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麗新 曲爽
摘 要:教考分離可以有效地評價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生的學習效果,題庫的出現為教考分離的實現提供了途徑。然而,隨著網絡的普遍運用,傳統的試題庫建設已不再適應當今的高校教學改革以及網絡化教育的模式。該文針對高校試題庫建設的現狀,對網絡化試題庫的建設提出了改革思路。
關鍵詞:試題庫 網絡化 教考分離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2(a)-0-02
題庫(problem bank)是以一定的教育測量理論為依據,按照一定測試目標編制、收集的有相當數量和較高質量、附有試題性能參數(屬性),并經過分類編碼的考題的有序集合。我國高等學校試題庫的建設可以追溯到1985年,國家教委從高等數學和大學物理兩門課程出發,摸索試題庫的建設。傳統的試題庫是由資深教師編輯題目,根據每個知識點,大量收集題目,并標明題號。試題庫中試題由不同類型組成,如填空題、選擇題、問答題、解答題等。這樣關于某一門課程的大綱所要求掌握的知識點或者是教師認為重要的知識點都會體現在大量的習題中,考試時,教師會根據知識點從相應的試題集中抽取不同類型的試題,然后組合成卷,對學生進行測試。然而,傳統的題庫實質上是大量的試題的堆積,考試時隨機組卷,可以較大程度上避免某門課程由某位老師出題,出現出題教師所教的班級分數較高等不公平的問題,然而傳統的試題庫有著很大的局限性,比如無法實行機器閱卷,無法遠程考試等缺點,因此,隨著Internet的迅速發展和廣泛普及,網絡化考試系統得到了快速的發展[1]。
目前在國內外網絡化考試系統大體上經歷了3個階段:一是單機化考試,即在考試前,在所有用于考試的電腦上逐一安裝考試系統,運用系統將試題庫中的習題隨機組卷,學生在電腦上答題,考試結束以后,教師進行逐機閱卷。此種考試的缺點是一旦電腦發生故障,將無法提取學生的試卷甚至是會導致學生成績丟失。并且在當今學校規模不斷擴大,參加考試的學生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單機化考試的考務工作量越來越重。二是基于局域網的考試,該種考試的機器分為服務器和客戶機兩種,這種考試方式可以自動回收試卷,而不用逐機回收。缺點是需要在服務器上安裝相應的考試服務系統。三是基于Web的網絡化考試,它將軟件、試題、成績等全部存放在服務器上,客戶機只要是能上網的微機即可。這種方式實現了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可在任何時間、任何能夠上網的地點進行遠程考試。并且能夠及時保存試卷,不會出現試卷丟失等現象;同時能夠實現中途換機等意外情況下的繼續考試;考試結束時可迅速給出客觀題的考試成績,主觀題部分也是以網上閱卷的方式進行并實時提交成績。這種閱卷給了考生最大的公平感。網絡考試系統是傳統考場的延伸,它可以利用網絡的無限廣闊空間,隨時隨地地對學生進行考試,加上Web數據庫技術的利用,大大簡化了傳統考試的過程。
由此可見,隨著網絡化考試系統的產生,網絡化考試的試題庫建設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
1 高等學校網絡化考試的試題庫建設現狀
計算機題庫系統作為一個教育測量工具,它既有試題管理和組卷的功能,同時還具有統計分析功能。下面從3個方面闡述目前的試題庫建設現狀。
從試題管理方面來說,試題庫的設計首先包括試題的質量和數量的設計。試題的各種信息要準確,所包含的知識點、難易度等信息必須經過資深教師的嚴格審核,確認后才能錄入到題庫中。同時,試題數目要足夠多,這樣防止由于題庫中試題數量不夠造成試題反復被使用的情況發生,也就是經常被提及也備受大家關注的題目的曝光度。其次,要對試題的難易度進行設定。可以根據學生在考試或者測試時答題的情況,來動態調整試題的難度。首先給學生隨機出一道題,如果學生答對了,則可以提高試題的難度,反之,則降低試題的難度。最后,還要對試題進行維護。試題庫的建立需要—個不斷調整試題的過程,題庫中的部分題目可能會因為過度曝光、內容過時等原因不再適合被繼續使用。在淘汰它們的同時,還需要定期開發新題、不斷向題庫增補新題。
從組卷方面來說,最基本的要求是試卷內容要合理。包括試卷整體題型的分布合理、題型時間分布合理、內容覆蓋合理、試題難度分布合理、知識點均衡,以達到不同水平的考試要求。其次是組卷的方式要靈活合理。目前系統能夠提供以下兩種組卷方式:一種是基于平時練習的組卷。練習組卷指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學習進度,組出相應的試卷。學生在答題時,可選擇看到試題的參考答案,也可以在線求助教師進行解答。另一種是基于正式考試的組卷。教師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進行命題組題,并設置好考試所需的時間,系統自動生成符合要求的試卷。學生答題時,時間倒計時,到考試結束時間時系統自動交卷,考試期間無法獲取任何幫助。目前關于組卷方式新興了一些智能算法,由于組卷問題屬于多目標優化問題,可以將動態選題的過程轉化為對—個多目標優化的數學模型的求解,然后按照這個解抽取相應的試題形成試卷。人工蜂群、人工魚群等算法,它們具有更強的全局最優搜索能力,將其應用于自動組卷策略,能夠在保證試卷準確性和合理性的前提下,可以提高組卷的時間效率。
從統計分析方面來說,主要包括以下兩個分析角度。一是對學生的分析。考核完畢的試卷記載著大量有關教學過程的信息,將所有答題情況進行匯總,分析出哪些知識點是學生掌握較好的,哪些是學生的薄弱環節,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做到有的放矢。二是對試題的分析。統計參與考試的試題,對學生答題情況出現多種可能性的試題,以及考試結果與之前設定的試題參數不一致的試題,要及時對試題屬性參數進行調整校正[2]。
2 高校網絡化考試的試題庫的存在的問題及改革措施
2.1 存在的問題
以上論述可以看到題庫建設只是每門課程建立了很多的試題,是大量試題的堆砌,在實際運用過程中會出現自主性和靈活性差的問題,不能夠按照教學進度,以及不能根據學科的專業(比如文科、工科)特點進行組卷。此外,題庫中的舊題會隨著題庫使用次數的增加,出現過度曝光,內容過時,這類題通常不會再被使用,需要新題去進行替代,給題庫補充新鮮的血液,使題庫能夠根據需要與時俱進。然而對于添加的新題,在進入試題庫之前,需要對新題的題目參數進行標定。考試結束進行統計分析時,不能明確出現問題的知識點,不能夠為以后的教學提供參考[3]。
2.2 改革措施
借助大量的優質網絡資源,開發網絡化試題庫系統。開發功能模塊,例如試題的更新,可以采用在線標定的方法來對即將入庫的新題的參數進行標定,以達到新題與題庫中的題的量尺相同。設定試題生成模塊,實現學生根據教學進度進行隨機組卷,自行測試[4]。建立網絡答疑模塊,實現教師遠程指導學生,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給與及時解答。同時,建立試題分析模塊,對于出現問題較多的知識點或者學生群體在考試結束后立刻給出分析結果。
3 結語
總之,試題庫的建設要以學校為基礎,以教師為依托,學生為主要實踐對象,以教材為根本,要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質資源。試題庫的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尤其是網絡高度發達的今天,要將試題庫建設為動態的、高效的,適應教育教學改革需要的網絡化試題庫。
參考文獻
[1] 鄭鴻,彭麗娟.基于網絡平臺的“兒科護理學”試題庫建設初探[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9(1).
[2] 張丹,雷黎.基于IRT的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試題庫建設探索[J].現代交際,2018(24).
[3] 權曉紅.對高校試題庫建設的思考和建設[J].甘肅科技縱橫,2006,35(4):203.
[4] 杜爽,郭瑞鵑,朱鳳武,等.互聯網背景下教學模式的研究與設計[J].科技資訊,2018(27):19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