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映輝
摘 要:初中新生從小學升入初中后,英語單詞識記任務加大,學習難度突然變化讓大部分學生難以適應。如果此時能在日常教學中通過恰當方式讓學生探究學習英語單詞拼讀規則并形成一定的單詞拼讀能力,將能助力學生實現生詞的高效識記,提高英語學習自信心和探究學習能力。
關鍵詞:拼讀 探究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2(b)-0170-02
1 英語單詞拼讀規則的界定
英語單詞拼讀規則是單詞的發音和該單詞的字母組合兩者之間的音素與字母的對應關系。在經過英語語音意識的滲透或在系統的英語語音學習后,學習者能將英語單詞按音節進行部分和整體拼讀,同時,也能根據聽到的單詞讀音來完成單詞的拼寫。研究表明,80%左右的英語單詞對于英語學習者來說是能夠通過字母音形對應的規則來識記的。而中學生如果掌握了英語語音形對應關系,就能順利地進行單詞的拼讀與拼寫。
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2011年)中對語音知識五級目標描述中要求學生了解語音在語言學習中的意義并能根據讀音拼寫單詞和短語。因此,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語音意識和對單詞的拼讀拼寫能力,幫助學生改進認知策略、提高讀寫能力。英語拼讀規則教學是為了使初中新生認知音形對應關系,做到正確拼讀生詞,提高拼讀拼寫能力,為提高詞匯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打好基礎。
2 英語單詞拼讀教學現狀分析
傳統英語生詞教學中,教師主要采用帶讀或學生跟讀單詞音頻,然后學生通過反復拼讀并記住單詞,學習過程中學生更多是被動接受,缺少學習主動性。教學過程中教師更多關注學生是否能記住單詞的讀音、拼寫、意義及相關語法應用,較少講解英語單詞拼讀規則并對這些規則進行歸納。這種學習方式導致學生被動接受所學單詞,識記單詞用去大量時間,無法真正提高學生生詞拼讀和識記能力。以教師講解為主的拼讀規則教學方式可能會讓學生被動接受或機械記憶所學到的知識,降低了學習效率。研究表明,非英語母語的兒童單詞認讀能力的發展和英語為母語的兒童類似;非英語母語兒童的字母拼讀能力也和其英語單詞認讀能力高度相關(花可人:2016)。所以筆者認為,科學運用英語單詞拼讀規則引導學生開展探究式學習是非常有必要的。
3 學生進行單詞拼讀探究學習重要意義
英語教學中,語音教學應占據重要位置,語音教學質量高低直接影響到學生口語表達和聽力水平(許映梅:2010)。應該對語言學習者進行英語詞匯學習策略教學來幫助學習者建立自己有效的詞匯學習策略并提高其詞匯學習的質量(Chunmei Yang & Xiaowu Liu: 2014)。教師在課堂上要鼓勵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拼讀規則學習中去,在探究學習中提出質疑并高效地解決疑問,再及時歸納英語單詞的拼讀規則規律。發展初中新生英語拼讀能力就是要根據英語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將英語教學的重心從教師為中心的教學轉移到學生自主探究學習中來,關注如何培養英語學習興趣并積累拼讀經驗,培養學生探究學習的能力。引導初中新生拼讀探究學習有6個方面的意義:(1)強化初中新生對拼讀規則的運用體驗,提升學習興趣;(2)降低單詞識記過程中的心理焦慮,增強學生英語學習自信心;(3)降低生詞無意識性識記,幫助學生養成良好單詞記憶習慣和加強記憶效果;(4)有效對接小升初英語教學,使初中新生適應初中大詞量識記和拼寫的要求;(5) 培養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6) 增強語感,有利于發展初中生聽、說、讀、寫和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4 初中新生英語單詞拼讀探究學習的有效教學策略
在引導初中新生探究拼讀規則過程中,教師可借鑒英語母語國家的字母拼讀教學內容和方法,但不可生搬硬套,而應通過教學實踐建立自己的有效的英語詞匯教學體系,逐步提高學生的英語單詞拼讀能力和英語學習自信心。其有效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4.1 加強師生英語語音意識
初中新生在單詞學習中,教師不愿在拼讀規則上多花時間,學生往往對生詞表中注解的單詞讀音不重視,不能對其進行音節拆分,缺少拼讀基本知識和技能,僅憑聽到的老師發音或音頻發音記憶來讀單詞,存在許多錯誤和不足。在教學中教師要舍得花時間在學生的語音意識的培養上,磨刀不誤砍柴功。只有學生重視語音知識并通過探究學習具備了一定的拼讀能力,才能增強單詞識記效果,后繼的學習才能事半功倍。實踐證明,培養學生的語音意識對促進其拼讀、識記及聽說能力發展效果顯著。
4.2 注重英語音標教學
英語語言在發展歷史上融合了多種民族語言,在發音和拼寫上有很多不符合拼讀規則的單詞,字母及其組合的拼讀規則只適用于大部分單詞。如果沒有進行音標教學,學生對那些不符合發音規則的單詞進行拼讀時,就很容易導致錯誤發音。因此,要想掌握不規則的單詞,還需要借助國際音標。
要突破學生單詞拼讀、拼寫的困境,學好音標是基礎。但是大多數學生在學習英語之前已經學習漢語拼音,因此在音標教學中我們無法避免漢語拼音對音標學習的影響,要利用漢語拼音方案進行聯想遷移教授音標(陳孝成:2011)。在對48個英語音標的教學中要少量多次,先易后難,注意學習漢語拼音經驗的負遷移,引導學生尋找漢語拼音和英語音標的差別,循序漸進,不宜操之過急,要正確對待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各種錯誤,多鼓勵,多示范。
4.3 漸進式引導學生歸納英語拼讀規則并形成拼讀能力
完成音標教學后,可以先引導學生對簡單單詞進行拼讀規則分析和對比,初步了解元音字母的發音規則,接下來要求學生對輔音字母的發音進行認識,然后開始音節知識的介紹和對不同音節(包括開音節、閉音節、重讀音節、弱讀音節、成音節等)的感知,引導學生了解基本拼讀規則,這個過程中要注重趣味性和知識性的結合,不能要求太高,只要有初步的認識即可。可以在一段時間內每節課開始時進行幾分鐘的單詞拼讀挑戰比賽或聽音寫詞的小練習。重要的是在后面的正式單元生詞學習中要求學生能對部分單詞的讀音進行分析歸納,分階段對拼讀規則進行講解,引導學生不斷加深對拼讀規則的認識,不斷完善他們的英語拼讀規則的認知體系建構。
對拼讀規則的探究教學可從這幾個方面著手:結合元音字母發其本音和其他元音進行讀和拼的雙向對比;在CVC型單詞中進行輔音替換練習;引導學生用類推方式對發音和詞形關系進行自主歸類;老師讀出生詞,讓學生拼寫詞形,討論如何去拼寫;老師寫出單詞或句子,讓學生讀出這些單詞或句子;對學生經常出錯的拼讀進行反復訓練等。成功的英語學習者應該用平衡的方法即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方法來進行英語單詞學習,這種理論運用在單詞學習中即根據單詞發音實現其拼寫的過程和根據單詞拼寫讀出其發音的過程,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識記單詞的過程中平衡這兩個過程,掌握好英語單詞拼讀規則的應用,提高單詞識記效率。
5 結語
引導初中新生英語單詞拼讀探究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貫穿在整個初中階段的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加強語音意識,不斷強化拼讀規則的掌握和運用,逐年級滲透,提高學生的英語拼讀能力,實現初中新生英語學習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新課標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 花可人.英語字母拼讀研究述評及啟示[J].教學與管理,2016(18):102-110.
[3] 許映梅.從七年級的一堂課反思農村薄弱校的語音教學[J].科教導刊,2010(6):47-48.
[4] Chunmei Yang, Xiaowu Liu.V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y instruction with Chinese EFL Learners: A intervention Study[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Social Science and Humanities,2014(2):186-200.
[5] 陳孝成.初一學生英語單詞的拼讀困難及其教學策略研究[J].新課程研究,2011(7):53-54.