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妮 王軼 王元釗 趙璟 柴瑞琪


摘要:目的?觀察中醫祛腐生肌法促進肛周膿腫及肛瘺術后創面愈合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2016年1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46例肛周膿腫、肛瘺術后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23例和觀察組23例。對照組常規換藥治療,觀察組采用中醫祛腐生肌治療,比較2組患者創面愈合情況及愈合速度。結果?觀察組創面愈合總有效率(95.65%)顯著高于對照組(78.26%),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創面腐肉脫落時間(5.18±1.09d)、創面愈合時間(4.56±1.02d)均顯著低于對照組(8.12±2.07d、6.02±1.12d),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中醫祛腐生肌法可有效促進肛周膿腫及肛瘺術后創面愈合,臨床應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廣借鑒。
關鍵詞:中醫祛腐生肌法;肛周膿腫;肛瘺術后;創面愈合;臨床觀察
中圖分類號:R657.1+6?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007-2349(2019)03-0038-02
肛周膿腫、肛瘺等肛管、直腸炎癥為臨床常見的肛管直腸疾病,手術是治療該類疾病的主要手段,但術后創面愈合時間長,愈合不良風險較高,因而需探索更為可靠的治療手段[1,2]。中醫在肛管、直腸炎癥治療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其中祛腐生肌法在肛周膿腫及肛瘺術后創面治療中應用較多[3,4];為進一步探明該療法臨床療效,本次研究選擇2016年1月—2018年7月期間本院收治的46例肛周膿腫、肛瘺術后患者,對術后創面愈合的影響進行了對比分析,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6年1月—2018年7月期間本院收治的46例肛周膿腫、肛瘺術后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23例)和觀察組(23例)。2組患者均經直腸指診和肛周B超確診為肛周膿腫和肛瘺,符合《中藥新藥治療肛周膿腫及肛瘺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相關診斷標準。納入標準:肛門局部術后創面均有腐肉、分泌物或肛周膿腫;成年人;自愿本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除肛門局部創面外,合并其他創面者;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者;無法配合換藥治療者;藥物使用禁忌者或過敏者。觀察組,女9例,男14例,年齡25~67歲,平均(46.18±21.03)歲,病程5個月~3年,平均(1.86±1.23)年,其中肛周膿腫10例,肛瘺術后13例。對照組,女11例,男12例,年齡24~67歲,平均(45.12±21.03)歲,病程5個月~3年,平均(1.86±1.23)年,其中肛周膿腫11例,肛瘺術后12例。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方面,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2組均給予開放創面、抗炎等常規治療,在此基礎上:對照組常規換藥治療:換藥前碘伏局部清洗消毒,隨后采用無菌紗條浸濕康復新液(昆明賽諾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53020054,中藥,100 mL),外敷給藥,每日換藥1次,持續4周為1個療程。觀察組采用中醫祛腐生肌治療:換藥前洗必泰局部清洗消毒,觀察創面情況,膿腐壞死組織較多時,采用彎鉗、鉗夾去除表淺膿腐組織;然后進行中藥熏洗(延胡索30 g,三七20 g,黃柏20 g,芒硝30 g,川烏10 g,草烏10 g)沖開后趁熱熏洗,患者創面距離藥液表面10cm左右,待溫度降低后,蘸藥液擦洗局部,熏洗時間20~30 min);最后采用無菌紗條涂滿解毒燒傷軟膏(上海金皮寶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60334,每支裝20 g),外敷給藥,每日換藥1次;患者創面色澤紅潤后,改為康復新液紗條換藥,同對照組。以4周為1個療程。
1.3?觀察指標及療效標準
1.3.1?創面愈合效果評估?參照美國結直腸外科醫師協會《肛周膿腫和肛瘺治療指南》(2011年)[5],治療1個療程后,評價臨床療效。痊愈:創面晚期愈合,疤痕堅硬,無膿腐組織,局部無疼痛感或疼痛輕微,對生活及睡眠質量無影響;顯效:與治療前相比,創面縮小75%以上,創面有新生肉芽組織,無膿腐組織,疼痛癥狀較輕,對生活及睡眠質量無影響;有效,與治療前相比,創面縮小25%~75%以上,創面有新生肉芽組織,疼痛可忍受,對生活及睡眠質量有影響;無效:與治療前相比,創面縮小不足25%,其他癥狀無明顯改善者。
1.3.2?創面愈合速度比較?記錄并統計2組患者創面腐肉脫落時間、創面愈合時間,對比分析2組創面愈合速度。
1.4?統計學方法?本次研究采用SPSS20.0 統計學軟件分析所有數據,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并采用t檢驗;采用χ2檢驗計數資料,P<0.05 認為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2組患者創面愈合效果比較?觀察組創面愈合總有效率(95.65%)顯著高于對照組(78.26%),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2組患者創面愈合時間比較?觀察組創面腐肉脫落時間、創面愈合時間均顯著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肛周膿腫、肛瘺需要經歷急性期、慢性期的長時間病程,手術治療效雖然可靠,但是創面愈合的難度大,時間長,創面愈合效果直接影響疾病的預后[6,7]。洗必泰局部清洗消毒聯合康復新紗條換藥是治療肛周膿腫、肛瘺術后創面的主要方法,但是療效較為有限,需探索更為苛刻的治療方法[8,9]。
中醫認為肛周膿腫、肛瘺屬于“痔漏”范疇,其病機為陰陽失調,氣血兩虛,陷脈為瘺,濕毒瘀阻而致瘡穿膿汁不盡,屬于熱、濕、瘀證。中醫祛腐生肌法在活血通絡、除濕止痛的基礎上強化了祛腐生肌的作用,對于熱、濕、瘀證引起的瘺及膿腫治療較為對癥[10,11]。近年來,中醫祛腐生肌法在臨床治療中應用較多,文獻報道顯示,該療法可有效促進肛周膿腫、肛瘺術后創面預后,治療效果較為理想,但是在藥物選擇方面尚不統一,促進較多治療藥物[12]。解毒燒傷軟膏具有解毒止痛、涼血活血、祛風除濕、舒經活絡的良好相符,除用于燒燙傷治療外,還可用于血熱毒盛引起的瘡瘍癥候[13]。解毒燒傷軟膏藥理研究也證實,其具有抑菌抗腐的作用、促進肉芽生長及傷口愈合的良好效果,但是其治療肛周膿腫、肛瘺術后創面的臨床研究較少[14]。為此,本次研究選擇解毒燒傷軟膏作為中醫祛腐生肌法的主要治療藥物,對其臨床效果進行了對比分析,結果顯示,觀察組創面愈合總有效率(95.65%)顯著高于對照組(78.26%),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創面腐肉脫落時間(5.18±1.09)d、創面愈合時間(4.56±1.02)d均顯著低于對照組(8.12±2.07)d、6.02±1.12(d,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知采用解毒燒傷軟膏、運用中醫祛腐生肌法治療肛周膿腫、肛瘺術后創面效果好,且愈合速度快,有助于改善患者預后,減輕患者痛苦,臨床應用效果可靠。當前,解毒燒傷軟膏應用于中醫祛腐生肌法治療肛周膿腫及肛瘺術后創面的臨床文獻報道較少,仍需增加大樣本量臨床研究,從而進一步明確其良好療效,為肛周膿腫及肛瘺術后創面治療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15]。
綜上所述,中醫祛腐生肌法可有效促進肛周膿腫及肛瘺術后創面愈合,臨床應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廣借鑒。
參考文獻:
[1]王爽.探討中醫祛腐生肌法換藥對肛周膿腫、肛瘺術后患者創面愈合的影響[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12):105+143.
[2]鄭嬌.中藥熏洗應用于肛周膿腫術后臨床療效的系統評價[D].北京中醫藥大學,2018:23-24.
[3]宋長滿,董毅,朱美譽.肛周膿腫及肛瘺術后為促進創面愈合應用中醫祛腐生肌法聯合京萬紅軟膏的價值探討[J].中國實用醫藥,2018,13(6):129-130.
[4]李曙光.中醫祛腐生肌法促進肛周膿腫、肛瘺術后創面愈合的臨床與實驗研究[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5(26):125.
[5]王廣成.祛腐生肌法用于肛周膿腫及肛瘺術后效果觀察[J].實用中醫藥雜志,2017,33(9):1086-1088.
[6]易鵬飛.中藥去腐生肌法促進肛周膿腫、肛瘺術后創面愈合臨床研究[J].亞太傳統醫藥,2017,13(16):116-117.
[7]殷玉梅,陳國梁,紀禎成.中醫祛腐生肌法換藥對肛周膿腫、肛瘺術后患者創面愈合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藥,2017,12(20):83-84.
[8]毛錄英,代建華.肛周膿腫肛瘺術后創面愈合影響因素分析[J].現代儀器與醫療,2017,23(2):108-110.
[9]武瑞仙,梁晨,王春暉,等.中醫古籍中祛腐生肌方劑用藥規律分析[J].遼寧中醫雜志,2016,43(6):1146-1149.
[10]張曉艷,白克運,楊旭,等.生膚湯治療肛瘺及肛周膿腫術后創面愈合30例臨床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6,25(11):65-66.
[11]王海東.中醫祛腐生肌法促進肛周膿腫及肛瘺術后創面愈合的臨床研究[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4(11):138-139.
[12]魯昌輝.中醫祛腐生肌法對肛瘺術后創面愈合及肛腸動力學變化研究[J].四川中醫,2014,32(11):62-64.
[13]文華.祛腐生肌法在肛瘺術后創面愈合的臨床觀察及安全性研究[D].北京中醫藥大學,2012:11-13.
[14]蔣宜偉,張曉剛,宋敏,等.中醫祛腐生肌法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干預作用[J].中醫研究,2011,24(12):1-2.
[15]趙永嬌,何穎華,智建文,等.中醫祛腐生肌法換藥促進肛周膿腫、肛瘺術后患者創面愈合的臨床觀察[J].北京中醫藥,2011,30(3):20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