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東亮
摘 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無論采取怎樣的教學方法,都應該將著眼點放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情感上,這樣學生才能積極投入到知識的學習中來,激發思維,培養能力。教師要尊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為他們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實施多樣化評價,全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興趣;主體
隨著新課程的改革深入,對于初中的道德與法治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傳授給學生基礎法治教育,還要引導學生對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能夠積極主動參與課堂學習。因此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就要將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教學目標之
一,要充分發揮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一、將課堂主體歸還學生,積極了解學生的需求
正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足可以看出學習興趣對于學生的重要性。只有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才會找到學習的動力和內在需求,才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欲望,才會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不僅能夠促使學生養成正確的行為準則,利用法律知識來保護自己,還能夠促使學生養成法治思維,促使自身全面發展。
因此,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就要將課堂主體積極歸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充分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教師要為學生留有充分思考和討論交流的時間與機會,讓學生輕松參與到學習中。要為學生傳授正確的學習觀念,讓學生充分認識到這門課程的重要性。還要了解學生興趣、學習特性等,積極了解學生的各種需求,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為學生制訂詳細、具體的學習計劃,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各種需求。
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點燃學生的學習欲望
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會誘發學生從心理上參與這門課程的愿望,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因此教師就要放低姿態,將學生當做自己的朋友一般,積極、及時了解學生的想法。并且要鼓勵學生,大膽將自己的想法吐露出來,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教師的關懷和尊重,然后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民主、自由、和諧、互相尊重的學習氛圍,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此外,教師還要對課堂教學目標進行細化,要能夠滿足不同階段、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在教學中做好引導,讓學生掌握正確的聽課、閱讀、筆記、復習以及考試方式,提高自身的知識靈活運用能力,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
例如,教師在教授“守護生命”時,在教學之前,教師首先要了解每一位學生的獲取信息能力,對事物的分辨能力、理解能力、認知規律等,然后讓學生認識到生命的意義,要珍愛生命,形成科學的生命價值觀,實現知、情、意、行的全面發展。最后將教學目標進行細化,如知識目標為知道怎樣愛護身體,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護方法;知道怎樣養護精神,了解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能力目標為要努力提高安全防范能力,能夠進行基本的自救自護;學會面對復雜的社會生活,以真善美為標準,作出正確的道德判斷和選擇。情感目標為培養學生珍視生命,對生命負責任,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愛護身體,關注自己的精神發育,增強安全意識及自我保護意識。
三、積極轉變教學模式
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最為重要的是教授給學生學習和思考的方法,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與思考能力,才能讓學生認真聽課,掌握基本的知識內容。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自身的見解,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教師可以通過多個實例的引用,為學生留有思考和討論的空間,讓學生交流分享自身的想法,最終學會科學思考的學習方式。
例如,教師在教授“感受生命的意義”時,可以先通過一個故事進行課堂導入,讓學生了解不同人對人生的不同看法。如曹操: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李清照: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蘇軾: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亞里士多德:別人為吃而活著,而我吃為了活著。通過這些實例,然后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以及討論交流,探索這節課的內容。
此外,教師還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可以在課堂教學中組織學生小組討論、競賽、辯論、模擬法庭等合作交流方式,讓學生親身參與,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在合作交流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采用科學合理的方式進行分組,將學習成績好與學習成績一般的學生相互叉開,每組成員控制在四到六人,這樣還能夠培養學生的責任感以及競爭合作能力。
例如,教師在教授“法律保障生活”時,可以先通過多媒體教學資源為學生展示一些生活中的不文明現象,如在旅游景點亂刻亂畫,惡意損壞名勝古跡的行為等。然后讓學生展開交流討論通過法律來進行制裁。
四、建立激勵性評價機制
只有正確的評價才能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供保障,教師的評價具有激勵和導向功能,能夠幫助學生重新正確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心,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教師給學生一些鼓勵、獎勵和肯定,會建立學生的自信心,贏得學生的尊重,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綜上所述,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提高學習效率和成績。因此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將課堂主體歸還于學生,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其次教師要積極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和模式,促使學生喜歡上學習。最后教師要建立激勵性的評價機制,多鼓勵表揚學生,才能潛移默化影響學生。
參考文獻:
[1]侯翔.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效果之我見[J].科學咨詢,2017(23).
[2]陳鴛鴦.情境教學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華夏教師,2018(14).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