穩定的患者,可根據患者的病情情況適當的增加其運動量,如進行一些室內慢走等有氧運動,通過這些運動可增加患者的肺活量和活動耐受力,也可減輕長期臥床產生的副作用。同時護理人員要積極的指導患者掌握呼吸功能鍛煉方式,從而幫助患者改善其呼吸功能。(4)
病房環境:對于患者的病情要做好隔離衛生工作,防止疾病產生交叉感染。對病房要及時打掃及通風,要盡量爭取患者不在病房的時間進行打掃,以防止患者吸入灰塵。同時要注意每周至少兩次對病房進行消毒。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身體恢復情況及護理滿意度。身體恢復情況分為顯著、一般和無效。護理滿意度由患者及家屬給出,分為滿意、比較滿意、不滿意。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2.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身體恢復情況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如下:
對照組(n=40)身體恢復顯著為28例,一般為6例,無效為6例,總有效率為85%;
觀察組(n=40)身體恢復顯著為34例,一般為4例,無效為2例,總有效率為95%。
經比較,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5%,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的8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對比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如下:對照組(n=40)滿意為29例,比較滿意為6例,不滿意為5例,護理滿意度為87.5%;觀察組(n=40)滿意為34例,比較滿意為5例,不滿意為1例,護理滿意度為97.5%。
經比較,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7.5%,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87.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本研究表明通過對呼吸內科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的身體恢復情況以及提高護理滿意度,幫助患者早日康復,降低護患糾紛的發生,值得臨床應用及推廣。
參考文獻:
[1] 李曉博.護理干預對呼吸內科重癥患者的臨床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02):234.
[2] 侯影.護理干預在呼吸內科住院患者生活質量中的臨床應用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17):240-241.
[3] 宣雅蓮.護理干預對呼吸內科患者的臨床影響[J].現代婦女(下旬),2014(1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