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麗娟 付婷婷 盧嘉琪
摘要:目的?觀察析乳房按摩聯合中藥治療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研究對象為2015年11月—2018年11月在本院就診的78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作為本實驗的研究對象,按照隨機的原則將78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39例,其中對照組給予頭孢呋辛進行治療,觀察組患者給與乳房按摩聯合中藥進行治療,之后對2組患者的臨床療效以及其他相關指標進行對比分析。結果?對照組中急性乳腺炎患者的總有效率為82.05%;觀察組為97.44%,經分析2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腫塊消退時間為(4.87±1.03)d;觀察組為(1.63±0.42)d,經分析2組患者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治愈時間為(5.28±1.93)d;觀察組為(3.31±1.24)d,經分析2組患者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乳房按摩聯合中藥對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確切,緩解了患者的臨床癥狀,值得臨床推廣及應用。
關鍵詞:乳房按摩;急性乳腺炎;中藥;臨床觀察
中圖分類號:R271.4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7-2349(2019)04-0100-02
急性乳腺炎為臨床中較為常見的哺乳期婦女常見病之一,好發時間段為產后1個月,有時也可發生于產后2-4月的時間段,且在臨床中以初產婦較為多見[1]。急性乳腺炎的發病原因與產后乳管瘀塞不通、乳汁淤積以及乳腺發育不良、乳頭破裂、乳房外傷等因素密切相關,其中乳汁淤積是急性乳腺炎最容易致病的因素之一,這些致病因素可誘發患著發生化膿性感染進而引起急性乳腺炎,其中主要的感染細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或鏈球菌[2-3]。該病主要表現為乳汁淤積性炎癥、硬性腫塊等,部分患者還會伴有患側乳房疼痛、紅腫、以及白細胞增多等并發癥。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的日常生活也隨之變化,其生活壓力也會伴之而來,導致急性乳腺炎患者呈現遞增趨勢[4-5]。目前對于急性乳腺炎的治療,藥物治療為首選,但長期服用藥物治療會使患者出現依賴性以及加重毒副作用等,若患者停藥,該病很容易出現復發的現象。有相關文獻報道顯示,乳房按摩聯合中藥對于急性乳腺炎患者的治療,其療效顯著,且安全性高,逐漸引起醫務人員及科研人員的重視[6]。基于此,本臨床研究選取在我院就診的78例急性乳腺炎患者,進而觀察乳房按摩聯合中藥對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的臨床療效,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5年11月—2018年11月在本院就診的急性乳腺炎患者(總共78例),并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39例。在對照組所有急性乳腺炎患者中:年齡22~41歲,平均年齡為(31.21±5.27)歲,病程2~6 d,平均(4.01±0.68)d;觀察組所有急性乳腺炎患者:年齡21~40歲,平均年齡為(30.94±4.89)歲,病程1~5 d,平均(3.94±0.83)d。2組急性乳腺炎患者的一般資料經分析,并沒有意義(P>0.05),說明2組急性乳腺炎患者在本研究條件下具有可比性,本臨床已經過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所選的研究對象已在實驗前簽署知情同意書。
1.2?診斷標準?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7]中急性乳腺炎的診斷標準及診斷依據進行診斷并確診。
1.3?納入標準?①所選研究對象均符合上述診斷標準者;②所選研究對象在實驗前均簽署知情同意書;③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④所選研究對象均無其它嚴重并發癥者;⑤所選研究對象年齡選定在21-41歲者;⑥所選研究對象均有詳細的客觀臨床數據及病情記錄者。
1.4?排除標準?①不符合上述急性乳腺炎診斷標準者;②具有嚴重系統性疾病者;③近期有過手術史者;④具有吸煙或者嗜酒者;⑤依從性較差者;⑥具有嚴重的藥物過敏史者;⑦治療前未簽署知情同意書者;⑧具有嚴重的精神病者。
1.5?治療方法
1.5.1?對照組?單純給予頭孢呋辛進行治療,生理鹽水100 mL、頭孢呋辛0.5~1 g,每d 2次靜點,3 d為1療程。治療結束后觀察其臨床治療效果。
1.5.2?觀察組?給予乳房按摩聯合中藥治療,處方:柴胡10 g,青皮10 g,路路通15 g,王不留行15 g,皂角刺15 g,蒲公英30 g,紫花地丁15 g,赤芍15 g,桔梗6 g,木通10 g,用水煎服300 mL,每天進行2次(早晚各1次),3 d作為1療程。治療結束后與對照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對比觀察。
1.6?觀察指標?(1)對照組和觀察組急性乳腺炎患者治療的效果;(2)對照組和觀察組急性乳腺炎患者腫塊消退時間的變化情況;(3)對照組和觀察組急性乳腺炎患者治愈時間的比較。
1.7?療效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8]:①治愈:患者的臨床癥狀消失,腫塊完全消散,白細胞恢復正常;②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明顯緩解,腫塊消散可達60%以上,白細胞恢復正常;③有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有所好轉,腫塊縮小;④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甚至加重。
1.8?統計學方法?數據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其中2組患者中的計量資料均采用均數±標準差(x±s)進行表達,以P<0.05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2組臨床療效比較?2組急性乳腺炎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的對比情況如表1所示,對照組中急性乳腺炎患者的總有效率為82.05%;觀察組為97.44%,經分析2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2組腫塊消退時間比較?2組急性乳腺炎患者腫塊消退時間的對比情況如表2所示,對照組患者腫塊消退時間為(4.87±1.03)d;觀察組為(1.63±0.42)d,經分析2組患者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2組急性乳腺炎患者治愈時間的對比情況?2組急性乳腺炎患者治愈時間的對比情況如表2所示,對照組患者治愈時間為(5.28±1.93)d;觀察組為(3.31±1.24)d,經分析2組患者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急性乳腺炎是臨床中較為常見的哺乳期婦女疾病,其發生與患者生活壓力以及情緒、飲食等因素密切相關,臨床特征主要表現為硬性腫塊以及炎癥等等,部分患者還會伴發一系列系統性疾病,該病會引起患者出現乳房紅腫熱痛等表現,進而可影響日常活動,與此同時這也給患者的心理帶來一定影響[9-10]。目前臨床中,對于急性乳腺炎患者的治療主要為利用抗生素進行抗感染治療,若長時間使用該治療方式,患者會耐藥性的現象或者機體免疫力下降等等[11]。由于疾病治療費用昂貴,給患者以及患者的家庭帶來嚴重的經濟負擔。手法按摩通經排乳在祖國醫學中屬于推拿之法,歸中醫外治法之一,具有調和患者氣血,疏通經絡,乳汁淤解等作用[12]。近年來乳房按摩聯合中藥治療急性乳腺炎患者取得不錯的治療效果。基于此,本研究選取78例急性乳腺炎患者,進而觀察乳房按摩聯合中藥對急性乳腺炎患者的臨床療效。
中醫學認為急性乳腺炎屬“乳癰”等范疇,肝郁胃熱,營血不和,氣滯血瘀,聚而成塊,郁久化熱,化腐成膿為本病的主要發病因素,而急性乳腺炎的病機則為乳絡瘀阻熱毒壅盛[13]。觀察組中,手法按摩治療可使已堵塞的導管重新開放,并增加乳汁的分泌;在消炎止痛方中,蒲公英、金銀花以及連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白芍具有養血柔肝、緩中止痛的功效;皂角刺具有消腫散瘀或排膿之功效。諸藥合用,清熱解毒,通乳消腫,散結止痛。本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中急性乳腺炎患者的總有效率為82.05%;觀察組為97.44%,經分析2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腫塊消退時間為(4.87±1.03)d;觀察組為(1.63±0.42)d,經分析2組患者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治愈時間為(5.28±1.93)d;觀察組為(3.31±1.24)d,經分析2組患者的差異具有意義(P<0.05)。
綜合以上所述,采用手法按摩聯合中藥對急性乳腺炎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確切,緩解了患者的臨床癥狀,值得臨床推廣及應用。
參考文獻:
[1]陳俊娜.用中醫綜合療法治療急性乳腺炎的效果觀察[J].當代醫藥論叢,2016,14(18):96-97.
[2]王劍,馬瑞蓮.中西醫結合治療急性乳腺炎69例臨床觀察[J].中醫藥導報,2014,21(4):128-129.
[3]張海瓊.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0,19(1):101-102.
[4]謝丹.疏通乳管聯合通乳消腫湯治療郁乳期急性乳腺炎50例臨床觀察[J].新中醫,2012,44(6):54-55.
[5]范鏵.中西醫結合治療急性乳腺炎46例觀察[J].浙江中醫雜志,2006,41(8):485-485.
[6]王星.手法按摩治療急性乳房炎的護理[J].臨床醫藥實踐,2013,22(10):789-790.
[7]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22.
[8]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S].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278-281.
[9]李麗,趙海軍,徐瑾,等.中西醫結合治療急性乳腺炎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17(1):69-71.
[10]盧松,曲悅.中西醫結合治療急性乳腺炎38例療效觀察[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4,5(7):27-28.
[11]Cheng L,Reddy V,Solmos G,et a1.Mastitis,a Radiographic,Clinical,and Histopathologic Review[J].Breast Journal,2015,21(4):403-409.
[12]王琳云.產后穴位按摩對促進乳汁分泌影響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31):606-607.
[13]安利.乳房按摩結合中藥治療急性乳腺炎療效分析[J].實用中醫藥雜志,2014,30(6):483-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