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道軍
摘 要:自從新課程改革開始實施并逐漸推行之后,傳統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得以改變,學生已經成為學習的主體,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更加關注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在此時代背景下,小學數學課程的教學方法也同樣面臨著變革,以為只有變革和創新才能體現教學方法的以人文本,更加貼近學生的全面發展需求。主要結合實例論述了當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如何就教學方法進行創新,以順應時代發展潮流。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創新對策
作為一種有針對性的教育活動,教學具有發展個體的功能,這也是教學活動和其他活動想區別的關鍵特征。在新課改不斷推進的背景下,創新教育和教學方法已經成為了教育界普遍關注的重點課題之一。小學生可塑性較強,現代的小學數學教學應該以培養學生創造力為基本目標,而實現這一目標的前提就是教師教學方法的創新。因此,教育工作者要緊跟教育業發展步伐,不斷探究新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同時具備一定的數學素養。
一、新課改下創新小寫數學教學方法基本原則
(一)明確“新”目標
在新課改下創新小學階段數學教學的首要原則就是明確“新”的教學目標,教師通過“教”和“育”的方式體現和明確教學目標,幫助學生消化教學內容的同時,提升教學質量。首先,教師需要滿足學生的知識需求,重視邏輯思維和綜合性能力的培養;其次,教師要注重對教學目標的延伸,包括“德育”以及“美育”等多個方面。舉例來說,教師在講授“認識時間”這一節課的過程中,也要適時引導時不我待、珍惜時間、提高效率等觀念。
(二)注重實際性
體現和聯系實際是新課改背景下創新小學階段數學教學的基本要求和關鍵內容,因為在社會迅速發展的今天,對于學生來說,數學不僅代表理論知識,也需要積極呈現其實用性和實際性,將其應用到實際生活問題中。所以,教師要注重其實際性的體現。如在涉及“測量單位”的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測量操場和教室等,借助實踐來吸引學生的關注,讓學生拓展實際應用,讓復雜的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起來。
(三)培養創造性思維
創新型思維是學生創造力得以提升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性發展的體現,尤其在小學階段的教學過程中,培養小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尤其重要[1]。一方面,在解決數學問題的時候,通過轉變思路就能夠獲取新啟發,為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提供必要條件;另一方面,數學知識的學習主要是建立在學生的發散思維和獨立思考之上,教師通過引導學生想象,可以實現對思維的拓展,也是幫助學生掌握學習要領的關鍵。
二、創新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對策探究
(一)模擬還原情境
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情景教學是關鍵的教學方法之一,具體來說,就是在教學實踐中應用適當的教學手段來模擬和還原問題情境,拓展學生思維,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舉例來說,在涉及“重量單位”這一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進行教學情境模擬還原,應用體重秤測量學生體重并將體重記錄下來,向學生呈現數據的同時,通過對各角度進行對比,幫助學生區分“克”“千克”等計量單位進行取區分?;蛘呓處熆梢杂枚嗝襟w等技術手段來還原和模擬場景,如在“同分母分數”這一節課中,教師可以在多媒體上展示分西瓜的情景,再將分數呈現出來。通過多種多樣的情景模擬和還原方法,可以有效結合學生的興趣點,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實現創新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質量的目的。
(二)引導學生合作實踐
2011年開始推行《義務教育數學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合作交流、實踐探索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方式”,數學學習本身就是一個需要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并積極探究的學科,小學生活潑好動,有一定的自主性思維,教師引導學生學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有利于開發學生的思維。我們以“立體圖形的認識”這一節課為例,在開展教學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合作擺一擺圖形,討論每一種圖形的特點,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要以引導學生暢所欲言、積極發表意見的同時,也要認真聽取建議,學會和別人合作,進而激發學生深入探究,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三)靈活運用教材
曾經有一位著名的教育學家說:“教材只是課程開展的依據,如何讓學生真正受益,還需要教師靈活應用?!钡拇_如此,教師可以作為教學的基本依據,但是教師在應用教材的時候,需要結合學生特點和教學實際靈活的運用教材,適當對其中的內容進行拓展和補充。以“9的乘法口訣”為例,教材中給出的情景是賽龍舟活動,但是很多學生對這個活動并不是很了解,那么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設置新的例題講解方式,應用熱帶魚圖片,將熱帶魚設計為由九個魚形的三角形來開展教學,這時候學生理解起來就更為簡單、直觀。
在新課程教學改革的背景下,教師必須改革和創新教學方法,才能夠扭轉學生的被動局面,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本文就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創新小學階段數學教學方法提出了參考策略,希望為后續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陳曉.關于小學數學激發學生數學學習主動性的思考[J].速讀(下旬),2018(12):28.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