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改呼喚教師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手段、改革各學科學業評價的辦法,改進評價手段,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其中,教學評價是教學的風向標,教學評價的改革能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提高教學成績。
關鍵詞:學業成績;評價措施;實事求是;激勵為主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是單一的,評價手段就是考試、排名、張榜、公布,最后是學期評語。不管是哪種評價方式,都緊緊圍繞學生的分數而展開,分數至上,這是典型的“應試教育”評價活動。當應試教育的模式不能再適應發展的社會對人的需求的時候。學校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進行教學改革,徹底轉變應試教育的觀念。創新人才培養的途徑,不但要注重學生知識與技能的傳遞,還要推廣素質教育,評價機制很重要,不再是放在學生學習之后鑒定好壞、優劣的手段,更是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之中的指導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的“風向標”。因此,我們注重評價、創新評價、引導學生的學習目標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
一、重視對學生數學情感態度體驗的評價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在原來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領域的基礎上設立了情感與態度領域,明確了情感與態度價值觀等的發展不是與數學無關的教學目標。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是生活知識的總結,學習數學的目的不是考出好的成績,而是為了學生將來更好地生活。因此,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要滲透到各科教學之中,小學數學也不例外,把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作為重要目標內容,不能看做是數學的“副產品”,學生良好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對學生一生具有重要的意義。所以我們就要通過對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評價來指導教學。我在教學中,改變了傳統的“滿堂灌”模式,走下講臺,與學生做朋友,組織學生開展小組活動,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形成輕松舒適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感受到師生的平等,能夠積極主動地發表自己的見解,質疑教材,討論學習,提出解決方案。每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突出時,我會給予及時的表揚鼓勵,隨時評價,放大學生的“閃光點”。如我和學生探討這樣的一個問題,學?;@球賽中,班主任給運動員買了3箱礦泉水,每箱12瓶,每瓶1.2元,共花了多少錢?學生興趣盎然,積極思考,有的學生只想到了一種解題思路,有的想出了兩種解題思路,我在表揚找到兩種解題思路的學生的同時也肯定了有一種解法的學生,鼓勵他們繼續加油,成功終會屬于他們的。激勵想出兩種算法的學生:“你們是最聰明的學生,長大后生活中沒有你們解決不了的問題!”這樣的評價讓學生感受被老師充分肯定的喜悅,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我在數學教學中,還常常應用肢體語言評價學生的學習活動,這種無聲的語言也具有刺激學生心理、暗示學生行為的作用。如,學生很好地回答完一個問題,我就給他豎起大拇指,有的時候會致以微笑的點頭,有的時候還會做出“OK”手勢等等,都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直接是心靈的溝通,不再是語言的表述,所以教師在教學中不要吝惜你的“大拇指”,不要少了你的微笑和點頭,也許你的一次微笑就會成就一名學生。課堂上除了教師的評價以外,我還經常組織學生相互評價,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之間的評價往往更真實準確,更能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讓評價起到預期的效果。
二、對數學學業成績的書面評價
書面評價具有一定的診斷性和結論性,對學生的影響更為長久,具有反復評價的功能,因此教師要謹慎揮筆,過猶不及。很多教師在書面評價上有誤區,認為書面評價需要嚴厲,起到“不悱不發”的作用,其實,嚴厲的書面評價未必能起到激勵學生的效果,有的時候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起不到激勵作用,還會起到反作用,讓學生“破罐子破摔”,記恨教師一生。所以教師給學生寫書面評語要謹慎而行,根據作業情況和學生的認識水平,縱向比較,參考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寫出帶有鼓勵性的評語,使學生在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同時激勵學生積極進取的心理,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
三、重視數學學業終結性評價的公平性
數學學業終結性評價要注重公平性,不能盲目地靠一張考卷來評價學生一學年的學習情況。在考試中,有的學生會發揮失誤,有的學生會僥幸取勝,因此,對學生的終結性評價要客觀公正,對考試失誤的學生多分析,寫出教師的分析判斷,不能讓學生感到失望,對僥幸取勝的學生給予恰當的鼓勵,鼓勵其今后踏實學習,保持成績。我在評價中,綜合課堂表現、課業完成情況、階段測試分數及終結測試成績等考核學生。劃定不同的等級,不會公布學生的考試成績,更不會排名和張榜公布,保護學生的自尊心,給學生發展的空間。
總之,教師在新課改的大潮中要不斷更新學業評價觀念,在實踐中不斷探討學業評價方法,恰當評價有利于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大膽質疑、勇于創新的精神,促使學生積極探索數學奧秘。
參考文獻:
[1]張敏,林正范.學生評價的原理與方法[M].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
[2]韋伯.怎樣評價學生才有效:促進學習的多元化評價策略[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6.
注:本文系蘭州市2016年教育科研課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評價策略研究》之成果。
作者簡介:楊紅(1969.08—)女,漢族,甘肅蘭州人,本科學歷,中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育教學。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