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芙蓉 黃安群 郭孝 黃連菊 郭良興
摘 要:層次模塊化訓練是在應用型本科專業課“IWHY”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實踐課題中一個具體的研究項目,指一種由3個智能體組成的學習模塊。其中:第一模塊是任課老師+實驗員+學習委員;第二模塊是由實驗員+學習委員+實驗小組的組長;第三模塊是學習委員+小組長+小組成員組成。通常每個班分成6~8個實驗小組,每個組委派一名組織能力強、學習勤奮、團結友愛、動手能力突出、溝通能力強的同學為組長,所以實訓小組組長的篩選非常重要。
關鍵詞:動物營養與飼料學 層次模塊 實訓“IWHY” 實驗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2(a)-0-02
模塊訓練是實訓課前,上課老師和實驗員首先對第一模塊和第二模塊進行實驗前培訓,講課和實際操作均在預備室完成,上課時,身份轉變,學習委員變成助教,小組組長為操作訓導員,學生以小組為模塊單位,老師講授、學習委員演示、各組長手把手指導小組成員(見圖1)。
《動物營養與飼料學》實訓課程是河南牧業經濟學院動科學院動物科學、動物科學(動物營養與飼料方向)和水產養殖3個專業的必修課,是一門獨立開設的綜合性實訓課程。課程主要涵蓋了專業相關的操作技能,具有內容繁多、步驟復雜等特點。按照傳統實驗教學方法很難達到理想效果,為了提高實訓后學生的動手能力,該課題組教師采用了層次模塊化訓練,并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1 《動物營養與飼料學》實訓課的現狀
1.1 教學資源配置不均衡和學生的基本素養參差不齊的現象突出
由于老牌本科院校和新升本科以及地方經濟差異造成各院校教學資源配置不均衡;高校擴招使班級人數驟增,學生綜合素質降低,接受實踐活動的程度差別很明顯,很多新升本科的學習由于學生基礎較差、操作技能也非常薄弱;另外,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新媒體的出現,現代大學生的生活空間和自由空間日益突出,學生會產生自我松懈的現象,對于實驗實訓課, 逃課曠課比率增加。
1.2 實訓課內容設置不合理
實訓課的現狀是50名學生共分6個小組,每個小組各自領一套實驗設備,老師先講解和演示,基本上是一組7~8名同學中只有1~2名操作模擬,其他同學可視化觀摩,大部分學生動手操作機會少或不動手做實驗,最后抄襲、編造數據來完成任務,導致實驗報告不真實,教學效果不理想。
由于很多綜合因素的限制,使得實驗課的課時安排不足,實驗內容缺乏創新性、綜合性、設計性,導致學生自主設計實驗和探究能力沒有得到較好的培養。
1.3 實訓的教學模式及方法制約
原來的實訓教學模式沒有辦法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教師把要做的實驗項目的內容及實訓過程中應注意事項寫在黑板或PPT上并由教師重點講解,然后演示實驗所用主要儀器的操作,最后學生進行模仿驗證性操作。在實訓學生人數較多的情況下,部分學生沒辦法清楚地看到老師的操作演示,就引不起學生參與實驗的興趣,慢慢對實驗課也失去興趣了。
2 《動物營養與飼料學》層次模塊化實驗教學的改革策略
針對該校《動物營養與飼料學》實訓課的現狀, 結合教育信息化發展的趨勢, 在實訓課程中引入層次模塊化訓練是有益的嘗試。對于提升《動物營養與飼料學》實訓課教學質量,解決學生多、儀器設備不足有重大意義。
2.1 《動物營養與飼料學》層次模塊化實驗教學方式
《動物營養與飼料學》實訓課內容由飼料常規成分分析和飼料配方項目組成,在實訓過程中,實訓課老師把學生劃分成不同的實驗模塊,這些模塊只是參與的人數不同而已,其他均一樣,可以看作由不同層次實驗項目組成的整體系統,該系統具備任務目的明確性與資源約束性的特點,與原來的教學方式相比有以下3方面的優點:首先, 解決了由教師對學生的單向知識傳遞方式來開展實驗的問題, 并進行實驗過程展示和實驗結果的自我評價;其次,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學生在完成實訓項目的同時, 也更進一步鍛煉了能力,而且教師在整個過程中既可以起到指導作用也可起到監督作用;最后, 層次模塊化訓練的重點轉向了關注實驗過程, 注重過程中各種能力的鍛煉。通過教師、學生雙方共同參與完成實訓項目, 保證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2.2 層次模塊化實驗教學的具體內容
該校經過近年來《動物營養與飼料學》的實訓課教學實踐, 總結了層次模塊訓練在《動物營養與飼料學》實訓教學中實施應著重注意的問題。
(1)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下合理地配置教學資源 在教學資源有限、學生人數眾多的情況下,每操作一個實驗就增加場地與設備是不現實的。所以在正常實訓課的教學時間內,增加課余時間的使用,老師利用晚上或課余時間對學習委員(第一模塊)進行培訓,實驗員和學習委員對班組長6人進行培訓,然后上課時實施傳幫帶的方式拓展,這樣學生教師在上課時就不會出現看不到演示、對實訓提不起興趣的情況。
(2)實施過程管理。實驗模塊評價體系不僅包括實驗的結果, 也要重視實驗的過程。尤其在實驗項目的講授、試劑的配制、試驗過程的操作以及結果的計算等方面要加強管理,等實驗結束后,一般安排小組模塊匯報答辯的形式,對實驗結果和存在問題進行匯報,并通過小組自己評價、小組之間評價、教師評價與結果與真實值接近程度4個環節完成對每個學生進行測評打分, 保證了評價體系的開放性與公平性。
《動物營養與飼料學》實訓課教學中采用層次模塊化實驗教學,有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動提高,通過指導其他同學的實驗使他們綜合能力都有所提高,并使他們有一定的成就感;通過模塊化教學培養了學生的責任感,改變了大多數學生不參與實驗的現象,并從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老師少學生多,指導不過來或指導不及時的問題。
3 結語
作為應用型本科院校,《動物營養學》和《飼料學》是該校動科專業等本科專業的主要專業課程,《動物營養與飼料學》實訓也是動科等專業的實訓技能課程,要想實現動科專業動物營養方面的人才培養目標, 就必須不斷加強對《動物營養與飼料學》實訓課程的建設力度。在《動物營養與飼料學》實訓教學中,采用層次模塊化訓練的課程體系, 不僅是重組了教學內容, 而且最主要的是改進了教學方式, 優化了教學資源配置, 啟發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動物營養與飼料學》實訓課程體系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 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還把更先進的教學理念、更體現時代特色的教學手段應用到該實訓教學中。
參考文獻
[1] 郭良興,張瀟,黃安群,等.應用型本科專業課“IWHY”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實踐[J].科技資訊,2018,16(22):169-170.
[2] 魏桃英.《釀酒分析與檢驗》專業課課堂“傳幫帶”小班化教學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6(7):130-131.
[3] 許貴善,雷紅.動物科學專業《飼料學》課程教學方法改革與探索[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8,39(9):92-94.
[4] 劉婷.探討翻轉課堂在動物營養與飼料學實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畜牧獸醫雜志,2018,37(4):58-59,63.
[5] 沈明華,李根全.對青年教師“傳、幫、帶”培養模式的記錄與思考[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江蘇卷)[C].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