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哲 ,楊 默,石宗華
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 (鄭州 450052)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由多種病理因素造成心肌損傷,心肌結構和功能發生改變后對心室泵血和充盈造成影響的一組綜合征,患者臨床表現為呼吸困難、乏力、體液潴留[1]。臨床治療CHF患者不僅要改善臨床癥狀,提高生活質量,還要針對心肌重構的機制延緩和防治心肌重構的發展,降低患者的住院率和死亡率[2]。近年來,由于我國老齡化人口加劇和不良飲食習慣等造成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的人群增加,CHF的發病率也隨之升高。從中醫角度來講,本病屬于“胸痹心痛”的范疇,發病與寒邪侵體有關,丹參具有活血化瘀、止痛、清心除煩的功效,具有較為廣泛的生物學活性,而且被用于治療多種心血管疾病的中成藥方劑配伍中,療效已被肯定[3]。本研究將我院近兩年來收集的CHF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分別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給予丹參多酚酸鹽和丹參酮進行治療,分析療效和作用機制,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 將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間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36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每組各68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見表1。

表1 兩組慢阻肺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臨床診斷符合美國紐約心臟病學會(New york heart disease assocation,NYHA)制定的心功能分級標準[4]。
排除標準:將合并有惡性腫瘤,嚴重內分泌疾病,自身免疫疾病,肝腎功能不全患者,心臟瓣膜修復術患者,其他感染或代謝紊亂患者排除。
2 治療方法 患者入院后積極治療基礎性疾病與合并癥,合理使用洋地黃制劑、β受體阻滯劑、利尿劑等藥物,必要時給予吸氧、抗感染治療。
2.1 對照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丹參多酚酸鹽注射液( 國藥準字Z20050249;規格:200 mg/瓶 )進行治療,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 ml溶解200 mg藥物后靜脈滴注,1次/d,連續使用2周。
2.2 研究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丹參酮ⅡA注射液(國藥準字H31022558;規格:2 ml)治療,40~80 mg/次,肌肉注射,1次/d。
3 觀察指標 在清晨空腹狀態下采集患者靜脈血4 ml,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患者CRP、Hcy濃度,由同一超聲專家進行心臟超聲(飛利浦G60S)檢查,選擇頻率為35Hz探頭,檢查心臟個房室結構、大小,心臟瓣膜返流速度,記錄左室射血分數(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對比觀察兩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的不良反應。
4 療效標準 根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制定的相關標準來評價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治療后心功能改善2級以上判為顯效,改善1級以上判為有效,心功能改善不足1級甚至嚴重者判為無效[5]。
5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9.0對獲得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處理,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分別以[例(%)]和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使用χ2或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1 兩組CHF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2。研究組治療后臨床總有效率為95.59%,明顯高于對照組73.53%(P<0.05)。

表2 兩組CHF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2 兩組CHF治療后心功能各項指標比較 見表3。治療前兩組患者CRP、Hcy和LVEF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CRP和Hcy水平均發生明顯降低,LVEF明顯升高,研究組改善程度優于對照組(P<0.05) 。
3 兩組CHF患者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見表4。兩組患者頭痛、眩暈、血谷丙轉氨酶水平升高等不良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5.88%和8.82%,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過及時處理后消失。

表3 兩組CHF患者治療后心功能各項指標比較
注:治療前比較, *P<0.05;治療后和對照組比較,#P<0.05

表4 兩組CHF患者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例(%)]
臨床上各類心臟疾病的患者最終轉為慢性心力衰竭,也是引起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一個主要原因,有資料顯示,CHF患者的五年存活率與惡性腫瘤相差無幾,由此可,CHF對人類健康造成巨大威脅[6]。CHF患者發病與多種病理因素有關,心肌細胞受到損傷后可激活神經內分泌功能,釋放多種具有活性的細胞因子,促進心肌重構,進一步加重對心肌細胞的損傷,影響心肌功能,彼此之間互為因果?;颊咴诎l病后水鈉潴留造成肌漿網的鈣離子通道數目減少,活性降低,心肌收縮性和順應性都會降低,造成LEVF水平下降[7]。CRP一般在機體發生組織損傷或者感染等應急狀態下產生,是由單核巨噬細胞系統釋放的促炎癥細胞因子,有大量研究證實CHF患者的血液系統處于炎癥狀態,CRP的濃度和活性都會明顯高于正常水平,因此也可以通過測外周血CRP的濃度來反應可以反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發展和預后,該指標也是引發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8]。
本次研究中研究組和對照組分別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丹參酮ⅡA注射液和丹參多酚酸鹽進行治療,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CRP、Hcy水平和LEVF水平改善情況均明顯優于對照組。丹參味苦,微寒,具有活血祛瘀,通經止痛,清心除煩,涼血消癰的功效,丹參酮ⅡA磺酸鈉注射液使用后能增加冠脈血流量,改善缺血區心肌的側支循環及局部供血,改善缺氧心肌的代謝紊亂,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縮小實驗動物缺血心肌梗死面積,在一定劑量下亦能增強心肌收縮力。丹參多酚酸鹽被廣泛用于冠心病患者的臨床治療中,效果突出,可有效的緩解患者胸悶、心悸等臨床癥狀,可疏通發生梗阻的血管,提升心血管血流灌注量,改善局部血流微循環,緩解心臟缺血和缺氧[9]。
丹參酮ⅡA注射液的主要有效成分是從丹參中分離得到的二萜醌類化合物,是丹參中含量豐富且能代表丹參藥效的活性成分。從本次研究結果來看,使用丹參酮ⅡA注射液治療CHF的效果更為明顯,其治病機制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闡述,一是丹參酮ⅡA對細胞內的線粒體呼吸造成抑制,進一步阻止或減輕鈣超載所致的心肌細胞損傷和死亡,減少氧自由基和乳酸鈉的過量產生和堆積,從多個環節上減輕了患者心肌受損狀態,同時可促進缺血心肌ATP的合成,有效改善心肌缺血的狀態;二是藥物進入機體后能夠發揮擴張冠狀動脈的作用,增加循環血流量,改善側枝循環,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氧的狀態;三是有效抑制血管內血小板的聚集,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環;最后藥物可降低血管內脂質的水,緩解了動脈粥樣硬化的狀態[10]。作為中藥注射劑,丹參酮ⅡA注射液的溶液環境會對藥物的穩定性產生影響作用,甚至會有沉淀析出或者溶液變色的情況[11]。本次研究中發現兩組患者出現的不良反應有眩暈、頭痛和血谷丙轉氨酶水平升高的不良反應,經過及時處理后得到明顯的緩解。但是有資料顯示,臨床使用丹參酮ⅡA治療的極個別患者會出現過敏性休克或靜脈炎,可能與注射液中少量樹脂等雜質殘留或者與其他藥物發生反應有一定的關系,因此在實際用藥過程中護理人員要嚴格用藥,觀察藥物顏色紅色溶液,不宜與其他藥物(除了配伍使用安全已得到臨床驗證的藥物)在注射器或輸液瓶中混合,應盡可能單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