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衍錚
摘 要:快樂體育是現代素質教育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實踐,是素質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而針對小學武術教學改革就是要從傳統教學模式逐漸轉變為現代的快樂教育模式,這就要求從教學內容、教學形式、教學評價等幾個方面實施全方位的改革,將快樂教學充分應用到小學武術教學中,為小學生營造快樂的教學環境,讓小學生在游戲中獲取武術基本知識,促使小學生形成良好的習慣。
關鍵詞:快樂體育;小學;武術教學
快樂體育是從日本引進的一種先進的教育理論,快樂體育也被稱為目的論,其主要就是要在體育活動中將樂趣作為最終的教學目的。快樂體育注重學生在自然、開朗的心境下完成體育教學,以此來激發學生體育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從而讓體育教學在快樂、自主的狀態下完成,讓學生得到充分的鍛煉。快樂體育旨在培養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
一、快樂體育在小學教學中運用的意義
小學生大多處在6~13歲的年齡段,在這一階段小學生的身體正處于發育高峰期,神經系統、肌肉系統等還沒有完全發育,整體的身體素質較弱[1]。而在這一階段是小學生認識、情感、個性的逐步形成的過程,在這一階段小學生的模仿能力比較強,思維相對比較活躍,情感也比較豐富,也正是興趣愛好養成的關鍵時期。充分結合這一時期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在小學武術教學過程中計劃性地執行教學內容,在課程教學內容設置的過程中要合理利用快樂體育的思想,采取各種形式讓小學生充分體驗到武術的快樂,充分激發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逐步培養小學生學習武術的興趣,從而形成樂趣與興趣的良性學習循環,這樣才能促進小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并在快樂體育中不斷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因此,在實際小學武術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結合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嚴格遵照武術教育改革的目的,讓傳統體育教學模式下的武術知識講解、示范逐步向現代素質教育模式轉變,努力為學生營造出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身心放松的狀態下學習武術知識。
二、快樂體育在小學武術教學中的運用
1.豐富教學內容是實施快樂體育的基礎
教學內容新奇,富有吸引力才是實施快樂學習的基礎,針對同一教學內容進行靈活的教學,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從主觀上產生學習的興趣。在小學的武術教學大綱中主要設置了武術操、五步拳、青年拳等教學內容,而這些內容正是武術練習的基礎,而如果亦步亦趨地遵照大綱要求進行教學,學生對武術教學的興趣很快就會喪失,因此,在實際武術教學過程中要靈活地進行應用,讓單一枯燥的拳法教學更加豐富多彩。例如,在武術操教學過程中,將一些基本的武術拳法等內容進行滲透,甚至可以安排學生進行分組對抗,這樣既能達到教學目的,又能讓學生充分了解到武術的技擊性,在分組的攻防練習過程中,徹底激發學生學習武術知識的興趣。
2.新穎的教學形式是實施快樂體育的關鍵
正確的選擇教學形式是有效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新穎的教學形式能夠讓學生對武術學習具有更強的積極性,傳統武術教學主要采取室內理論教學以及室外技術教學兩種形式,在現代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現代先進的錄像、多媒體等設備來豐富教學手段,這樣既能成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會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影像式的教學能夠讓學生對武術教學內容有更加深刻的了解,這樣才能為武術的快樂教學打下基礎。
3.多樣的教學方法是實施快樂體育的核心
在體育教學實踐中教學方法是核心內容,而小學武術教學方法的選擇要充分考慮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要充分注意到小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好動等特征,適當通過小游戲、小型競賽等形式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參與武術教學的積極性,不斷提升武術學習效果[2]。例如,在五步拳的教學過程中,在步法教學過程中引入“叢林追逐”游戲,將五步拳的步法編制程成“步型追逐”游戲,通過教師發布教學口令,學生來進行步型變換,然后學生可以步型搭建的空隙中進行追逐游戲,這樣在趣味性的環境中小學生既學習到了武術知識,同時對游戲性的拳法教學也建立起了濃厚的興趣,在武術教學過程中還可以為小學生講解一些民族英雄習武的勵志故事,讓小學生能夠對我國傳統武術文化形成熱愛,并在不斷的武術鍛煉中培養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同時也能逐步體會到我國武術文化的內涵。
三、結束語
快樂體育能夠為小學生營造自然、和諧、快樂的學習環境,同時還能讓小學生通過體育鍛煉擁有健康的體魄。在現代小學武術教學中,武術教師要充分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在武術知識教學中引入小游戲、競賽項目等,豐富武術教學內容,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武術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馬劍,張云崖.武術學科發展研究報告(2008—2011年)武術教育研究進展[J].中華武術(研究),2012,1(5):4-11.
[2]魏俊民.從小學生心理特征來探討快樂教育在體育中的應用[J].價值工程,2011,30(7):278-279.
編輯 劉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