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國安 馮敏芝 黃麗金
摘 要:環保意識是當代小學生必須具備的個人素養。但是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小學生的環保意識普遍不強,教育工作者需要加強認識,以高度的責任心,把環保意識的啟蒙教育不斷推向深入,切實保障小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文章對當前小學生的環保意識現狀進行了初步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對環保意識啟蒙教育的推進工作進行了探究,提出了一些策略,以期有利于小學環保教育的科學發展。
關鍵詞:小學生;環保意識;啟蒙教育;推進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1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9-01-03 文章編號:1674-120X(2019)09-0005-02
一、小學生環保意識現狀
當前的小學生環保意識普遍不強,無論是思想認識還是個人行為,對環保的理解和認識都比較粗淺。特別是一些教育不發達地區的小學生,基本上沒有環保意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環保意識雖然已經成為當今時代的重要文明標識,但是由于大多數學校的應試教育思維根深蒂固,對學生綜合素養的發展缺乏基本的認識,使得學生的環保意識啟蒙教育缺失。另一方面是家庭和社會的影響。家長缺乏環保意識,對孩子形成負面的榜樣力量,學生自然難以對環保的意義和價值有清醒的認識。社會上雖然提倡環保,但是依然存在很多不環保的行為,如旅游垃圾、工業垃圾、汽車尾氣排放等,這些破壞環境的問題,相關部門并沒有拿出切實可行的辦法給予解決,從而間接給小學生造成誤導。
二、小學生環保意識啟蒙教育推進策略
(一)加大校園宣傳教育
環保意識的啟蒙離不開宣傳教育。作為加強小學生環保意識的陣地,學校一定要把環保意識的宣傳教育工作做足做透,讓小學生置身于熱愛環境、保護環境的文化氛圍中,引導小學生從我做起。只有在這樣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小學生的環保意識才能逐漸形成。當前一些學校的宣傳教育工作做得不扎實,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就是宣傳方式單調乏味,宣傳內容枯燥沉悶。鑒于此,學校和教師一定要站在時代發展的高度審視小學教育的內涵和意義,樹立全面環保的教育思想,讓學校的環保教育宣傳工作豐富多彩、形象生動,激發學生的環保興趣,增強學生的環保動力。
在宣傳方式上,一定要新穎別致,以多元化的宣傳教育手段吸引小學生。如借助大屏幕給學生放映人類對環境的破壞行為的影像,如過度捕撈鯨魚、挪威和日本等國集體屠戮海豚。在真實視頻的感染下,小學生的心靈會受到巨大的震撼,從而提升對環境問題的重視和思考。學校可以經常舉辦各種形式的環保教育主題活動,如詩朗誦、節目匯演,讓學生和教師編排節目,通過親自表演激發學生的環保意識;也可以在植樹節、世界水日、世界氣象日、世界清潔地球日等節日,在全校范圍內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增強學生的危機感。
班級作為學生學習和發展的主要場所,對學生環保意識的形成有著巨大的影響。班主任一定要認識到環保意識的重要性,對學生中出現的不環保行為及時干預,不能視而不見,不能只關注學生的學習而忽視學生的綜合發展。班主任要從自身做起,做一個熱愛環保、重視環保的新時代教師,用自己的行為去影響學生,如不隨地扔垃圾、不隨地吐痰等,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在班級日常活動中,班主任要結合自己的教學科目和專長,適時開展環保教育班會。班主任如果是語文教師,就可以結合語文課文內容進行環保引導,在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理解的同時,提升學生的環保意識;班主任若是數學教師,可以通過數學應用題等形式,給學生們滲透環保觀念,讓學生們在不知不覺中受到環保啟蒙。
(二)結合生活開展啟蒙教育
小學生的生活豐富多彩,環保意識的啟蒙不能脫離學生的生活。俗話說,生活即教育,只有結合學生的生活,才能讓其感受到環保的重要性,從而養成環保意識和習慣,并通過生活實踐強化自身的環保意識,最終將環保意識內化為無意識行為。
有的學生上學和放學都讓家長開車接送,對此,教師就可以開展一堂生動的汽車知識課,用科學知識加強小學生對汽車尾氣的認識,讓小學生知道汽車尾氣和溫室效應之間的關系,引導學生以更加環保健康的方式出行。有的小學生自尊心強,覺得爸媽接送臉上光彩,不想改變,對此,教師就可以對比步行、坐公交、坐汽車三種出行方式的特點,從經濟、環保、健康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讓學生認識到坐公交的好處。如此,在加強學生的環保意識的同時,可改變學生的不健康思想,對學生的成長十分有益。
有的學生喜歡吃口香糖,吃完隨便吐。對此,教師就應該給學生講解嚼完口香糖的正確做法。對再次隨便吐口香糖的學生,要讓他給全班學生每人買一塊口香糖,或者讓他給大家講一個環保知識,以加強全班學生的環保意識。喜歡吃零食是小學生的最大喜好,通過口香糖這一典型食物對小學生進行環保啟蒙教育,可以有效規范學生的飲食行為,為整潔干凈校園的建設奠定良好的基礎。
還有的學生喜歡在墻上亂涂亂畫,喜歡折樹枝,喜歡在學校的水池里扔石頭。對這些破壞校園環境的行為,教師要發現一起糾正一起,絕不能視而不見,否則學生出了校門,就可能毀壞公共設備設施,給自己帶來很大的麻煩。總之,教師結合學生的生活開展環保啟蒙教育是重中之重,這樣可以第一時間發現學生的問題,第一時間指出,使環保啟蒙教育隨時隨地得以開展,保證環保啟蒙教育的實踐性和針對性。
(三)家校合作開展啟蒙教育
家長在環保啟蒙教育中的地位不可忽視,這也是新時代推進小學生環保意識啟蒙教育工作的重要方向。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家長的環保意識得以提升,有車不開、垃圾分類、戒煙戒酒等,都給孩子樹立了良好的道德規范。但是,有相當多的家長的環保意識非常淡薄,帶孩子吃飯剩菜剩飯,帶孩子出門游玩亂寫亂畫,即使在家里,也不講衛生,家庭環境臟、亂、差。對此,我們就必須把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統一起來,多管齊下,提升環保啟蒙教育的覆蓋面,保證環保教育不斷層,使學生的環保意識不斷加強。為了對家長進行環保教育,學校要經常邀請家長來學校參加環保教育活動,讓其和學生一起接受教育,和教師一起交流溝通,改變固有的行為習慣,提升思想認識,幫助家長做一個具有環保意識的好公民。家長要切實認識到個人行為對孩子的影響,在家里嚴格要求自己,多看一些環保類的書籍充實自己,多看一些環保主題的影視劇和紀錄片等,并和孩子多交流溝通,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對接起來。在日常行為上,家長可以用玻璃杯代替紙杯;去超市買東西,家長可以使用布袋代替塑料袋;對不用的飲料瓶和紙盒包裝等,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發揮想象力,制作成各種有意義的物品,如塑料插花、紙盒拼圖等。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也非常有助于學生環保意識的培育。
(四)深入社會開展啟蒙教育
除了學校和家庭,也要注重從社會實踐上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社會是一本大書,人們的環保意識千差萬別,豐富的環保教育素材,給環保啟蒙教育工作創造了很好的實踐條件。無論是學校還是家長,都可以在社會實踐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環保理念。
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到公園撿垃圾,和園林工一起給過冬的小樹穿上“衣服”。對隨地扔垃圾的行人和在公共場所吸煙的人,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做環保維護員,對其進行規勸,引導其注意自己的行為;在超市門口,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給顧客發放免費布袋子等。諸如此類的行為既可以加強學生的環保意識,也可對社會人員進行環保教育。環保教育固然要從娃娃抓起,但是只有形成“人人講環保”“人人愛環保”的社會氛圍,小學生的不良行為才能得到有效規范。家長也要注重在社會上對孩子進行環保教育,如和孩子一起去看一場環保主題的電影,去開展環保講座的博物館或圖書館聽講座,在植樹節和世界水日等節日和孩子一起種下一棵樹,給小樹澆水等。這樣既鍛煉了孩子的身體,也拓寬了孩子的環保視野。
另外,環保部門也要切實增強社會責任感,注重在小學中推進環保教育活動。無論是環保主題展覽還是其他形式的環保活動,都要積極和學校建立聯系。環保教育員要適時進駐學校,通過講座、交流會等形式,對學生的環保問題耐心回答,結合自身的工作經驗給學生講事實,讓學生通過真實事例和數據,認識到我國環保問題的嚴重性和緊迫性。同時以自己的專業形象讓小學生對環保工作的重要性產生認同,這是不可或缺的環保啟蒙教育。當前的很多小學生由于認識不足,雖然有環保意識,但是對為什么要環保卻缺乏基本的認識。
拿節約用水來說,雖然教師告訴他們要珍惜每一滴水,但是其對浪費水的后果卻不了解。環保教育員通過給學生們講解干旱地區小學生的飲水問題,以圖片和真實影像的方式,讓小學生了解和他們同齡的孩子每天為了飲水要挑著水桶翻越好幾座大山的事實,可以讓小學生的思想受到極大觸動,能使學生把自己的生活和干旱地區小學生的生活結合起來,使環保教育深入小學生的內心。
三、結語
考慮到小學生的思想行為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因此小學生環保意識啟蒙教育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防止反彈。環保意識和其他意識一樣,都是小學生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無論是社會、學校,還是家庭,都要切實負起責任來,讓環保意識走進每一位學生的內心,讓他們為文明社會的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柴永紅,董 貴.淺談小學生環保意識的培養[J].學周刊,2016(34):182-183.
[2]楊芝權.對小學生如何開展環保教育[J].環境教育,2016(4):44-46.
[3]馬 軍.對小學生開展環保教育的幾點看法[J].學周刊(C版),2013(11):84.
[4]周裕年.注重對小學生進行環保教育[J].成功(教育版),2007(9):167.
[5]朱清萍.以社會實踐活動為載體,培養小學生公民環保意識[J].少年兒童研究,2015(6):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