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富成
摘 要:鄉土風光是美術創作的重要素材來源。以湘美版美術教材為例,主要探討如何利用鄉土資源優化小學美術教學,以提升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激發創造潛能。
關鍵詞:鄉土資源;美術教學;研究;創作
一、前言
美術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美術課程也是義務教育階段全體學生必修的課程,掌握美術知識對于從小培養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開發創作潛能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要提升美術課堂的教學水平,讓學生在不同層次的審美體驗中,開闊他們的視野。其中鄉土社會因其保留了傳統文化的精髓,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一直以來廣受藝術創作者的青睞。近年來,隨著美術教育課程改革工作的深入推進,鄉村生活在美術教材中的比重增加,許多學校也陸續在美術課堂上介紹鄉村文化,讓學生加深對鄉土文化的認識,開闊視野,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開發創作潛能。而受當前的應試教育模式影響,一些學校在探索如何利用鄉土資源優化美術教學模式的過程中出現了許多問題,如學生所學內容脫離生活實際,介紹傳統文化的比重過低等造成了教學資源的浪費,無法真正發揮美術教學對于小學生成長的意義。而作為校方首先應該正確認識到利用鄉土資源改進美術教學模式的作用和意義。
二、利用鄉土資源優化小學美術教學的意義
1.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鑒賞能力,增強美術教育質量
隨著美術課程教育改革工作的深入推進,開展美術教學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繪畫、手工制作等技能,更是為了讓學生通過系統的學習提升審美鑒賞能力和認知水平,喚醒他們的創作潛能,以更好地發揮美術教育對于學生成長的意義。無論是何種形式的美術創作,都是基于生活實際出發。針對當前小學美術教育普遍存在的過于注重理論教學,與實際生活脫節等問題,通過利用鄉土資源能夠有效彌補當前教學模式存在的不足。鄉村不僅擁有優美的自然風光,為美術創作者提供了大量的參考素材,還包含了傳統民間文化,如皮影戲、版畫、祭祀風俗等,對這些內容進行深入研究和學習,能夠豐富美術課堂的教學形式,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2.豐富教材內容,彌補教材的局限
美術課程資源的關聯性很強,內容涉及自然、人文、科技等各個領域,空間和時間跨度也很大,有歷史與當代、中國與外國等。學生由于受年齡限制,缺少生活經驗,教學中難免對一些知識點理解不到位,整合鄉土資源,在教學上適當地運用,就能更清楚地理解知識點,彌補教材的缺陷。在美術教學過程中就地取材,開發和利用本土資源,不僅大大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拉近學生與學習內容的距離,課堂氣氛也將更加活躍,學生的學習空間也將得到拓展,教學效果更是錦上添花。
3.有利于體現美術教學的生活性,激發學生的創作潛能
藝術創作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而鄉土人情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重要的研究價值。對于美術教育工作者而言,充分利用鄉土資源優化美術教學模式,有利于體現美術教學的生活性,貫徹新課標的學習要求,讓學生從生活實際出發,在不斷地探索實踐中挖掘鄉土文化中的藝術價值,從而獲得更多的創作靈感,激發他們的創作潛能。
三、利用鄉土資源優化美術教學模式的具體對策
1.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要對當前的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利用鄉土資源優化美術教學模式,作為老師,應當充分利用現有的多媒體教學平臺,創設教學情境,豐富課堂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以湘美版六年級上冊第十課《唱大戲》為例,戲曲是農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到舞臺布景搭建,小到角色妝容,都與美術設計密不可分。老師可以先讓學生自行查閱資料,了解家鄉戲曲,再與課本內容進行對比,利用各種材料設計面具,服裝以及道具模擬真實的戲曲表演情境,在課堂上進行展示。讓學生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深入了解傳統藝術,發掘鄉土文化的精髓,提升美術課堂教學的活力。
2.開展不同形式的戶外活動,拓展學生的視野
要提升小學美術課堂教學質量,其根本是要引導學生學會熱愛生活,觀察生活中的細節,善于提出問題。作為校方,可以依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安排各種形式的戶外活動,讓學生深入鄉村,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拓展視野,增長見識。舉例而言,在湘美版六年級上冊第八課《田間的精靈》中,提及到稻草人,這是鄉村文化的代表之一。為了增強教學效果,老師可以帶領學生游覽鄉村,到田間了解稻草人的制作方法,收集石頭、稻草、羽毛等材料,自行動手設計稻草人,最后對成品進行總結,發現當中的不足,有助于提升學生手工制作水平,以及更進一步了解鄉村生活的細節,加深情感體驗。
綜上所述,對現今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其關鍵是要充分利用鄉土資源,豐富課堂教學形式,這對于學生而言能培養他們熱愛家鄉,熱愛自然的情感,提升審美鑒賞能力。對于美術教學而言,還能增強美術教育的實效,豐富教材內容,彌補教材的局限,體現美術教學的生活性。如何利用鄉土資源優化美術教學模式,具體而言,需要老師利用多媒體資源,創設教學情境,開展不同形式的戶外活動,拓展學生的視野。
參考文獻:
[1]張挺.關于利用鄉土美術資源豐富美術課堂教材的探究[J].美術大觀,2018(7):152-153.
[2]楊華.著眼鄉土文化 培養家鄉情結:試論鄉土美術資源與小學美術教學的融合[J].名師在線,2018(14):78-79.
[3]郝德珂.鄉土文化與美術教學的融合[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5):18.
[4]李建華.淺析鄉土美術教學資源的教育功能[J].美術教育研究,2018(7):96-97.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