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蘭
摘 要:七年級學生,相比小學生是成長中邁了一大步,是從少年兒童進入青少年的開始。中學生的學習、生活、思維方式和事物的認識及態度都要發生很大的轉變。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這些轉變首先從入學教育開始。七年級學生的入學教育在我校涉及面很多,有學習、理想抱負、安全知識的普及、思想行為規范、生活和衛生習慣等等,因此,教師應關注七年級新生的養成教育。
關鍵詞:養成教育;好習慣;紀律;學習;生活衛生;行為習慣;重要性
中學生相比小學生是成長中邁了一大步的區別,是從少年兒童進入青少年的開始。中學生的學習、生活、思維方式和事物的認識及態度都要發生很大的轉變。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這些轉變首先從入學教育開始。針對七年級學生入學養成教育的重要性談點自己的粗淺認識。
一、自覺遵紀守法 筑建校風校貌
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教育中學生遵紀守法,鍛煉中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磨煉中學生堅強意志和堅韌毅力很重要??偠灾?,沒有鐵的紀律,就不能形成求實創新,銳意進取的學風校貌。
首先,讓七年級學生了解初中作息時間表,適應45分鐘的課堂。堅持每天按時睡覺起床,上下學.在極短的時間里適應中學的作息規律.
其次,科學合理安排時間。初中階段學科增多,相應的作業也增多。為防止學生學習上拖沓的行為,時間調節分配是關鍵。無論是班主任,還是任課老師,都嚴格要求學生遵守課堂紀律,注重課堂教學效果,引導學生合理分配時間,高效率學習。學生有了珍惜時間的意識和強烈的時間觀念,就能自覺遵守校紀校規,形成紀律嚴明的校風。
二、好的學習習慣 提升教育質量
好習慣受身終生,中學生的學習生活重在踐行。
1.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改變小學在校靠老師牽著鼻子走,回家要父母輔導的學習習慣。班主任和任課老師對自主學習的學生,在班上樹立新形象,激勵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2.改變學生的偏科現象。小學對各學科的關注度不同,重視語數英,忽視技能課。學校要求每一個教師上好第一節課,第一周課,第一月課,改變學生偏科的思想。每一學科都精彩無比,學生渴望了解更多的知識,讓每一個學生全面發展。
3.養成專注的學習習慣。不僅要重視教師的高效課堂,更要關注學生的高效學習。蘭州高級外國語學校校長特級中學教師張輔良老師來我校講座,特別提到培養學生思想集中的學習習慣,自習課走進教室學生的抬頭張望率來檢測學生思想集中學習的程度。依此對抬頭學生進行教育,培養學生專注學習的習慣。學習時說閑話、聽音樂,或做小動作。每節課等待下課鈴聲,作業本、試卷發下來看一眼分數就扔一邊,不認真分析錯題的原因,看書、上課思想開小差,遇到不懂胡編瞎猜的,不使用工具書偷懶的……教學無小節,處處是細節。這些不良的學習習慣直接影響教育教學的質量.這就需要每個教師齊抓共管,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饣〞r間,狠下工夫才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會有濃厚的學習氛圍,才能有高效的教學質量。
三、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營造美的育人環境
培根曾經說過:“習慣是人生的主宰,人們應該努力地追求好習慣?!毙袨榱晳T就像我們身上的指南針,指引著每一個人的行動,良好生活衛生習慣的養成是中學養成教育的重點之一。
中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的必要性。講衛生是一種社會美德,是指有關衛生方面的公共道德準則。七年級學生在小學,生活上有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農村住校生生活自理能力就好點,可是上廁所沖馬桶,隨手關燈,不亂扔垃圾,學拖地,飲食衛生等方面還需耐心教育。比如進入中學第一次獨立給課本和作業本打封面,成了老鼠啃鐵無處下手。在老師的點撥,同學間互助互學,家長的指導中會越做越好。教師應讓學生學會生活自理,愛惜糧食,勤儉節約,熱愛環境,養成講文明、講衛生、講禮貌的好習慣。
四、良好行為習慣 陶冶高尚情操
每個人的言行舉止是內在思想的外在表現?!吨袑W生行為規范》《中學生守則》及學校各種規章制度是中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路標,也是成長路上的燈塔。其指明了中學生思想道德、行為準則的方向。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肩負著教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重任。教師應循循善誘,或標榜立新,自始至終都要堅持教育學生養成好習慣。
七年級,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個新起點。在新學校,新環境,將認識新同學,新老師,結交新朋友。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七年級學生養成的好習慣,受益中學時代,甚至一生。但好習慣的養成不是一蹴而就。長期需要老師的教育,父母的教誨。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