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教育中,思想品德課程教學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對于小學生而言,其認知能力有限,通過思想品德課程教學,能夠幫助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并更好地融入社會中,因此,加強思想品德教育是促進其健康成長和發展的重要途徑,所以教學方法的科學運用則顯得十分重要,本文則針對小學思想品德教學方法的運用展開討論。
關鍵詞:小學;思想品德;教學方法
一、 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原則分析
首先,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原則。對于教師而言,為了更好地推動小學思想品德教學工作的開展,必須遵守從實際出發的原則。受自身成長環境的影響,學生的思想認知水平往往會有一定的差異,這就要求教師能夠通過全面的調查了解,對學生實際情況有一個明確的認識,然后結合學生實際開展相應的教學工作。其次,要堅持面向全體原則。每一個學生都是課堂的一部分,所以,在思想品德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堅持面向全體的原則,通過恰當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引導,幫助每一名學生積極融入學習活動中,并不斷提升其思想認知水平。再者,教師還應該堅持以情施教的原則。與其他學科相比,思想品德課程教學更加側重于學生思想認知方面的提升,因此,教師要通過以情施教的方式,通過教學方法的合理運用,更多地去觸動學生的思想情感,如通過教師自身的道德品質去引導學生不斷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質,進而充分體現思想品德教學的價值。
二、 小學思想品德教學方法運用策略
(一) 著重培養學生情操
在小學教育中,思想品德課程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則是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為此,教師應該將培養學生情操作為教育的主要內容之一,具體而言,可以通過言傳身教的方式進行。
言傳身教的教育方式符合我國的文化傳統,對于小學生而言,在其有限的認知下,往往是通過模仿來進行學習,在接受小學教育階段,教師與學生的接觸最為頻繁,因此教師則是學生的重點學習模仿對象,而且這一學習往往是在潛移默化中進行。因此,教師可以被看作是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體現者,這就要求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在學生面前樹立正面形象,在日常工作中,教師要能夠有效約束自己的行為,以良好的精神品質展現在學生面前,如認真對待教育工作,絕不出現遲到早退現象,在知識傳遞過程中表現出認真嚴謹,在日常生活中積極向別人提供幫助,為人禮貌,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進行模仿和學習,促使學生真正明白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并逐步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質。對于小學生而言,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是其健康成長的重要基礎,為此,教師必須對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引起的足夠的重視,通過科學的教育引導,不斷提升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成效。
(二) 科學地利用社會大課堂,理論聯系實際
利用社會大課堂,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因此,在小學思想品德教育中,教師要注重理論聯系實際,以此不斷提升教學效果。例如,在“讓家園更美好”這一單元內容學習過程中,教師應該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環境保護行為習慣,從而進一步升華本單元學習的內容。具體而言,教師可以為學生安排“垃圾從哪里來,垃圾增多會怎樣”的專題教育活動,在此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實驗表演的方式讓學生了解垃圾的生成過程,并通過一個個真實的案例讓學生了解到垃圾不斷增加對我們賴以生存環境所造成的危害,以此來引起學生的警醒,使其能夠真切認識到垃圾的危害,并從小養成保護環境的行為習慣。教師還可以開展“親近自然”的活動,通過充分的準備,引導學生到森林公園感受自然的氣息,使其認識到美好環境建設的重要性,并引導學生種植樹木、花草,通過這種方式促使小學生養成良好的環保行為習慣。而在室內教育中,教師可以為學生開展“變廢為寶”的教育活動,引導小學生將搜集廢棄塑料瓶、紙盒等物品制作成各類工藝品或玩具,并將自己的作品在教室中展示,以此為小學生帶來更多的學習樂趣,并促使其養成良好的環保行為習慣。
(三) 提高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教育工作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因此,在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提高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體位。例如,在“我們真棒”這一單元內容學習中,教師要通過科學的激勵引導,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激勵的目的是為了向小學生提供正確的指引,使其樹立自信,并不斷促進其道德品質的提升。為此,教師可以將榜樣激勵方法有效融入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中,通過榜樣的力量來激勵學生不斷提升其自信心,并激勵學生不斷提升其思想道德水平,這符合小學生的教育特點,因為對小學生而言,其認知能力相對有限,在受教育階段,往往會為自己尋求一個榜樣來激勵自己,如很多學生會將很多名人名言作為自己的座右銘來激勵自己。為此,教師要通過定期開展交流課程,通過真實的案例來激勵學生,例如可以在交流課上向學生分享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教導學生不能為了眼前的利益而迷失自己,要對生活充滿自信,為了提升交流課的教育效果,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課下搜集有關思想道德教育的故事,并在課上向同學分享,通過這種方式,促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并在參與過程中不斷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三、 總結
綜上所述,在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教師要堅持一定的教學原則,并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的合理利用,不斷提升思想品德課程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建樹,魏太玉.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方法淺談[J].教育教學論文,2011(19).
[2]馬健興.淺談小學思想品德的教學方法[J].廣西教育,2016(8).
作者簡介:
李軍,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會寧縣老君坡鎮鎮泰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