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莉娟
【摘 要】目的:分析脊髓損傷(SCI)是由于脊椎骨折或錯位而引起的損傷。方法:將我院76例進行預見性護理的骨科患者作為實驗組,經術前完善的院前急救與術后并發癥的有效護理干預,術后患者治療效果滿意,完成護理服務滿意度提高。結果:術后所有患者未出現損傷再加重,無墜積性肺炎、泌尿系感染等并發癥發生,無壓瘡發生,患者入院后1周左右均能正確掌握功能鍛煉的方法并自覺鍛煉。
【關鍵詞】骨折;脊柱;脊髓損傷;并發癥;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0--02
脊髓損傷(SCI)是由于脊椎骨折或錯位而引起的損傷,主要是因直接暴力(砸傷、摔傷、刺傷等)造成脊柱過度屈曲骨折、脫位及脊神經損傷,脊髓損傷可引起脊髓結構及功能損害,因此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預防脊柱骨折脊髓損傷并發癥的再發很有必要。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我科共收治76例脊椎骨折患者,經術前完善的院前急救與術后并發癥的有效護理干預,術后患者治療效果滿意,護理服務滿意度高,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本組76例患者中,男性40例,女性36例;年齡19~72歲,平均年齡40.5歲。受傷方式:車禍傷42例,高處墜傷24例,機械碰撞傷10例。其中頸椎骨折16例,腰椎骨折42例,胸椎骨折4例,合并脊髓損傷14例,平均住院天數35天。
1.2 手術方法及結果
所有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無一例發生死亡。其中采Z—Plate鋼板固定47例;Kaneda器械固定29例。術后所有患者未出現損傷再加重,無墜積性肺炎、泌尿系感染等并發癥發生,無壓瘡發生,患者入院后1周左右均能正確掌握功能鍛煉的方法并自覺鍛煉。
2常見并發癥及護理干預
2.1 術后護理干預,手術后首先安排對頸椎手術后的護理干預,防止頸椎術后出血窒息,其次根據患者心理使用充滿愛心的語言及時解答患者提出的疑問,加強心理干預患者由于突然的創傷產生恐懼和緊張心理,特別是由于生活自理能力喪失,長期臥床,行動不便,心理矛盾尤為突出,因此護士掌握時機給患者進行心理護理顯得更為重要。
2.2 胃腸道紊亂,合理指導飲食手術后由于患者長時間臥床,易導致腹脹、便秘等發生,因此應加強飲食指導,尤其在術后早期嚴格按照進食順序流食一半流食一軟食一普食,避免過度進食牛奶、糖等產酸、產氣食物,進普食后注意營養搭配,以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的清淡飲食為主,合理搭配,提高機體抵抗力,促進康復。術后指導患者注意有無肛門排氣、腹脹,保持患者大便通暢,注意觀察大便的顏色、量、性質,有異常及時通知醫生。
2.3 密切監測生命體征,預防出血患者術后返回病房,護士應及時向麻醉醫生了解患者術中麻醉情況,向手術醫生了解手術情況,密切觀察意識變化,術后24—48小時床邊進行多功能心電監護,每30分鐘按時監測血壓、心率、呼吸和血氧飽和度并記錄,發現問題及時通知醫生處理。
2.4 體位護理干預有效預防壓瘡
患者全麻清醒后每2小時軸線翻身1次,翻身時患者軀體保持平直,勿扭曲,以免加重或引起脊髓損傷,造成癱瘓術后盡量在護士每班次交班時給予軸線翻身,在將患者轉移到MRI等檢查臺時,軸線翻身與正確移位,避免脊柱旋移或扭動,減輕局部損傷引起的水腫和出血,預防醫源性損傷的發生,避免加重原發損傷。
2.5 下肢深靜脈血栓(D VT)形成DVT是因血液在深靜脈內不正常地凝結而阻塞管腔,導致靜脈回流障礙。術后當天護士可給患者進行下肢肢體按摩,指導和鼓勵患者適當在床上活動,如膝關節 的伸屈、抬腿活動,遵醫囑應用藥物,靜脈輸入低分子右旋糖酐等。
2.6 預防肺部、泌尿系統感染每日軸線翻身的同時給予叩背,鼓勵患者練習深呼吸,用力咳嗽,霧化吸入每日2次,可有效避免肺部感染的發生。本組患者均留置導尿管,留置尿管期間每周更換引流袋,在此期間進行防治脫管護理干預,男性患者尿道外口每天消毒2次,女性患者每天會陰部沖洗2次,保持會陰部清潔;囑患者多飲水,因長期留置導尿管,護理不當極易感染,7日后開始夾管,4~6小時開放1次,或感覺有便意再開放,以訓練膀胱反射功能,預防膀胱萎縮,每周更換尿管1次。本組76例患者留置尿管7—35天,均未發生泌尿系感染。
3 .討論
脊柱骨折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脊髓損傷,使患者喪失了部分生活自理能力,同時還會繼發其他系統的并發癥,及時的治療和護理及術后康復是阻止脊髓繼發損傷、防止并發癥并恢復肢體功能的重要方面。脊柱是人體的中軸,其內有脊髓,倘若治療和護理不當,易使損傷加重,同時脊柱骨折需長時間臥床休息,如護理不當易出現壓瘡、墜積性肺炎、泌尿系統感染等并發癥。因此,護理的重點在于避免造成進一步的損傷、預防并發癥的發生,對臨床治療和護理起著積極的作用。
3.1 正確的護理干預能避免脊髓再損傷患者及家屬由于掌握的醫學知識比較缺乏,當脊柱受傷后,在搬運及翻身時,如方法不當極易造成骨折的移位或加大損傷,重者可進一步損傷椎管內的脊髓,導致患者終身殘疾,甚至危及生命。
3.2 加強基礎護理干預是預防并發癥的關鍵
脊柱骨折脊髓損傷后臥床時間長、活動減少,容易出現褥瘡、墜積性肺炎、泌尿系感染等并發癥,嚴重的并發癥甚至威脅到患者的生命。臨床上我們對生命體征的動態觀察、每天的晨晚問護理、會陰護理、壓瘡護理等基礎護理,雖然很瑣碎,但卻是預防并發癥的關鍵之一。
3.3 功能鍛煉干預是促進身體康復的重要措施功能鍛煉是骨折治療的三大原則之一,是恢復功能的主要手段。指導、督促患者進行功能鍛煉是一項很重要的護理工作,適量的功能鍛煉能幫助患者消除功能障礙,促進功能恢復,進一步提高治療和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周東升,王伯珉,任衛國.AF系統治療胸腰段脊椎骨折[J].中國骨傷雜志,2000,3(13):163.
劉俊,譚艷.采用彈力網狀繃帶保護血氧飽和度探頭[J].護理研究,2011,25(9):2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