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志強
摘 要:隨著全球化和經濟一體化的加快,以及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發展計劃。近幾年,我國“走出去”的步伐不斷加快,合作規模呈現出越來越廣、越來越多的趨勢,合作領域的范圍不斷增大,其方式是對外經濟技術援助、合理利用外資、對外基建工程及勞務輸出合作等對外經濟合作取得前所未有的發展,這是與國家的相關配套政策是密不可分的。對外經濟合作指包括進出口貿易、對外經濟投資、技術輸出、勞務合作等不同領域在內的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之間的廣泛經濟技術合作。
關鍵詞:一帶一路 對外經濟技術援助 勞務合作
中圖分類號:F0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2(a)-0-02
1 現階段我國對外經濟技術合作的現狀
國際經濟技術合作能夠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各個國家間的資源流動和促進其更加優化和配置,從而推動當地經濟的良性發展和成果共享。目前對外經濟技術合作的現狀主要概括為以下幾點。
1.1 對外經濟技術合作發展速度加快,由規模效應向質量效應發展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277923億元,比上年增長14.2%。其中,出口153321億元,增長10.8%;進口124602億元,增長18.7%。貨物進出口差額(出口減進口)28718億元,比上年減少4734億元。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額73745億元,比上年增長17.8%。其中,出口43045億元,增長12.1%;進口30700億元,增長26.8%,全年服務進出口總額46991億元,比上年增長6.8%。其中,服務出口15407億元,增長10.6%;服務進口31584億元,增長5.1%。服務進出口逆差16177億元。全年吸收外商直接投資(不含銀行、證券、保險)新設立企業35652家,比上年增長27.8%。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金額8776億元(折1310億美元),增長7.9%,增速比上年加快3.8個百分點。其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華直接投資新設立企業3857家,增長32.8%;對華直接投資金額374億元(折56億美元)。全年高技術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666億元,增長11.3%。全年對外直接投資額(不含銀行、證券、保險)8108億元,按美元計價為1201億美元,比上年下降29.4%。其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直接投資額144億美元。全年對外承包工程業務完成營業額11383億元,按美元計價為168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8%。其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完成營業額855億美元,增長12.6%,占對外承包工程業務完成營業額比重為50.7%。對外勞務合作派出各類勞務人員52萬人,增長5.7%。
以上數據意味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不斷推進,我國對外經濟技術合作持續快速發展、境外投資規模質量不斷擴大、對外勞務輸出和工程承包業務進一步增長。
1.2 對外經濟技術合作的方式多樣化
在一帶一路政策指引下我國目前的對外經濟技術合作的方式是:(1)對外經濟技術貿易;(2)利用國外資金和技術進行擴大再生產;(3)對外工程承包、海外勞務合作和對外資金援助。
現階段對外經濟技術合作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加強對外經濟技術援助工作,推動我國對外關系發展,它是我國對外經濟合作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2)大力開展對外投資,加強能源資源互利合作;(3)吸收利用外資,加速我國現代化建設;(4)擴大我國對外承包工程與勞務合作發展。除此之外,我國還有諸如國際工貿合作、國際投資合作、國際科技合作、國際科技合作等對外經濟合作的形式。
1.3 對外經濟技術合作領域不斷擴大
在我國改革開放初期,對外經濟技術合作領域及規模還很小。在習近平主席創造性的提出一帶一路戰略后,中國把開放程度不斷進行了進一步、全方位的深化,多層次、多領域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與分工,這在另一方面體現了我國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的擔當。而在國內隨著相關政策的刺激作用,利用外資的數量和規模都不斷擴大,相應地,質量也在不斷提升,我國的重要行業比如金融業、交通運輸業、科研和技術服務行業對外資全面開放。隨著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國際合作項目不斷擴大,質量不斷提高,使得對外經濟技術合作領域越來越廣。
2 當前對外經濟技術合作中存在的問題
在一帶一路政策的指引下,對外經濟技術合作保持著穩健發展,取得了較大成績,進一步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有助于實現各個國家的發展成果互惠互利。隨著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入,國際技術合作、對外工程合作、對外勞務派遣等各種形式的合作顯著增長。但仍然存在許多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2.1 當前的外貿結構依然存在不合理的情況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各國通過設置技術貿易壁壘和政治上采取貿易保護主義限制對中國商品的依賴,使得我國的外貿在GDP里的增速不斷減緩。同時,外貿結構的不合理導致我國過度地依賴貿易順差所帶來的巨額收入,對目前強調的長期、可持續增長形成較大壓力。
2.2 外資利用率不高
在全球經濟增長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的背景下,多數資金處于觀望及避險狀態,從而導致投資者信心不高。部分閑散資金進入經濟前景良好、投資環境不錯的市場,從而造成市場競爭加劇。同時,一些國家由于經濟危機導致的資金緊張,從而不斷減少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取消或推遲一些相關項目的發展計劃,給我國開展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帶來一定困難。
2.3 質量競爭能力不夠,專業的管理人才短缺
就目前狀況來看,國內企業自身還存在一些問題,如產品服務競爭能力不夠、專業的管理人才缺乏等,已成為制約企業“走出去”的主要障礙。
3 一帶一路下對外經濟技術合作發展的建議
中國應充分發揮自身特色和相對的政策優勢,從戰略的高度和眼光推進對外經濟技術合作的發展,使成果造福于全人類。為了推動對外經濟技術合作朝著目標更好、更快地良性發展,現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3.1 改善對外貿易結構
保持現有的出口優勢,加快培育以質量和高科技為核心競爭力的新優勢,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方向轉變,推進國際國內市場多元化發展,大力推進第三產業的更新升級,促進出口結構的不斷優化。發揮進口在經濟發展與平衡中的重要作用,促進國際貿易收支的平衡。
3.2 提高外資利用水平
注重完善國內投資環境,切實保護境外投資者合法權益。加大智力、人才和技術引進力度,借鑒國際先進的技術和管理、制度、經驗,促進體制創新和科技創新。擴大金融、交通等重要行業對外開放,之后逐步開放教育、醫療、社會服務等領域,引進優質資源,促進整體水平的提升。
4 結語
對外經濟技術合作是中國經濟融入全球經濟體系的重要方式,也是更好地貫徹一帶一路倡導下,我國作為一個大國負責任的表現。不僅有效地使中國經濟實現迅猛增長,而且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對外經濟合作有效促進了對外經貿事業的發展,加強了與世界各國和地區的經貿合作聯系。由于一帶一路沿線地區大部分是發展中國家,有利于促進各個國家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促進發展成果的共享。
參考文獻
[1] 丁建安.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海外勞工安全問題研究[D].外交學院,2018.
[2] 章昌裕.對外經濟合作六十年:回顧與前瞻[J].國際經濟合作,2009(2):4-8.
[3] 李罡.中國“一帶一路”如何對接歐洲“容克計劃”[J].南方企業家,2016(3):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