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不斷發展,改革不斷深入,產業不斷升級,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越來越迫切,高等學校每年向社會源源不斷輸入人才。民辦高校已成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提高就業質量,全方位做好就業工作已顯得尤為重要。對民辦高校目前的就業服務進行調查,為改善就業服務工作和提高就業質量奠定基礎。
關鍵詞:民辦高校;就業服務
一、民辦高校就業服務的重要性
(一)提升民辦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
在教育部2018年6月14日公布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名單》中,全國本科院校一共有1243所,其中民辦本科學校有417所,占比33.5%。如今,民辦本科教育已經成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民辦高校學生的就業問題也成為社會關注的重點。全方位做好民辦高校就業服務工作,幫助學生提高就業競爭力,從而提升就業質量。
(二)提高民辦高校社會聲譽
畢業生的就業質量是檢驗一所民辦高校教學質量的重要方面,同時也將影響民辦高校的社會聲譽。提升就業服務質量可以更好地幫助民辦高校做好畢業生就業問題,同時贏得用人單位的認可,從而不斷提高民辦高校在社會上的聲譽。
二、民辦高校就業服務現狀
(一)畢業生對民辦高校相關就業服務反饋(以文華學院2018屆畢業生為例)
根據文華學院2018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顯示,畢業生對于學校提供的就業指導滿意程度大于不滿意程度,總體滿意度較高。在畢業生對所提供的就業指導不同方面的重視程度評價中,專業技能培訓占61.69%,實習或者社會實踐機會占54.14%,與企業現有員工溝通交流占38.31%。2018屆畢業生對學校開展的相關就業服務整體較為滿意,其中,對于職業規劃指導,10.96%畢業生很滿意,32.23%的畢業生滿意;對于創業教育指導,10.77%畢業生很滿意,30.11%畢業生滿意;對于就業指導,11.6%畢業生很滿意,33.7%畢業生滿意。從畢業生對于學校提供的就業服務滿意度來看,學校在相關就業服務方面還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間。
(二)民辦高校就業指導缺乏系統性
民辦高校就業指導內容往往局限于宣講就業政策、就業形勢、簡歷制作、面試等就業技巧,這些多屬于理論知識,而輕實踐經驗,因此實效性和針對性有限。就業指導開展形式較為單一,民辦高校就業指導通常通過慕課、講座、系會等形式開展,屬于團體輔導,相對應就業輔導需求不同的學生,效果往往是不明顯的,不具有針對性。民辦高校就業指導工作更大程度上局限于事務性工作,比如就業單位聯系、就業信息提供與發布、就業手續辦理、校園招聘活動安排等。
(三)就業指導老師缺乏相關理論知識支撐
民辦高校開展就業指導多以輔導員為主,大部分輔導員自身缺乏專業的就業指導理論知識,同時是通過自學然后再向學生講述,因此開展的相關就業指導就會顯得比較淺顯。對學生而言,所獲得的有效信息也是有限的。部分民辦高校較為重視輔導員相關就業知識培訓,推薦輔導員參加相關培訓班,由于相關培訓班時間較短、形式單一,輔導員獲得的相關就業指導知識有限。
三、改善民辦高校就業服務對策
(一)完善就業服務體系,豐富就業指導內容
就業指導內容多樣化。就業指導中心所提供的就業服務除了要提供相關招聘信息、組織開展校園招聘會,還需要增加職業能力測評、就業心理咨詢、就業指導一對一服務等相關內容。就業指導能夠根據學生的需求進行開展,實現就業指導人性化、個性化。
就業指導更加系統性。就業指導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特點進行開展,針對大一學生,開展職業規劃類相關指導;針對大二、大三學生,就業指導內容應偏向于專業發展趨勢、相關人才需求要求,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針對大四學生,就業指導除了提供相關就業信息之外,應側重于求職一對一指導、幫助學生解決就業方面的困惑和遇到的問題。
就業指導形式更貼合學生實際情況。大部分學生由于缺乏校外實踐經歷,對于行業發展了解較少,職業定位不準確。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加強實踐環節指導,通過開展模擬招聘會等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求職實戰經驗。同時,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使就業指導工作實現跨時空,學生可以隨時隨地接受就業指導。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有選擇性地學習相關就業內容。
(二)增強就業指導師資隊伍
建立一支專業化、職業化就業指導師資隊伍,能夠根據學生不同的就業需求開展多層次就業指導。就業指導老師應接受系統的就業指導培訓,掌握相關的就業指導理論知識。同時,就業指導老師應定期深入企業了解相關行業發展動態,企業人才需求,通過實地考察搜集資料,然后將最新的行業動態帶給學生。
(三)增強校企合作,拓寬就業渠道,提升就業質量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改革不斷深入,產業不斷升級,企業發展對技術和人才的需求越來越迫切。民辦高校的人才培養多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培養與產業行業發展需求相匹配的人才顯得尤為重要。通過校企合作,可以整合學校和企業資源,將企業最新的技術帶入學校,理論學習和實踐學習相結合。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可以學習到更多的技能和經驗,對專業的理解和掌握也將全面提高。學生掌握一定的專業技能之后將會大大提高就業率和就業質量,同時也會加強學生對本專業的認可度。
通過開展校企合作,能夠豐富學生的專業技能培訓方式,同時增加學生實踐機會,在增強專業認可度的同時,也將提高學生對于學校提供的就業指導滿意度。
(四)搭建信息化就業平臺,實現就業指導精準化
在“互聯網+”背景下,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建立信息化就業平臺,通過平臺實現就業信息跨行業、跨專業、跨地區,從而實現就業幫扶精準化。目前部分民辦高校就業平臺多以發布就業信息為主,就業信息傳遞單項化,學生只是被動地接收信息、篩選信息,在某種程度上不利于學生獲取就業信息精準化。
通過搭建信息化就業平臺,將學校就業工作需求、學生特征和用人單位信息進行整合,通過設置職位模糊查詢實現職位信息精準化,學生根據自身興趣和求職意向進行職位搜索,從而提高求職成功率。利用信息化就業平臺提供生涯指導服務,為學生提供科學的性格測試和職業興趣測試等,學生通過相關測試為制定職業規劃打下良好基礎。
在信息化平臺上開設網絡課堂,通過開展網絡課堂實現隨時隨地開展就業指導,學生可以通過平臺學習相關就業課程。學校就業指導老師和用人單位一起制定教學內容,并錄制成慕課,從而實現就業指導共享。用人單位的加入可以將最新的行業發展趨勢帶給學生。
搭建就業指導微信平臺。在新媒體時代,微信平臺深受大學生喜愛,借助微信平臺的優勢開展就業指導,從而使就業指導更加立體化和層次化。根據學生需求分模塊豐富微信就業指導平臺。微信就業指導平臺可以包括畢業生事務性工作流程詳解、面試禮儀、簡歷制作、求職經驗分享、考研或出國經驗分享、資格證書考取、生涯規劃等內容。在微信平臺上可以邀請校友和企業HR加入,校友既了解母校培養模式,又了解行業發展狀況,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具針對性的就業崗位信息。通過企業HR,學生可以進一步了解職場環境和準則,幫助學生提前養成職業素養。
參考文獻
[1] 陳穎.淺析獨立學院畢業生就業現狀及對策[J].大眾文藝,2018(15):197-198.
[2] 李大容,胡德萌.加強校企合作 促進高校人才培養多元化[J].中國成人教育,2018(16):78-81.
[3] 楊光澤.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方法討論[J].現代商貿工業,2018,39(30):78.
[4] 毛丹鵑.大數據背景下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創新研究[J].價值工程,2018,37(30):292-293.
[5] 張希玲.新時代高校精準就業服務路徑探究[J].教育與職業,2019(02):66-69.
[6] 莊藝敏.新形勢下高校就業工作信息化建設探究[J].中國大學生就業,2018(23):40-44.
[7] 符明秋,胡明霞.高校就業指導微信公眾平臺的現狀與對策研究[J].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1(06):105-110.
基金項目:文華學院信息學科就業服務質量提升的有效途徑(編號:j0900740908)。
作者簡介:李萍(1988.03- ),女,助教,河南南陽人,現就職于文華學院,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