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盛成
摘 要:物理是一門實驗科學,實驗是物理學的重要研究方法。在農村初中物理課堂上,采取探究式教學方式,更利于改變教師自編自導自演的傳統教學方法,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體驗物理概念和規律,學會運用這些知識。將詳細闡述農村物理課堂中如何有效開展探究式教學。
關鍵詞:農村;物理課堂;探究式教學
農村大部分學生家長都要外出打工,與城區家長相比,不太關注子女學習成績。同時,因農村初中學校實驗器材比較短缺,教師教法相對缺少藝術性,最終降低了學生物理知識學習興趣。在這一背景下,為改善農村物理課堂教學情況,作為一名初中物理老師,應嘗試將探究式教學方法運用于課堂上。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在農村初中物理課堂上,為開展探究式教學,初中物理老師應注重創設提問情境,于情境中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形成問題探究行為。但是,在給學生創設提問情境時,教師要善于使用學生所熟悉的圖片導入情境。同時,要利用錄像片段等給學生營造一個身臨其境的感覺,激勵學生積極解決情境中的問題,激發學生思維的發散。
例如,在《動與靜》一課教學時,教師可先聯系學生實際生活,為學生展示“太陽從東方升起”“太陽從西方落下”“候鳥在飛行”“飛機在飛行”“狗在奔跑”的圖片。待學生對動與靜有了初步認識之后,可提問學生:“你能列舉出生活中熟悉的運動嗎?”問題提出以后,學生將自主探究出飛翔的小鳥、游動的金魚、流動的空氣等熟悉的運動。然后,教師可創設這樣一個問題情境:大家想一想,馬路兩旁的樹木是靜止的還是運動的?行駛中的汽車呢?假如你坐在汽車里,兩旁樹木是靜止的還是運動的?靜止的事物為什么會是運動的呢?在這樣一個問題情境下,學生將全身心地投入到問題探究中。
二、分組討論,大膽想象
在農村初中物理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為指導學生展開探究式學習行為,教師應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鼓勵學生針對某一問題展開具體猜想,運用自己直覺思維認識物理知識。分組討論,既利于學生大膽探究、猜想物理問題,又利于活躍物理課堂教學氛圍。但是,在整個分組討論活動過程中教師要進行適當點撥,引導學生合理分析討論,體驗科學探究過程。
例如,在“合理利用機械能”一課教學時,教師可結合本節課主要教學內容,認識能、機械能、動能、勢能等概念,探究動能、勢能的影響因素,理解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換。上課前,根據學生實際認知水平,科學地將全班學生分為四人學習小組,為每一個小組提供木塊、橡皮筋、盛沙子的盒子、紙杯、小球、鋼軌等探究式學習工具。課上,提出“動能、勢能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這個分組討論主題,要求學生進行大膽猜想,每個小組組長負責合并類似猜想,再一起討論實驗方案。然后,結合已有經驗證明自己的結論,填寫好實驗數據,匯報實驗結果。通過20分鐘左右的分組討論,學生將總結出:“因為質量不同的小球,在鐵軌的同一高度自由滾下后,推動木塊移動的距離不同,這說明動能的大小跟質量有關”等實驗結果,體驗到科學探究所帶來的成功喜悅。
三、設計實驗,探究知識
初中物理老師為了采取探究式教學,應注意設計一些物理實驗,在物理實驗中指導學生展開觀察行為,令學生感受到實驗探索的艱難,體會到實驗成功的喜悅。同時,初中物理老師在實驗設計時要考慮到實驗內容的趣味性,以激起學生實驗探究興趣。
例如,在“平面鏡成像”一課教學時,教師可設計一個“吹掉帽子”趣味實驗,提前在實驗桌上擺放一個60cm×80cm的穿衣鏡,再邀請學生走到鏡子面前,貼著鏡子一端觀看。觀看完畢之后,將眼睛閉起來。這時,教師走到鏡子另一端,保持臉的一半在鏡前,身子靠近鏡的豎直邊。接著,對學生說:“請睜開眼睛吧!現在,我已保持雙臂平伸,你向我的帽子吹一口氣。”當學生做完吹帽子動作之后,會看到帽子騰空而起。整個趣味實驗中,主要是利用平面鏡成像時物像對稱特點,教師只平伸一只手臂,用另一只手臂舉起了帽子,呈現出了這樣一個趣味現象。通過這一次趣味性較強的物理實驗,學生將探究出平面鏡成像特點物理知識。
四、課外實踐,發展個性
在農村初中物理課堂上,為了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與完善,教師應在探究式教學中組織一系列課外實踐活動,通過課外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問題解決能力,讓學生從中養成良好的問題探究習慣。
例如,在“學習使用天平和量筒”一課教學時,當學生已掌握了天平和量筒的正確使用方法,教師可組織一次課外實踐活動,要求學生自主利用課余時間測量固體、液體的質量,能夠準確運用m=m總-m0求出被測液體質量,記錄質量數據。在課外實踐活動進行過程中,有的學生會測量出一個蘋果的質量是150g,有的學生會測量出一個礦泉水瓶子的重量是18g,還有的學生會測量出一枚一元硬幣的質量是5g……整個課外實踐活動進行過程中,學生將自主探究有關于天平和量筒的使用問題,學習到相關物理知識,并由此形成良好的探究精神,實現個性方面的更好
發展。
綜上可知,在農村初中物理課堂上開展探究式教學十分重要,有利于激起學生物理知識學習積極性。為確保探究式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初中物理老師應注意結合實際教學內容創設問題情境,并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同時,通過設計實驗、組織課外實踐活動,為學生創造更多探究學習機會,發展學生個性。
參考文獻:
[1]吳全兵.對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的幾點思考[J].基礎教育研究,2016(24):73.
[2]施燕.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J].理科考試研究,2016,23(14):61.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