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喜
【摘 要】 目的:研究仰臥單腿下沉體位在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PFNA)治療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選擇2016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64例行PFNA治療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64例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2例。對照組選擇單腿截石體位,觀察組選擇仰臥單腿下沉體位,比較兩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兩組手術切口均實施甲級愈合;觀察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術中透視次數均少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隨訪,髖關節Harris評分、骨折愈合時間兩組比較無差異(P>0.05);觀察組未發生并發癥,對照組發生9例并發癥,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結論:PFNA治療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配合仰臥單腿下沉體位能明顯縮短手術時間,減少術中出血量和術中透視次數,還能有效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仰臥單腿下沉體位; 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181.3+2【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9-037-01
股骨轉子間骨折是骨科常見的疾病,因骨折處血供豐富,治療后可以取得較好愈合效果。可是,也有研究發現,由于股骨轉子間骨折患病率的增加,我國老齡化的加劇,肥胖患者逐年增多,導致股骨轉子間骨折的臨床治療效果受到很大影響[1]。為提高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應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手術的治療效果,本次研究中,選擇2016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64例行PFNA治療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組選擇不同的體位,對比臨床療效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64例行PFNA治療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入選研究對象經X線片均確診為股骨轉子間骨折,年齡均≥60歲,單側新鮮骨折,均知情本研究并簽訂同意書。排除了合并陳舊性骨折、開放性骨折的患者。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分組,根據隨機數字法將64例患者分為對照組32例、觀察組32例。對照組男15例,女17例;年齡60~80歲,平均(67.2±4.8)歲;骨折部位:左側20例,右側12例;AO分型:10例為A1型,12例為A2型,10例為A3型;觀察組男16例,女16例;年齡60~80歲,平均(68.8±4.9)歲;骨折部位:左側19例,右側13例;AO分型:11例為A1型,11例為A2型,10例為A3型;兩組基線資料組間比較無差異(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行腰硬聯合麻醉,仰臥位,以凝膠墊襯墊對會陰部保護。對照組患者上半身朝向健側,保持患肢的水平位,而健肢要保持屈髖90°,同時保持外展70°-80°,保持屈膝90°體位,將C臂放置在兩腿間。觀察組上半身朝向健側,患肢保持水平位在牽引支架上進行固定,保持患肢的內旋和內收伸直體位,將健側下肢伸展15°-20°,在下肢墊好軟墊,以此形成“下沉”的體位。將C臂放置健側穿過牽引床,和牽引床保持垂直位置。
放置好C臂后,醫師經C臂透視觀察患肢完成骨折端的復位,選擇轉子頂點近端作切口,頂點偏內0.5cm將導針植入,由導針對股骨近端進行擴大,將主
釘插入,經C臂透視調整插深,根據瞄準具鉆至股骨頸導針,經透視進行正位和軸位,導針要保持在股骨頸中下的1/3,經擴鉆打進螺旋刀片,保持尖頂距在2.5cm以下。最后沖洗放置引流管閉合閉口。
1.3 觀察指標
統計記錄兩組患者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術中透視次數、髖關節Harris評分、骨折愈合時間及術后并發癥[2]。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9.0統計學,計數資料用x2比較,計量資料用t檢驗,檢驗結果P<0.05表組間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手術一般情況
兩組手術切口均實施甲級愈合;觀察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術中透視次數均少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隨訪,髖關節Harris評分、骨折愈合時間兩組比較無差異(P>0.05),見表1;
2.2 比較兩組術后并發癥
術后,兩組均未發生嚴重的感染、壓瘡及墜積性肺炎等嚴重并發癥。其中,觀察組未發生并發癥,并發癥發生率0%;對照組發生9例并發癥,3例健側肌肉損傷,6例會陰部有不適感,并發癥發生率28.13%,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x2=10.4727,p=0.0012,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
3 討論
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內內固定術是臨床應用較為廣泛的一種手術方式,臨床治療效果較好。可是,因老年患者體質差,免疫力低,肥胖患者的脂肪層過厚[3],既加大了手術難度,也影響了手術的效果。股骨轉子間骨折區血供比較豐富,一旦發生骨折治療后大多愈合效果理想,臨床治療并不難。可是,隨著老齡患者的不斷增加,為手術治療帶來了難度,影響了臨床治療效果[4]。術中選擇仰臥單腿“下沉”這種體位乾地治療克服了仰臥單腿截石位體位的一些缺點,避免極度外展健側膝部,能有效減輕患者會陰部的不適感,也能避免患者的健側肢體肌肉受到損傷,也能避免老年患者健側肢體發生骨折[5]。本次研究結果顯示,仰臥單腿下沉體位在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治療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手術中,可以為患者提供良好的透視體位,取得理想復位與固定效果,可以使手術高效的完成,縮短手術時間,也能減少放射造成的損害。
綜上,PFNA治療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配合仰臥單腿下沉體位能明顯縮短手術時間,減少術中出血量和術中透視次數,還能有效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莊先祥.Gamma釘和改良股骨近端加鎖髓內釘治療股骨轉子間骨折療效比較[J].中國實用醫藥,2014,9(27):38-39.
[2] 張育專,黃田.兩種不同體位下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治療肥胖患者股骨轉子間骨折臨床效果對比觀察[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6,15(4):383-386.
[3] 劉建敏,周亞凈,曹建明,等.不同體位下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內固定治療股骨轉子間骨折肥胖患者效果觀察[J].解放軍醫藥雜志,2014,25(11):52-55.
[4] 黃晉,楊松杰,羅勤瑜,等.側臥位與平臥位下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治療肥胖患者股骨轉子間骨折的療效比較[J].中華創傷骨科雜志,2014,16(4):364-366.
[5] 孫秀欽.側臥位與平臥位下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治療股骨轉子間骨折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27):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