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蓮華
摘 要:初中體育教學肩負著學生身體素質培養,身心協調健康發展的重任。但是縱觀實際,我們發現如今的初中體育教學依然以教師為主,學生依然是被動接受,缺乏主動參與的學習意識,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質量、全面發展。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 學生 主動參與
體育教學是初中教育體系中基本的教學內容。但是,當前隨著體育教學的改革,學生的主動性卻沒有得到應有的提升,多數學生仍舊不愿意主動參與到初中體育教育中,導致初中體育教學根本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別說是達到應有的教學改革成效了。由此可見,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研究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策略是非常必要的。
一、初中體育教學中提升學生主動參與度的作用
主動參與是指主動性的行為表現。在體育教學中,主動參與是指讓學生在意識和理念上形成主動參與體育運動的觀念,并把這種觀念在實際生活中展現出來。初中體育教學中的主動參與實質上是體育教學過程中主觀能動性和科學實踐觀的和諧統一,提升學生的主動參與度不僅有助于全面素質教育的真正實現,還有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同時,這也是提升體育課堂有效性的一種手段,非常有利于順利高效的達成教學目標,樹立學生終身鍛煉的意識,甚至深刻影響學生的整個人生。
二、初中體育教學中提升學生主動參與度的策略
(一)豐富教學內容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不能只進行應試教育,而是要進行符合新課程改革的素質教育,以提升學生的體育水平為目標開展教學,讓學生真正學到豐富的知識、體育鍛煉的技能。初中體育教師應采用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提升課堂的趣味性,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興趣。在體育課堂上,教師可以采取游戲化教學方式,有效調解體育課堂的單調氣氛,以此牢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切實體會到體育課程的樂趣。例如:在體育準備活動中,巧妙引入“報號”的小游戲活動完成人數清點工作,為原本枯燥乏味的人數清點工作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例如:采用聽信號追逐跑的游戲,鍛煉學生的反應速度、奔跑能力。如此,不僅能有效增強學生的體能,還能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使學生對活動項目保持高度的熱情,讓學生變得更加活躍和主動。
(二)營造合作教學氛圍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要想提升學生的主動參與度,就必須積極營造一種良好的合作教學氛圍,牢牢吸引學生眼球,以良好的氛圍感染學生,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去。需要注意的是,初中體育教師在開展合作教學時必須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多給學生創造互幫互助的機會,加強生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教師呢,只需起好自身的引導作用就行,對于學生表現好的地方,一定要及時給予鼓勵和認可,目的是讓學生從內心里真正感受到老師的關懷,同時增強鍛煉的自信心,盡情發揮和展示自我。例如:在進行抬腿跳訓練時,教師可以把學生合理分為兩組,一組做訓練,一組監督和計數。這實質上就是一種合作方式,既能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訓練氛圍,又能把責任落實到個人,增強學生的互動意識,讓學生深入體會到訓練的樂趣,并真正愛上體育課。另外,由于合作教學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教師的教學任務,讓教師有了一定的空閑時間,因此,教師就可以把這些時間充分利用起來,有效指導學生的訓練要領,對于學生出現的錯誤動作,一定要及時指導他們改正和規范,這樣既能對做訓練的學生產生積極影響,又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強監督和計數學生的主動參與度,讓其的動作更加標準和規范。
(三)加強師生互動
要想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提升學生主動參與度,加強師生互動是非常重要的。這就對初中體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必須與學生多多溝通交流,多鼓勵學生,增強學生主動參與的自信心。具體如何做呢?一是努力構建良好的學習氛圍,積極營造主動參與氣氛。就是以良好的氛圍感染學生,使學生保持高度的參與熱情,增強學生的參與體驗,讓學生不再那么抗拒體育課。二是高度重視語言與行為互動。什么是語言互動呢?實質上就是在學生具體參與體育鍛煉時,密切關注學生,如果發現學生的動作不規范、不標準,就可以用語言進行指導、鼓勵等,細說就是,對于積極參與的學生,及時給予表揚、鼓勵;對于參與熱情不高的學生,應采取針對性地輔導措施,發揮語言的力量,更好地感化學生,樹立學生參與的自信心。什么是行為互動呢?實質上就是有效激發初中體育教師的參與興趣,讓其與學生共勉,為學生樹立良好榜樣,從而潛移默化地增強學生的主動參與度。
4. 采用多元化評價方式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要想提升學生的主動參與度,初中體育教師必須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既要了解學生對活動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又要了解學生對項目活動方法的掌握情況。
三、結語
綜上所述,提升學生的主動參與度,非常有助于初中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廣大初中體育教師必須大力加強對學生主動參與策略的研究,以此真正達到初中生體育水平提升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曾秋生.初中體育教學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策略研究[J].中華少年,2017(23):186—187.
[2]朱玉海,于志杰.初中體育教學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策略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