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穎 陳明亮
[摘要] 目的 探討超聲醫學數字化教學平臺在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的應用價值,初步評價教學效果。 方法 采用簡單隨機分組的方法將2016年6~12月在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超聲科規范化培訓住院醫師28名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14名。實驗組采用基于超聲醫學數字化教學平臺的案例教學法(CBL),對照組采用傳統講授教學法(LBL)。培訓前及培訓6個月后,通過理論考試和臨床實踐測試評估兩組學習效果,通過問卷調查評估兩組對課程感興趣程度。利用SPSS 19.0軟件對兩組培訓前后理論考試和臨床實踐測評成績進行分析。 結果 培訓后兩組理論考試成績和臨床實踐測評結果均較本組培訓前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實驗組培訓后理論成績和臨床實踐測評成績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或P < 0.01)。實驗組所有住院醫師均認為學習興趣和學習自主性得到極大提高,并且能及時獲取最新前沿知識,希望繼續這種學習方式;而對照組25%的住院醫師認為LBL教學法可促進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并愿意繼續接受這種培訓模式。 結論 超聲醫學數字化教學平臺有助于提高超聲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教學質量,值得推廣。
[關鍵詞] 數字化教學平臺;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案例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 R319?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9)03(a)-0063-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applying value of ultrasound teaching platform in the standardized training of residents and the teaching effect preliminarily. Methods Twenty eight residents in Department of Ultrasonography, Xinqiao Hospital of Amy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June to December 2016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y simple and randomized grouping method with 14 residents in each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adopted the case-based learning (CBL) method via ultrasound teaching platform,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accepted the traditional lecture-based learning (LBL) method. The effect of learning was measured by theoretical examination and clinical practice test before and after 6 months′ training,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performed to evaluate the interest degree of the two groups. SPSS 19.0 software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results of theoretical and clinical practice test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 Results After training, the theoretical examination results and the clinical practice performance both improved than those before training in the two groups,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results of theoretical examination and the clinical practice performanc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aining,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or P < 0.01). All the resi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ought that the learning interest and learning autonomy improved greatly, and they were able to acquire the latest cutting-edge knowledge in a timely manner, hoping to continue to accept this method of learning. While 25% of the resid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ought that LBL teaching could promote the autonomous learning and willing to continue to accept this training mode. Conclusion The ultrasound teaching platform is helpful for improving the teaching quality in the standardized training of residents and it is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 Ultrasound teaching platform; Standardized training of residents; Case-based learning method
培養高素質的超聲醫師對于超聲檢查在臨床上的精準使用有重要的社會價值[1]。因此,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不僅是超聲醫學專業繼續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培養高層次超聲醫師的必經之路[2-3]。超聲醫學數字化教學平臺是陸軍軍醫大學重點研發項目的教學成果,具有多元化大數據教學資源庫,可實現跨平臺跨地域教學[4-5]。該平臺于2013年開始應用于本科生教學中,取得了較好效果,并獲得教學成果一等獎。本文探討基于超聲醫學數字化教學平臺的案例教學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在超聲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的作用,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以下簡稱“我院”)超聲規范化培訓基地2016年6~12月住院醫師共28名,其中本科學歷24名,碩士學歷4名,平均年齡(24.8±2.0)歲。采用簡單隨機分組法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14名。其中,實驗組男6名,女8名;年齡22~28歲,平均(24.6±3.1)歲;本科學歷12名,碩士學歷2名。對照組男5名,女9名;年齡24~26歲,平均(25.0±1.0)歲;本科學歷12名,碩士學歷2名。兩組性別、年齡、學歷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由12名工作經驗豐富的副主任醫師及高年資主治醫師,兩組采用不同方法培訓6個月,培訓每周1次,每次2 h,培訓內容為腹部器官常見病例、疑難病例診斷。具體方法如下:
1.2.1 實驗組
1.2.1.1 教學平臺與資源庫構建? 采用基于元數據的一站式檢索技術,利用硬件編解碼、P2P鏈接、B/S與C/S架構協同等,構建多功能數字化教學平臺。平臺各程序均采用響應式布局,可兼容IE、Chrome、Safari等主流瀏覽器;同時設計Android、IOS平臺軟件,適配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使得跨平臺數據傳輸得以實現。通過高精度掃描標引千余本中外文超聲醫學書籍,聯合多家教學醫院收集經典示教病例圖片、罕見病例實時動態錄像等方式采集六大類教學資源。將文檔文件格式轉換為HTML5和SWF格式,視頻文件格式轉換為H.264編碼MP4格式,實現多個設備在線瀏覽文檔和播放視頻。
1.2.1.2 培訓實施情況? 實驗組采用CBL案例教學法。實驗組及帶教老師均擁有移動電腦及智能手機,并可隨時接入無線網絡,進入數字化平臺。首先,充分發揮住院醫師主觀能動性,培養臨床診斷思路。帶教老師通過超聲醫學數字化教學平臺,于網絡教學資源庫中調閱典型病例,展示相應的病史及病例超聲圖像,組織住院醫師就該病例互相討論,依次敘述診斷思路及診斷依據,提出基本診斷結論。隨后,討論該病例中超聲基本切面,幫助住院醫師鞏固臨床操作基礎知識,組織住院醫師思考病例中聲像圖采用何種基本切面,并依次在教學超聲儀器上練習,提高住院醫師操作技能。然后,模擬實際情況,住院醫師們進入診斷室依次扮演患者和醫師角色,進行從詢問病史到提出診斷報告的完整流程,增加住院醫師臨床經驗。此時,通過平臺遠程對話功能,帶教老師進行指導,帶教老師不時進行提問,引導住院醫師進入正確的診斷思路,隨時提醒住院醫師注意事項,協助其進行鑒別診斷。組內其他學員進行觀摩學習,得到同步提高。最后,帶教老師展示彈性成像、超聲造影等新技術在該病種中的應用,討論并小結該病種的診斷要點及鑒別診斷注意事項。整個過程既充分鞏固住院醫師基礎知識,同時真實模擬臨床工作全過程,使住院醫師們更快進行角色轉換和心理適應,將理論融合于實際工作中。其余時間實驗組住院醫師通過數字化教學平臺學習和思考病例庫中的相關病例。復習、自學過程中與帶教老師互動,隨時聯系帶教老師進行答疑。
1.2.2 對照組
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方法,以講授理論知識為主,根據講學內容和課程安排主要講述常見部位超聲檢查的診斷方法、要求及注意事項等。住院醫師自行聽講、記錄、理解和歸納重點知識;充分掌握理論知識后進行上機實踐,歸納總結病例診斷要點、特點并進行鑒別診斷。
1.3 效果評價
培訓前后對兩組住院醫師分別進行測試。①理論考試。考試內容為學習期間涉及病種,兩次題型與題量均相同,總成績為百分制;②實踐技能評測。住院醫師從教學數據庫中隨機抽取病例圖片,分別寫出診斷報告及診斷依據,帶教老師采用基地自制技能評分表,評判診斷報告質量,總成績為百分制。
在培訓和測試之后,采用基地自制教學評價調查表,對所有住院醫師進行調查。內容涉及激發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提高自學能力、促進理解記憶知識、促進運用理論知識、及時高效獲取前沿知識、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是否希望繼續接受該種培訓方法等7個方面。分別設置“是”“一般”兩個選項。住院醫師根據自己學習情況,反饋與評價教學效果。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對兩組培訓前后理論考試和臨床實踐測評成績進行比較,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理論考試成績比較
所有住院醫師均參加2次理論考試。見表1。培訓前摸底考試兩組平均成績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兩組培訓后平均成績均較培訓前明顯提高(P < 0.05)。培訓后,實驗組住院醫師平均成績顯著高于對照組(P < 0.05)。
2.2 兩組實踐技能評測比較
所有住院醫師均參加2次實踐技能評測。見表2。培訓前兩組平均技能得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兩組培訓后的平均技能得分均較培訓前明顯提高(P < 0.05)。培訓后,實驗組平均技能得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 < 0.01)。
2.3 兩組問卷調查結果
共發放調查問卷28份,有效問卷28份,統計所有有效問卷調查結果(表3)。實驗組所有住院醫師均認為學習興趣和學習自主性得到極大提高,并且能及時獲取最新前沿知識,希望繼續接受這種方式學習,91.67%的住院醫師認為這種培養模式可以提高自學能力、促進理解基礎理論,83.33%的住院醫師認為培訓后運用理論知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得到增強。而對照組僅25%的住院醫師認為CBL教學法可以促進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并愿意繼續接受這種培訓模式。
3 討論
近年來,超聲醫學新技術不斷發展,超聲造影、血管內超聲、介入超聲等新技術不斷涌現[6]。超聲檢查成為臨床診斷最常用最便捷的影像學檢查之一,在眾多疾病的早期發現與診斷中有重要作用[7-8]。臨床診斷對醫學影像檢查的信任度和依賴性越來越高,社會對包括超聲等醫學影像專業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超聲醫學因其學科特殊性決定了超聲專業人才在其檢測結果判斷中起關鍵作用[9]。
然而目前可供選用的超聲醫學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教材不僅數量少,編寫周期長,而且有效教學資源不足。傳統的教學方法也已遠不能滿足超聲醫學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需要[10-11]。為改革超聲醫學規范化培訓教育的局限性,培養高素質的超聲專業人才,實現對于超聲醫學在臨床上精準使用的重要社會價值,我院進行嘗試性探索,結合自建超聲醫學數字化教學平臺和案例教學法進行教學培訓。
CBL是以案例為基礎,教師引導并組織住院醫師思考和分析案例,討論和交流看法等學習活動[12-14]。這種教學模式可以促進住院醫師理解掌握與案例密切相關的基本理論知識,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15-16]。超聲醫學數字化教學平臺中采用了先進的信息化技術,包含多元化教學數據庫,和跨平臺終端,實現跨平臺跨地域教學,豐富住院醫師獲取知識的途徑[17-18]。
培訓后,實驗組住院醫師的理論成績提升幅度更大,這可能是由于教學平臺內豐富的教學資源,老師授課的課件、教學視頻等均可以自主的進行選擇,針對性的進行學習,從而提高了自學能力,促進理解性記憶理論知識,打下扎實的基本功。培訓后,實驗組臨床實踐能力也有較大提高,這可能是因為,CBL教學模擬實際臨床工作流程,有利于住院醫師獨立思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同時通過教學平臺,可以促進教師與住院醫師間、住院醫師相互之間的討論交流,印象更加深刻。除此之外,還提高了住院醫師的溝通技巧、促進團隊合作。因此,這種教學方法,更加受到規范化培訓住院醫師的歡迎,實驗組住院醫師均愿意繼續接受此種培訓模式。
當前超聲醫學專業規范化培訓分為超聲醫學專業的規范化培訓與臨床醫學專業規范化培訓,有著極大的不同,值得探討和研究[19-20]。通過基于超聲醫學數字化教學平臺的CBL教學法,不但讓住院醫師更快接觸到超聲醫學前沿知識和發展,同時調動了住院醫師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自學能力,有效地提高超聲專業住院醫師臨床診斷思維能力。因此,基于超聲醫學數字化教學平臺的CBL教學法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袁文臻,王千心,郝建朋,等.大數據時代高等醫學教育創新之思考[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6,32(2):75-77.
[2]? Kessler C,Bhandarkar S. Ultrasound training for medical students and internal medicine residents--a needs assessment [J]. J Clin Ultrasound,2010,38(8):401-408.
[3]? Popowski T,Huchon C,Fathallah K,et al. Impact of accreditation training for residents on sonographic quality in gynecologic emergencies [J]. J Ultras Med,2015,34(5):829-835.
[4]? 何穎,楊希,李濘珊,等.超聲網絡教學數據庫構建研究及應用[J].臨床超聲醫學雜志,2015,17(9):635-636.
[5]? 榮亞妮,何穎,楊希,等.多功能網絡教學數據庫構建現代超聲醫學中的價值[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6, 21(1):29-30.
[6]? 劉悅,吳剛,周煒,等.醫學超聲技術發展及應用[J].中國熱帶醫學,2005,5(4):855-857.
[7]? 郭美珍.淺談醫學超聲技術在臨床診斷中的應用[J].醫藥衛生:引文版,2015(12):15.
[8]? 陳皓.淺析我國醫學超聲診斷技術的臨床應用趨勢[J].中外醫療,2009,32(10):165.
[9]? 王燕,宋濤,姚蘭輝.提高超聲醫學教學質量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新疆醫學,2014,44(12):96-98.
[10]? 嚴藝,李璽.三級醫院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4,6(1):104-106.
[11]? 解麗梅,李婧宇,任衛東.超聲醫學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探索研究[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9(13):2-4.
[12]? 姚永剛,杜靜波,傅順斌,等.基于PACS病例庫的CBL教學法在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的作用[J].中國病案,2015,16(2):82-84.
[13]? 冉青,甄艷華.CBL結合多媒體教學法在超聲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9(1):17-19.
[14]? 屈登雅.PBL結合CBL在超聲醫學進修學員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衛生職業教育,2017,35(2):132-133.
[15]? 王立淑,何文.案例教學法在超聲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的應用[J].繼續醫學教育,2016,30(4):11-12.
[16]? 喻榮彬,李茜,張懷平,等.醫學教育數字化自主學習平臺的構建與應用[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15,35(6):801-803.
[17]? 張軍要,黃寶玲,尹麗.移動網絡教學平臺建設及其在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5, 29(2):161-163.
[18]? 毛宇昂,黃超.信息化系統在醫學教育中的探索及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6,34(2):15-17.
[19]? 李婧宇,解麗梅,蔡愛露,等.利用PACS進行疑難病例討論在超聲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的經驗總結[J].繼續醫學教育,2017,31(7):5-6.
[20]? 李奧,彭曉靜,鄧晶,等.多元化教學法在超聲醫學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的應用[J].臨床超聲醫學雜志,2017, 19(11):785-786.
(收稿日期:2018-07-20? 本文編輯:金? ?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