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 牛媛 楊志偉
【摘 要】 目的:調查寧夏回族自治區患者Rh血型分布情況,提高醫院對Rh陰性輸血患者的醫療服務水平。方法:回顧分析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2013~2014年鑒定的患者Rh血型的資料,對數據進行整理分析。結果:在住院70298例患者中Rh陰性患者1073例,頻率為1.5%,其中回民患者257例,按照ABO血型及RH血型的表現型分布特征為O>B>A>AB。結論:全區Rh陰性血型頻率為1.5%,而回族陰性血分布比例為1.8%,均低于我國漢族人群Rh陰性頻率。
【關鍵詞】 寧夏;回族;Rh血型;調查
【中圖分類號】R457.1+1【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9-019-01
了解Rh血型的分布情況不僅可以幫助患者得到科學、合理、安全、有效的輸血治療,還可以提高新生兒溶血病的診斷,從而保證母嬰健康。隨著對Rh血型的不斷研究,據報道,Rh陽性血型在中國漢族及大多數民族人中約占99.7%,個別少數民族約為90%。在中國,Rh陰性血型只占千分之三到四[1]。如果同時考慮ABO和Rh血型系統,在漢族人群中尋找AB型Rh(-)同型人的機會不到萬分之三,十分罕見[2]。
Rh陰性者的分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其中種族的不同而導致的差異最大,在歐洲,白種人群多占的比例較高,約為百分之十五,在中國,新疆維吾爾等少數民族Rh陰性者的分布約為百分之五,蒙古族人約為百分之一,而在漢族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極少,僅占千分之三[3]。因此,開展對Rh 陰性血型地區分布的調查研究,對于臨床輸血治療尤其是預防新生兒溶血病, 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
本文采用病例回顧分析的方法,對本院2013~2014年鑒定的持寧夏戶口的住院患者RH血型的資料進行整理和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與方法
對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持寧夏戶口的住院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統計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居住地、民族、血型等信息。
1.2 儀器與試劑
單克隆抗A標準血清、單克隆抗B標準血清、抗-D血清以及反定型標準紅細胞(上海血液生物醫藥有限公司)。全自動血型及配血分析系統(AutoVue Innova,USA),ABO/RH血型卡(強生醫療器材有限公司)
1.3 檢驗方法
微柱凝膠法。
2 結果
本院2013~2014年鑒定的持寧夏戶口的住院患者Rh血型的資料的整理分析,結果表明:2013~2014年在我院住院的70298例患者中,Rh陰性患者為1073例,占總病例數的1.5%;其中回族患者為257例,占回族患者總數的1.8%;按照ABO血型及Rh血型的表現型分布特征為O>B>A>AB,具體數據詳見表1。
2.1 血型分布情況
2.2 數據分析
對2013~2014年在我院住院的70298例患者血型數據分析可知:(1)本次調查Rh陰性血總例數為1073例,占患者總例數的1.5%;(2)本次調查回族患者共計14089例,其中Rh陰性血患者為257例,占回族患者總例數的1.8%;(3)本次調查的漢族Rh陰性血患者共計816例,占漢族患者總例數的1.45%。綜上可知,本次調查的患者無論是漢族還是回族,其Rh陰性血的比例均低于我國漢族人群2%~5%的Rh陰性頻率。
3 討論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 輸血工作越加的被重視,如何科學、合理、安全、有效的用血被人們高度關注,而 Rh血型系統是除ABO血型系統之外最大、最重要、最具有多態性的血型系統而被大家熟知。在輸血治療中其與ABO血型一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Rh血型系統含有的五種抗原D、E、C、e、c,其中D抗原是Rh系統中最重要的抗原[4] ,因D抗原的免疫原性最強,故通常以紅細胞表面是否含有D抗原來判斷Rh血型,紅細胞表面無D抗原者為Rh陰性,反之則為Rh陽性。按照其抗原表位的數量及質量的不同又可分為D、弱D及部分D等,由于弱D及部分D的患者在輸血治療時需輸注Rh陰性血液,因此對于弱D及部分D的患者視為Rh陰性計算。了解本地區血型分布情況可以為本區血液中心提供參考依據,解決Rh陰性血源短缺的問題等均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在2013~2014年住院的寧夏患者共有70298例,其中檢出Rh陰性患者1073例,回族陰性患者257例,占回族患者的比例為1.8%,漢族患者Rh陰性血比例為漢族患者總例數的1.45%,均低于我國漢族人群2%~5%的Rh陰性頻率[5]。
據報道,少數民族中維吾爾族,哈薩克族,錫伯族中Rh陰性約占5%,高于國內其他民族[6]。在我國南方的廣西,云南等少數民族中,Rh陰性比例低于漢族[7]。而本次調查結果顯示,無論是漢族,還是回族,其Rh陰性血的比例均低于我國漢族人群Rh陰性頻率。了解寧夏地區RH血型的分布情況,能夠提高寧夏地區RH陰性血患者的救治水平,對醫院輸血科的工作有指導性意義。
參考文獻
[1] 劉福昌,王小紅,許春玲,謝琪,黃輝,李榕.調查南昌地區無償獻血人群中Rh血型抗原分布[J].實驗與檢驗醫學,2014,32(05):630-633.
[2] 周華友,劉持翔,李曉娟,楊賀才,斯朗澤仁,扎西頓珠,張印則.漢族和藏族Rh表型分布特征比較研究[J].實用醫學雜志,2011,27(21):3854-3856.
[3] 張琴琴,李清.新疆自治區中醫醫院2013年度RH陰性血表型分布調查[J].中國社區醫師,2014,30(25):120-122.
[4] 陳靜嫻,陳強,宋寧,等.不規則抗體篩查與已有血型庫的現狀調查[J].中國輸血雜志.2008, 21(10):792-794
[5] 趙桐茂.人類血型遺傳學[M].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87,103-109
[6] 方春富,吐爾洪·克維爾,郭偉鵬,木葉賽爾,袁曉華,喬艷輝,左宏麗,徐群麗.烏魯木齊地區漢族與維吾爾族Rh陰性表型分布調查[J].臨床血液學雜志(輸血與檢驗版),2013,26(05):678-679.
[7] 邱芬,田雪梅,文軍,古力巴哈提,施麗,阿斯木古麗,迪娜爾,庫麗曼.新疆北疆地區哈薩克族人群Rh陰性血清學表型分布調查[J].中國輸血雜志,2016,29(10):1167-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