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毅
【摘要】目的:觀察人性化護理服務理念在手術室護理中的臨床效果。方法:將80例行外科手術治療的患者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方案進行護理;研究組患者采用人性化護理方案進行護理;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狀態評分以及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結果:護理前,兩組患者SAS評分與SDS評分沒有明顯差異;而護理后,研究組患者SAS評分與SDS評分顯著優于對照組;且研究組患者對于臨床護理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對手術室患者進行臨床護理時,需要從術前、術中以及術后多個方面進行綜合護理工作,注重護理過程中的細節管理,以此來提高患者的術后效果與康復效果。
【關鍵詞】人性化護理;外科手術;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R851.7【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4-175-02
手術室是醫院中最為重要與特殊的治療場所;在外科手術患者接受手術治療的過程中,患者出于對手術的恐懼與對手術結果的擔憂,往往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緒,進而導致手術治療效果受到一定的影響。因此,必須要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1]。本次研究了80例行外科手術治療的患者,分析了人性化護理服務理念在外科手術室護理中的臨床效果,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本院于2017年04月至2018年06月收治的80例行外科手術治療的患者進行研究。其中,對照組40例患者中,男患者24例,女患者16例;患者的年齡在17~67歲;平均年齡(46.24±4.67)歲;研究組40例患者中,男患者23例,女患者17例,患者的年齡在18~69歲;平均年齡(48.61±5.29)歲;所有患者家屬均對本次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所有患者在各項一般資料中均無差異,可以進行對比(P>0.05)。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干預:常規做好術前的健康教育與手術準備工作,仔細核對好患者的手術信息,并對手術中所需要的器材進行嚴格的檢測;在手術過程中,嚴密觀察患者的各項生命指標,并配合醫師進行工作。
實驗組患者采用人性化護理服務理念干預:(1)術前心理護理:在手術開始前,由于患者對于手術結果的擔心,很容易出現恐懼、不安、焦慮等不良情緒,進而導致患者手術過程中很容易出現應激反應。因此,護理人員需要詳細告知患者手術的治療方式與注意事項,降低手術過程中的應激反應;(2)術中護理:①環境控制:將手術的溫度控制在22~25℃左右,濕度控制在50%~60%左右,以保證患者的手術環境;若患者的麻醉時間較長,失血量較大,護理人員則需要將患者的體溫控制在36℃以下;②體位護理:指導患者采用正確的體位,并在在手術前提前準備好支架,防止患者在手術過程中發生上下肢過度外展;此外,護理人員應當幫助患者進行下肢按摩,促進患者的血液循環;③輸血與輸液的配合工作:護理人員需要根據醫囑對患者進行輸液,應當保持患者的靜脈通路暢通,并對液體的輸入量進行控制;(3)術后護理:在手術結束后,護理人員需要與麻醉醫師進行交接,并幫助患者蘇醒;當患者蘇醒后,需要及時通知患者手術的情況,并幫其穿好衣物,固定好引流管;同時通知責任護士對病房的溫度與濕度進行調節,隨后將患者送回病房。
1.3 評定標準 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與抑郁自評量表(SDS)對比兩組患者焦慮與抑郁癥狀;評分越高,則表明患者不良情緒越嚴重;由護理人員自擬護理滿意度問卷調查表,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情況進行調查[2]。
1.4 統計學方法 將所得數據集中歸類,錄入數據庫中。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17.0,對所有獲得的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并使用t進行檢驗;計數資料使用X2進行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SAS評分與SDS評分 護理前后,兩組患者SAS評分與SDS評分,如表1所示: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情況 在護理滿意度的問卷調查中;40例研究組患者中,共有2例患者對于臨床護理不滿意,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5.00%(38/40);在40例對照組患者中,共有9例患者對于臨床護理不滿意,患者護理滿意度為77.50%(31/40);由此可見,研究組患者對于臨床護理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隨著社會的發展,現階段人們對于醫務行業的要求開始變得越來越高。在目前的臨床護理中,人性化的護理理念已經融入到了護理中。手術室作為醫院診療工作中的重要場所,在手術室護理中必須要秉承以人為本的思想[3];從多個方面對患者進行全面護理干預。在術前護理中,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實際情況,改善患者存在的不良情緒,促使患者能夠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手術治療;進而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信心,降低患者手術中的應激反應,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在術中護理中,護理人員需要幫助患者采取正確的體位,注重患者手術過程中舒適程度,積極配合醫師進行手術,以此來提高手術的效率與質量;在術后的護理中,能夠在患者蘇醒后,第一時間告訴患者手術情況,促使患者能夠放平心態,減少對于手術結果的擔憂。在本次研究中:護理前,兩組患者心理狀況評分均沒有顯著差異;而研究組患者采用人性化護理服務理念進行護理干預,患者在SAS評分與SDS評分中均優于采用常規護理干預的對照組患者(P<0.05);且在護理滿意度中,研究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在對手術室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需要做好術前、術中以及術后的綜合護理工作,以人性化為護理理念,幫助患者改善心理狀況,提高手術治療效果,注重術后并發癥的預防工作,以此來提高手術治療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林紅. 人性化護理模式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 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 2016, 19(1):126-129.
[2] 劉金梅. 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2016, 13(a02):277-277.
[3] 高明芳, 趙劍俠, 梅娜. 人性化護理、個性化服務在手術室護理中的實施效果分析[J]. 中國醫學倫理學, 2017,7(8):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